1.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播种机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推式草地补播机具。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草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退化,如何修复退化草地提高其生态功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探索草地修复的过程中,学界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草种补播是许多退化草地快速恢复的有效手段。
3.但是当前草地补播的机具大多使用农田播种机改造而成的针对大面积播种的大型机械,成本较高、需要专门的驾驶人员,且不适用于斑块化、小面积退化草地的补播,也缺乏针对不同种子大小可灵活调节的播种机械。
4.为此,亟待一种手推式草地补播机具,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的种子进行补播。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推式草地补播机具,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的种子进行补播,手推式机具成本低廉实用,方便对斑块化、小面积退化草地进行补播。
6.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的手推式草地补播机具,包括机架,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移动轮,机架的后端设置有开沟铲,机架上设置有储种箱,储种箱下端连通设置有播种管,播种管的下端位于开沟铲的后端,储种箱内设置有用于适应不同大小种子的调节组件。
8.进一步优选的,机架上设置有覆土板,覆土板位于开沟铲沿移动方向的后方。
9.进一步优选的,播种管设置有用于控制播种管启闭的开关。
10.进一步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料孔,储种箱贯穿开设有与播种管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壁扩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板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槽内,第一定位板的侧壁与第一定位槽的内壁相互适配。
11.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定位板的上端设置有方便施力的第一把手。
12.进一步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贯穿开设有第二出料孔,储种箱贯穿开设有与播种管相互连通的第二通孔,多个第二定位板叠放在第二通孔内,沿自下而上的方向,第二定位板开设的出料孔孔径逐渐减小。
13.进一步优选的,每一第二定位板均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开设有贯穿第二定位板的限位孔,第二把手沿自下而上的方向顺次套设。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储种箱,储种箱的下端连通设置有播种管,在储种箱内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实现对不同粒径大小的种子进行过滤,能够实
现对较大粒径的种子进行过滤筛选,将混合的较大粒度的其他种子进行过滤筛选。使出料的孔径大小与种子的粒径大小适当的适配,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的下落速度,提高播种的种子数量控制精准度。
16.2、设置的开沟铲能够对土地进行开沟,然后使从播种管内掉落的种子能够掉落到沟槽内,通过设置覆土板,能够在播种后及时对沟槽两侧的土壤进行处理,使其能够重新覆盖到沟槽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17.3、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是为了进行区分辨认而加以命名区别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板可以根据种子的种类不同设置多种规格孔径,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种子进行补播时,更换不同规格第一出料孔的第一定位板,避免出现补播小颗粒种子使用大孔径的第一定位板导致种子下料速度过快的问题。第二定位板是多个同时使用,位于上层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出料孔的孔径小于位于下层的。当需要对大颗粒的种子进行补播时,只需要直接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定位板取下即可。通过设置第一把手,方便对第一定位板进行取放。通过设置第二把手,并且把手类似套娃般层层套设,能够使所有的第二定位板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方便对第二定位板进行取放。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储种箱的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第一定位板与储种箱的剖面示意图;
22.图4为第二定位板与储种箱的剖面示意图;
23.附图中,1-机架,2-移动轮,3-储种箱,4-播种管,5-开沟铲,6-覆土板,7-开关,8-第一定位板,801-第一出料孔,802-第一把手,9-第二定位板,901-第二出料孔,902-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6.实施例1
27.本实用新型的手推式草地补播机具,包括机架1,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移动轮2,机架1的后端设置有开沟铲5,机架1上设置有储种箱3,储种箱3下端连通设置有播种管4,播种管4的下端位于开沟铲5的后端,储种箱3内设置有用于适应不同大小种子的调节组件。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储种箱3,储种箱3的下端连
通设置有播种管4,在储种箱3内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实现对不同粒径大小的种子进行过滤,能够实现对较大粒径的种子进行过滤筛选,将混合的较大粒度的其他种子进行过滤筛选。使出料的孔径大小与种子的粒径大小适当的适配,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的下落速度,提高播种的种子数量控制精准度。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机架1上设置有覆土板6,覆土板6位于开沟铲5沿移动方向的后方。播种管4设置有用于控制播种管4启闭的开关7。
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设置的开沟铲5能够对土地进行开沟,然后使从播种管4内掉落的种子能够掉落到沟槽内,通过设置覆土板6,能够在播种后及时对沟槽两侧的土壤进行处理,使其能够重新覆盖到沟槽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32.实施例3
3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8,第一定位板8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料孔801,储种箱3贯穿开设有与播种管4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壁扩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板8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槽内,第一定位板8的侧壁与第一定位槽的内壁相互适配。第一定位板8的上端设置有方便施力的第一把手802。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板9,第二定位板9贯穿开设有第二出料孔901,储种箱3贯穿开设有与播种管4相互连通的第二通孔,多个第二定位板9叠放在第二通孔内,沿自下而上的方向,第二定位板9开设的出料孔孔径逐渐减小。每一第二定位板9均设置有第二把手902,第二把手902开设有贯穿第二定位板9的限位孔,第二把手902沿自下而上的方向顺次套设。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是为了进行区分辨认而加以命名区别的,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板8可以根据种子的种类不同设置多种规格孔径,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种子进行补播时,更换不同规格第一出料孔801的第一定位板8,避免出现,对小颗粒的种子进行补播仍使用大孔径的第一定位板8,导致出现种子下料速度过快的问题。第二定位板9是多个同时使用,位于上层第二定位板9的第二出料孔901的孔径小于位于下层的。当需要对大颗粒的种子进行补播时,只需要直接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定位板9取下即可。通过设置第一把手802,方便对第一定位板8进行取放。通过设置第二把手902,并且把手类似套娃般层层套设,能够使所有的第二定位板9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方便对第二定位板9进行取放。
35.实施例4
36.进一步举例说明:在中度退化的典型草原正常土壤条件下,使用该手推式播种机分别进行了冰草和扁蓿豆草种的补播。冰草使用孔径8mm的种子过滤片,播种量为每分钟大约180粒;扁蓿豆使用孔径2mm的种子过滤片,播种量为每分钟大约320粒。播种时种子撒落均匀,效果良好;在需要特定位置播种时,可精确控制播种位置,实现定点播种。播种后覆土可将种子完全填埋,地面基本平整。整个播种过程单人就可操作,并且对原有植物无破坏,不碾压土壤,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原生植被。在需要搬动补播机时,一人可轻松搬运,灵活便携。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