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球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铸球生产线的铸球液压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2.铸球用于研磨机中研磨物料用,使物料研磨的更细,以达到使用标准。铸球通过铸造工艺制成,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对铸球毛坯进行淬火处理以增强铸球的力学性能和耐用性。目前,铸球毛坯的淬火是通过将铸球毛坯放入冷却篮内,然后将冷却篮浸泡在冷却液中对铸球毛坯进行淬火,最后将冷却篮取出完成对于铸球毛坯的淬火,以上淬火工艺均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完成,存在操作麻烦,劳动强度高的缺陷;且现有冷却池中冷却液固定不变,在多次放置冷却篮进行淬火后容易导致冷却液温度上升,导致后续铸球毛坯的淬火效果降低,铸球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铸球生产线的铸球液压冷却设备。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一种用于铸球生产线的铸球液压冷却设备,包括冷却池和冷却输送线,所述冷却输送线设置在靠近冷却池底部的位置,冷却输送线两端均向液面方向转折且伸出液面,冷却输送线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冷却池两端的位置,所述冷却输送线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变向滚筒、隔板、挡板、输送带、主电机和减速机,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分别位于冷却输送线的两端位置,输送带套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变向滚筒位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变向滚筒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输送带需要变向的位置,输送带外表面等间距安装有隔板,输送带两端安装有挡板,第一滚筒一端依次安装有减速机和主电机,第一滚筒与减速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筒远离第二滚筒一侧的上方设有来料输送线,所述第二滚筒远离第一滚筒一侧的下方设有去料输送线;所述冷却池靠近来料输送线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冷却池靠近去料输送线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设有冷却组件;所述第二滚筒上方设有风干组件。
6.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泵和盘管,盘管呈螺旋状分布,水泵的出口与盘管一端通过管道相连接,盘管另一端与进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水泵的入口与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入口与出液口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组件本体、过滤筒、盖板和密封圈,过滤组件本体呈一端开口的圆筒状,过滤组件本体内部从开口位置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侧面和底部均设有通孔,通孔在过滤筒的侧面和底部均匀分布,过滤组件本体的开口位置依次安装有密封圈和盖板,盖板的中心位置与出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接,过滤组件本体远离盖板的一端中心位置与水泵的入口通过管道相连
接。
8.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9.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外侧面的两侧设有滑块,所述过滤组件本体内侧面相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块相配合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风干组件包括机架、液压缸、活塞杆和吹风枪,机架安装在位于冷却池外侧靠近第二滚筒的位置,机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液压缸内部安装有可以滑动的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液压缸的端部安装有吹风枪,吹风枪位于第二滚筒的输送带的正上方位置,吹风枪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正对着输送带设置,吹风枪另一端设有气管。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筒一端依次安装有减速机和副电机,副电机与主电机位置相对应,第二滚筒与减速机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输送带靠近冷却池底部的位置与冷却池底部相平行分布。
13.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位于靠近冷却池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液口位于靠近冷却池底部的位置。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待淬火处理的铸球毛坯放置在来料输送线上,来料输送线将铸球毛坯输送至靠近第一滚筒位置,铸球毛坯从来料输送线上掉落进入第一滚筒上方输送带上,隔板将铸球毛坯分散放置,避免铸球毛坯堆集在一起,挡板避免铸球毛坯从输送带上掉落,主电机或副电机带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运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带动输送带运动将输送带上的铸球毛坯依次浸入在冷却池的冷却液中淬火,然后,输送带带动铸球毛坯从冷却液中离开,当铸球毛坯到达靠近第二滚筒位置时,液压缸带动吹风枪来回往返运动,吹风枪从出风口吹出空气将靠近第二滚筒位置的输送带上的铸球毛坯表面吸附的冷却液吹干,最后,铸球毛坯从靠近第二滚筒位置的输送带上掉落进入去料输送线上,完成对于铸球毛坯的淬火过程;在淬火过程中,水泵工作将冷却池内温度升高的冷却液从出液口抽出,冷却液经过过滤筒,过滤筒将淬火过程中钢球毛坯产生的碎屑杂质留在过滤筒内,纯净的冷却液从过滤组件本体排出进入水泵内,水泵将纯净的冷却液送至盘管,温度升高的纯净的冷却液在盘管内进行降温,最后降温的纯净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重新回到冷却池内,冷却组件使得温度升高的冷却液温度降低,避免冷却池内冷却液温度过高,保证铸球毛坯的淬火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设计出全自动的冷却输送线实现铸球毛坯的淬火代替人工手工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淬火效率高;(2)冷却组件使得温度升高的冷却液温度降低,避免冷却池内冷却液温度过高,保证铸球毛坯的淬火效果,铸球质量稳定;(3)过滤组件可以对淬火过程中钢球毛坯产生的碎屑杂质清除,保证冷却液的纯净度和温度均匀性,稳定铸球毛坯的淬火效果,同时避免碎屑杂质对于水泵的影响,提升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输送线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主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右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盘管主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干组件主视图。
