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2.蒸汽加湿器也称为暖雾加湿器或蒸发器,尤其是在冬季,家中湿度太低,可引起居民的不适,人们在自己的家里经常使用家用加湿器增加湿度水平,蒸汽加湿器用来对水加热,使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一般采用煮水蒸发,效率较低,浪费电力较多。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怕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授权公告号cn211424613u),该专利技术通过推动板推动储水筒内部的水通过喷嘴喷洒出来,从而垂直流动到放置槽内,补充加湿器内部的水,防止加湿器处在干烧状态,降低了安全隐患,但是,上述装置通过加水的方式避免加湿器干烧,但上述蒸汽式加湿器和市场上的蒸汽式加湿器的蒸发方式一致,均是对大量水液加热达到蒸发的目的,此种方式预热时间长,启动后不能及时导出蒸汽,一般装置不对排出的蒸汽冷凝的水液及时收集处理,造成装置蒸汽出口的水液滴落,一般装置蒸汽通过气压导出,在导出前会快速凝结成水液,导出的蒸汽液滴较大,导出蒸汽的湿度大,使用的舒适度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包括蒸汽式加湿器罐体、支撑板、水箱与排汽筒,所述排汽筒位于蒸汽式加湿器罐体的上端一侧,所述蒸汽式加湿器罐体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水箱的上侧位置处,所述蒸汽式加湿器罐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水液收集斗,所述水液收集斗的上方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排汽筒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匀汽杆,所述水箱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循回管,所述水箱的上侧位于第一循回管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喷水管,所述水箱的上侧位于水泵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循回管,所述水箱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蒸汽式加湿器罐体的内部位于水液收集斗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蒸汽式加湿器罐体的下侧安装有风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水管的一端位于加热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喷头,所述排汽筒的上侧开设有排汽口,所述水箱的上侧外端设置有加水口,所述排汽筒的内端开设有排汽通孔,所述水液收集斗的外端设置有网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汽筒的下侧与第一循回管的上端贯通连接,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位于水箱的内部下端位置处,所述吸水管的输出端通过水泵与喷水管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喷水管的上端贯穿蒸汽式加湿器罐体的一侧位于水液收集斗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水液收集斗的下侧与第二循回管的上端贯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极连接水泵、加热板与风机的输入端,所述螺旋匀汽杆转动于排汽筒的内部位置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式加湿器罐体的上下端通过网环相贯通,所述蒸汽式加湿器罐体与排汽筒通过排汽通孔贯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式加湿器,通过加热片对喷出的水液实时汽化,能达到开机就能喷出蒸汽的目的,无需预热,工作效率高,装置喷水时同步加热蒸发,避免干烧,节约电力,装置能及时对排出蒸汽内冷凝的水液及时收集处理,且收集处理的水液循环回水箱,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避免因蒸汽出口的水蒸汽湿度大水液滴落的问题,有利于装置外表面的干燥度,设置有蒸汽主动排出结构,蒸发后的蒸汽及时排出,避免因蒸汽滞留冷凝导致蒸汽内液滴大的问题,本装置导出蒸汽水滴密度小,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中的透视图;
14.图3为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蒸汽式加湿器罐体;2、支撑板;3、水箱;4、排汽筒;5、控制器;6、第一循回管;7、喷水管;8、水泵;9、吸水管;10、第二循回管;11、水液收集斗;12、加热板;13、网环;14、过滤层;15、风机;16、喷头;17、排汽通孔;18、螺旋匀汽杆;19、排汽口;20、加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防干烧的蒸汽式加湿器,包括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支撑板2、水箱3与排汽筒4,排汽筒4位于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上端一侧,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通过支撑板2固定于水箱3的上侧位置处,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水液收集斗11,水液收集斗11的上方安装有加热板12,排汽筒4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匀汽杆18,水箱3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循回管6,水箱3的上侧位于第一循回管6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8,水泵8的输入端设置有吸水管9,水泵8的输出端设置有喷水管7,水箱3的上侧位于水泵8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循回管10,水箱3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5,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内部位于水液收集斗1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层14,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下侧安装有风机15,排汽筒4的下侧与第一循回管6的上端贯通连接,吸水管9的下端位于水箱3的内部下端位置处,吸水管9的输出端通过水泵8与喷水管7的输入端贯通连接,喷水管7的上端贯穿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一侧位于水液收集斗11的上方位置处,水液收集斗11的下侧与第二循回管10的上端贯通连接,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电极连接水泵8、加热板12与风机15的输入端,螺旋匀汽杆18转动于排汽筒4的内部位置处,首先,把装置放置到使用位置处,把清水加入水箱3的内部,然后,开始使用,控制器5控制装置运行,控制器5控制水泵8运行,通过吸水管9抽取水箱3内部的水液,通过喷水管7上端喷出,加热板12运行,对喷出的水液加热汽化,风机15运行,抽取外部空气,通过过滤层14的过滤后进入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内部,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内部的蒸汽进入排汽筒4的内部,蒸汽推动螺旋匀汽杆18转动,把排汽筒4内部的蒸汽打散并喷出,排汽筒4内部冷凝后的水液通过第一循回管6循回水箱3的
内部,加热板12上未蒸发的水液进入水液收集斗11,通过第二循回管10循回水箱3的内部。
17.在图2、3中:喷水管7的一端位于加热板12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喷头16,排汽筒4的上侧开设有排汽口19,水箱3的上侧外端设置有加水口20,排汽筒4的内端开设有排汽通孔17,水液收集斗11的外端设置有网环13,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上下端通过网环13相贯通,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与排汽筒4通过排汽通孔17贯通连接,把清水通过加水口20加入水箱3的内部,然后,开始使用,控制器5控制装置运行,控制器5控制水泵8运行,通过吸水管9抽取水箱3内部的水液,通过喷水管7上端的喷头16喷出,加热板12运行,对喷头16喷出的水液加热汽化,风机15运行,抽取外部空气,通过过滤层14与网环13的过滤后进入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内部,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内部的蒸汽通过排汽通孔17进入排汽筒4的内部,蒸汽推动螺旋匀汽杆18转动,把排汽筒4内部的蒸汽打散,通过排汽口19喷出。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把装置放置到使用位置处,把清水通过加水口20加入水箱3的内部,然后,开始使用,控制器5控制装置运行,控制器5控制水泵8运行,通过吸水管9抽取水箱3内部的水液,通过喷水管7上端的喷头16喷出,加热板12运行,对喷头16喷出的水液加热汽化,风机15运行,抽取外部空气,通过过滤层14与网环13的过滤后进入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的内部,蒸汽式加湿器罐体1内部的蒸汽通过排汽通孔17进入排汽筒4的内部,蒸汽推动螺旋匀汽杆18转动,把排汽筒4内部的蒸汽打散,通过排汽口19喷出,排汽筒4内部冷凝后的水液通过第一循回管6循回水箱3的内部,加热板12上未蒸发的水液进入水液收集斗11,通过第二循回管10循回水箱3的内部。
19.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