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66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包括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柔性显示屏(简称“柔性屏”,指可弯曲、柔韧性好的屏幕)技术飞速发展,更多新的产品应用形态出现,如折叠手机、折叠笔记本电脑及卷曲手机等,满足了用户对大屏显示和便携的强烈需求。
3.柔性屏的使用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柔性收卷和刚性支撑,现有的产品或技术主要通过伸缩支架、铰链及牵引机构等方式来解决柔性屏的柔性收卷和刚性支撑的问题,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满足柔性屏伸缩的要求,但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不便携、成本高及装配困难等缺陷。
4.为解决柔性屏的柔性收卷和刚性支撑问题,现有技术会将刚性材料直接贴合在柔性屏上,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柔性屏与钢性材料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大,在卷曲后柔性屏与刚性材料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柔性屏在应力作用下被拉裂而脱层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旨在改善现有的柔性显示模组中的柔性屏易脱层损坏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柔性屏、支撑片和底板,所述柔性屏的周缘与所述底板的周缘固定在一起,所述柔性屏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支撑片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为形状记忆合金片、不锈钢片或玻璃纤维片;和/或
8.所述底板为金属片、pet片或pc片;和/或
9.所述底板为网状金属片,所述网状金属片包括多个网格,相邻的网格之间形成有弹臂结构。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具有一固定端及远离所述固定端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柔性屏固定连接。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沿支撑片的固定端向着自由端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置空间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的固定端与所述柔性屏及底板通过紧固件或胶材固定在一起。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的周缘与所述底板的周缘通过紧固件、胶材或固定板固定在一起。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沿支撑片的固定端向着自由端的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容置空间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的差值为大于0小于等于1mm。
15.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及容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卷机构,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权上述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收卷机构上,所述收卷机构可转动的容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收卷或展开所述柔性显示模组。
1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柔性显示模组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或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1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用于收卷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卷轴、及用于驱动所述卷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1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的两个轴承,所述卷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安装部,每一安装部可转动的容置在一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
1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轴具有一容纳腔,所述驱动机构容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20.本技术的柔性显示模组中的支撑片容置在所述柔性屏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容置空间内,使得所述支撑片未完全固定贴合在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如此,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收卷过程中,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柔性屏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避免支撑片与柔性屏之间因弹性模量的差异而产生内应力,从而避免柔性屏脱层损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模组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23.图2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24.图3是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分解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图4所示的底板的a部的放大图;
27.图6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前视图;
28.图7是图6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29.图8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模组处于收卷状态的立体图;
30.图9是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用语第一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并没有强加数字要求或建立顺序。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形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形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32.请参阅图1及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100,包括依次层叠的柔性屏10、支撑片20和底板30。
33.所述柔性屏10的周缘与所述底板30的周缘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柔性屏10与所述底板30之间形成一间隙状容置空间。所述支撑片20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34.所述支撑片20容置在所述柔性屏10与所述底板30之间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片20未完全固定贴合在所述柔性屏10的表面,如此,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的收卷过程中,所述支撑片20与所述柔性屏10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避免支撑片20与柔性屏10之间因弹性模量的差异而产生内应力,进而避免柔性屏10脱层损坏。
35.所述支撑片20能够给所述柔性屏10提供支撑力,且所述支撑片20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在外界作用力下任意弯曲。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可以选自但不限于形状记忆合金片、不锈钢片及玻璃纤维片等。