22.其中:1、冷却池;2、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4、输送带;5、隔板;6、变向滚筒;7、来料输送线;8、去料输送线;9、进液口;10、出液口;11、管道;12、水泵;13、过滤组件本体;131、盖板;132、密封圈;133、过滤筒;134、通孔;135、滑槽;136、滑块;14、盘管;15、风干组件;151、液压缸;152、活塞杆;153、吹风枪;154、气管;16、铸球毛坯;17、挡板;18、主电机;19、副电机;20、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铸球生产线的铸球液压冷却设备,包括冷却池1和冷却输送线,冷却输送线设置在靠近冷却池1底部的位置,冷却输送线两端均向液面方向转折且伸出液面,冷却输送线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冷却池1两端的位置。冷却输送线包括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变向滚筒6、隔板5、挡板17、输送带4、主电机18和减速机20。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分别位于冷却输送线的两端位置。输送带4套在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上。变向滚筒6位于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之间,变向滚筒6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输送带4需要变向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输送带4呈倒梯形分布。输送带4靠近冷却池1底部的位置与冷却池1底部相平行分布。输送带4外表面等间距安装有隔板5,隔板5将铸球毛坯16隔开,避免铸球毛坯16堆积在一起。输送带4两端安装有挡板17,挡板17避免铸球毛坯16从输送带4上掉落。第一滚筒2远离第二滚筒3一侧的上方设有来料输送线7,来料输送线7将铸球毛坯16从上一个工序输送到本工序中。第二滚筒3远离第一滚筒2一侧的下方设有去料输送线8,去料输送线8将淬火后的铸球毛坯16输送至下一个工序,实现全程自动化输送。冷却池1靠近来料输送线7一端设有进液口9,进液口9位于靠近冷却池1顶部的位置,进液口9的位置设置使其可以将降温的纯净的冷却液输送至刚刚通过输送带4进入液面下进行淬火的铸球毛坯16附近,提升钢球毛坯16的淬火效果。冷却池1靠近去料输送线8一端设有出液口10,出液口10位于靠近冷却池1底部的位置,出液口10将温度升高的冷却液排出冷却池1进行降温处理。进液口9与出液口10之间设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水泵12和盘管14。水泵12的出口与盘管14一端通过管道11相连接,盘管14另一端与进液口9通过管道11相连接,水泵12的入口与出液口10通过管道11相连接。如图5所示,盘管14呈螺旋状分布。
2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水泵12的入口与出液口10相连接的管道11上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组件本体13、过滤筒133、盖板131和密封圈132。过滤组件本体13呈一端开口的圆筒状,过滤组件本体13内部从开口位置放置有过滤筒133。过滤筒133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过滤筒133的侧面和底部均设有通孔134,通孔134在过滤筒133的侧面和底部均匀分布,相对于平面结构的过滤网,本过滤筒133结构设置保证不容易被碎屑杂质堵塞。通孔134的尺寸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过滤组件本体13的开口位置依次安装有密封圈132和盖板131,盖板131与过滤组件本体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方便后期清理过滤筒133内的碎屑杂质以及更换过滤筒133。盖板131的中心位置与出液口10通过管道11相连接,过滤组件本体13远离盖板131的一端中心位置与水泵12的入口通过管道11相连接。过滤筒133外侧面
的两侧设有滑块136,过滤组件本体13内侧面相对应位置设有滑槽135,滑槽135与滑块136相配合滑动连接,保证过滤筒133在过滤组件本体13内的稳定性,同时方便过滤筒133的安装。
26.如图1和图6所示,第二滚筒3上方设有风干组件15。风干组件15包括机架、液压缸151、活塞杆152和吹风枪153。机架安装在位于冷却池1外侧靠近第二滚筒3的位置,机架上安装有液压缸151,液压缸151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液压缸151内部安装有可以滑动的活塞杆152,活塞杆152远离液压缸151的端部安装有吹风枪153,活塞杆152与吹风枪15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吹风枪153位于第二滚筒3的输送带4的正上方位置,吹风枪153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正对着输送带4设置,吹风枪153另一端设有气管154。吹风枪153将从冷却液内出来靠近第二滚筒3位置的输送带4上的铸球毛坯16表面吸附的冷却液吹干。
27.如图2所示,第一滚筒2一端依次安装有减速机20和主电机18,第一滚筒2与减速机20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二滚筒3一端依次安装有减速机20和副电机19,副电机19与主电机18位置相对应,第二滚筒3与减速机20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主电机18和副电机19均可带动输送带4工作,两者中任何一个损坏,冷却输送线仍可正常工作,容错性高。
28.如图1所示,工作时,首先,将待淬火处理的铸球毛坯16放置在来料输送线7上,来料输送线7将铸球毛坯16输送至靠近第一滚筒2位置,铸球毛坯16从来料输送线7上掉落进入第一滚筒2上方输送带4上,隔板5将铸球毛坯16分散放置,避免铸球毛坯16堆集在一起,挡板17避免铸球毛坯16从输送带4上掉落,主电机18或副电机19带动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运转,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带动输送带4运动将输送带4上的铸球毛坯16依次浸入在冷却池1的冷却液中淬火,然后,输送带4带动铸球毛坯16从冷却液中离开,当铸球毛坯16到达靠近第二滚筒3位置时,液压缸151带动吹风枪153来回往返运动,吹风枪153从出风口吹出空气将靠近第二滚筒3位置的输送带4上的铸球毛坯16表面吸附的冷却液吹干,最后,铸球毛坯16从靠近第二滚筒3位置的输送带4上掉落进入去料输送线8上,完成对于铸球毛坯16的淬火过程;在淬火过程中,水泵12工作将冷却池1内温度升高的冷却液从出液口10抽出,冷却液经过过滤筒133,过滤筒133将淬火过程中钢球毛坯16产生的碎屑杂质留在过滤筒133内,纯净的冷却液从过滤组件本体13排出进入水泵12内,水泵12将纯净的冷却液送至盘管14,温度升高的纯净的冷却液在盘管14内进行降温,最后降温的纯净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9重新回到冷却池1内,冷却组件使得温度升高的冷却液温度降低,避免冷却池1内冷却液温度过高,保证铸球毛坯16的淬火效果。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