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中垃圾打捞领域,涉及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水环境。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由于人们不注重环保,不仅有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还有人为或风力导致的垃圾漂浮物等。
3.现有的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转轮传送至传送带上,会随着水流飘走,而且垃圾上带有水,会被带入船体中,还需要单独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壳体外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板,所述壳体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所述第一滚柱一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端面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外侧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传送带设置有漏孔,所述壳体下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壳体下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动轮,所述搅动轮一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下部外侧,所述动力装置外侧为保护套,内侧为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旋转轴穿过壳体,并且安装于所述搅动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为橡胶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部固定安装于船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下部伸进于水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板上部为斜面,斜面度数大于15度。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使装置的下部沉浸在水中,船体沿着水面行进,使垃圾从引导板进入,被搅动轮带入,传送至转轮处,转轮经过转动,将垃圾送入了传送带,防止垃圾被水流带走,传送带上的漏孔能够使垃圾上附带的水通过,滴落在引流板上,重新回流至水流中,不需要单独清理。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结构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轮结构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结构图;
14.图中:1-壳体、2-引流板、3-引导板、4-搅动轮、5-支架、6-第二电机、7-转轮、8-动
力装置、801-第三电机、802-保护套、9-第一电机、10-传送带、11-第一滚柱、12-第二滚柱、13-漏孔、14-隔板、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
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2,所述壳体1外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板3,所述壳体1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滚柱11和第二滚柱12,所述第一滚柱11一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旋转端面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滚柱11和第二滚柱12外侧安装有传送带10,所述传送带10外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传送带10设置有漏孔13,所述壳体1下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旋转轴固定安装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转轮7,所述壳体1下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动轮4,所述搅动轮4一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8,所述动力装置8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下部外侧,所述动力装置8外侧为保护套802,内侧为第三电机801,所述第三电机8的旋转轴穿过壳体1,并且安装于所述搅动轮4。
17.所述保护套802为橡胶套。
18.所述壳体1上部固定安装于船体。
19.所述壳体1下部伸进于水中。
20.所述引流板2上部为斜面,斜面度数大于15度。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该装置安装在船体一端,使船体移动,带动装置移动,使引导板3将垃圾铲入,控制动力装置8内侧的第三电机801转动,带动搅动轮4进行转动,将垃圾送入转轮7处,两组第二电机6进行转动,带动转轴15转动,使两组转轮7进行转动,将垃圾带入传送带10上,第一电机9进行转动,带动第一滚轴11转动,使传送带10滚动,也使第二滚轴12转动,传送带10工作,隔板14能够阻挡垃圾下滑,随着垃圾的移动,垃圾上的水从漏孔13滴落至引流板2,水回流至水流在,垃圾进入了收集仓,进行回收处理。文中的引导板、搅动轮、第二电机、转轮、第三电机、保护套、第一电机、传送带、第一滚柱、第二滚柱、隔板和转轴均为市场上可轻易购买的产品,其连接方式及管脚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查阅相关技术手册或教材,并通过有限次实验得到技术启示。
22.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3.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方固定安装有引流板(2),所述壳体(1)外端固定安装有引导板(3),所述壳体(1)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滚柱(11)和第二滚柱(12),所述第一滚柱(11)一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旋转端面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部外侧,所述第一滚柱(11)和第二滚柱(12)外侧安装有传送带(10),所述传送带(10)外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传送带(10)设置有漏孔(13),所述壳体(1)下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旋转轴固定安装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转轮(7),所述壳体(1)下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动轮(4),所述搅动轮(4)一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8),所述动力装置(8)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下部外侧,所述动力装置(8)外侧为保护套(802),内侧为第三电机(801),所述第三电机(801)的旋转轴穿过壳体(1),并且安装于所述搅动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802)为橡胶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部固定安装于船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伸进于水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2)上部为斜面,斜面度数大于15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中垃圾打捞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引流板、引导板、搅动轮、支架、第二电机、转轮、动力装置、第三电机、保护套、第一电机、传送带、第一滚柱、第二滚柱、漏孔、隔板、转轴。本装置使装置的下部沉浸在水中,船体沿着水面行进,使垃圾从引导板进入,被搅动轮带入,传送至转轮处,转轮经过转动,将垃圾送入了传送带,防止垃圾被水流带走,传送带上的漏孔能够使垃圾上附带的水通过,滴落在引流板上,重新回流至水流中,不需要单独清理。清理。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范芙郡 付鹤臣 崔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能信达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