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为形状记忆合金片,此时,所述支撑片20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常温下的状态所述支撑片20为平板状,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支撑片20可以随着所述柔性屏10及所述底板30产生形变,例如收卷,而在解除外力的作用后,所述支撑片20在自身的作用下又会恢复平板状,并带动所述柔性屏10及底板30发生同样的形变,从而使柔性屏10达到展平状态。如此,所述支撑片20既可以配合柔性屏10实现柔性收卷,又可以对解除收卷的柔性屏10进行展平支撑。
37.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片为形状记忆合金钢片。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片可以为本领域已知用于柔性屏的任意的形状记忆合金片。
38.所述支撑片20具有一固定端21及远离所述固定端21的自由端22。所述固定端21与所述柔性屏1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自由端22未与所述柔性屏10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所述支撑片20仅固定端21固定在所述柔性屏10上,使得所述支撑片20未完全固定贴合在所述柔性屏10的表面,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收卷过程中,所述支撑片20与所述柔性屏10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避免支撑片20与柔性屏10之间因弹性模量的差异而产生内应力,从而避免柔性屏10被拉裂而脱层损坏。
3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在容置空间内沿支撑片20的固定端21向着自由端22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置空间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以在容置空间中预留出空间,避免支撑片20在收卷过程中,因支撑片20相对柔性屏10延展过长,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褶皱而影响甚至损坏柔性屏10。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在容置空间内沿支撑片20的固定端21向着自由端22的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容置空间在相同方向上长度的差值为大于0小于等于1mm,如此,既可以保证形状记忆合金20对柔性屏10的刚性支撑,又可以提供合适的滑动补偿长度。
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的固定端21与所述柔性屏10及底板30通过紧固件或胶材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0的固定端21与所述柔性屏10及底板30还可以通过其它任意常规使用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41.所述柔性屏10的周缘与所述底板30的周缘通过固定件40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件40可以为紧固件、胶材或固定板。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10的周缘与所述底板30的周缘还可以通过其它任意常规使用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42.可以理解,所述紧固件可以为常规使用的螺钉等。所述胶材可以为胶黏剂、pet单面胶及pet双面胶等。
4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具有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可以将所述柔性屏10的周缘与所述底板30的周缘卡合固定在其u型结构中。
44.所述底板30呈现柔性,在外力的作用在所述底板30可以任意弯曲。所述底板30的弹性模量与所述柔性屏10的弹性模量相同或相近,以避免在柔性显示模组100卷曲时拉裂所述柔性屏10。所述底板30可以选自但不限于金属片及树脂片。所述金属片可以选自但不限于不锈钢片。所述树脂片可以选自但不限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pc(聚碳酸酯)片等。
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0为网状金属片,所述网状金属片的网状结构可以提高底板30的延展性,为底板30提供延展空间,使底板30易卷曲且卷曲后易延展,从而避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收卷后拉伤所述柔性屏10。
46.请参阅图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状金属片为经过刻蚀处理的不锈钢片。所述经过刻蚀处理的金属片的表面具有微型网状结构。所述微型网状结构包括多个长条形网格31,相邻的网格31之间形成有弹臂结构32。所述网格31及所述弹臂结构32可以提升所述不锈钢片的弹性,使所述不锈钢片易弯曲以避免在柔性显示模组100卷曲时拉裂所述柔性屏10。
47.可以理解,所述柔性屏10、支撑片20及底板30的形状没有限制。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10、支撑片20及底板30均为矩形。
48.请进一步参阅图3,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贴合在所述柔性屏10的邻近所述支撑片20的表面的保护膜50。所述保护膜50用于保护柔性屏10免受所述支撑片20的损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50为pet单面胶保护膜。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50可以为本领域已知用于保护柔性屏的任意保护膜。
49.请结合参阅图1-2及图6-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200,包括壳体201及容置在所述壳体201内的收卷机构202和上述柔性显示模组100。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收卷机构202上。所述收卷机构20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201内,
用于收卷或展开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
50.可以理解,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的柔性屏10、支撑片20及底板30的固定在一起的端部连接在所述收卷机构202上。
51.请进一步参阅图8-9,所述壳体201上设置有一开口2010,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可通过所述开口2010进入所述壳体201的内部或延伸至所述壳体201的外部。
52.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9,所述收卷机构202包括用于收卷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的卷轴2021、及用于驱动所述卷轴2021转动的驱动机构2022。所述驱动机构2022固定在所述壳体201上,用于驱动所述卷轴2021转动,以收卷或展开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
53.所述卷轴2021为空心卷轴,换言之,所述卷轴2021具有一容纳腔2020。所述驱动机构2022容置在所述容纳腔2020内。如此,有利于所述卷轴2021对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进行收卷。
54.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还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201内部的相对两端的两个轴承203。所述卷轴20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外表呈圆柱状的安装部2023,每一安装部203可转动的容置在一轴承203的轴承孔中,从而将所述卷轴202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201的内部。
55.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还包括至少一定位件204。所述定位件204具有一定位孔2041及至少一固定孔2042,所述定位件204通过所述固定孔2042及紧固件(未图示)固定在所述壳体201上。可以理解,所述紧固件为常规使用的紧固件,如螺钉等。所述驱动机构2022具有一定位杆2024。所述卷轴2021的安装部2023具有一通孔2025。所述定位杆2024穿过所述通孔2025且头部容置在所述定位孔2041内,从而将所述驱动机构2022固定安装在壳体201上。
5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022为电机。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022可以为常规用于提供驱动力的驱动机构。
57.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还包括装设在所述壳体201内的主板205。所述主板205与所述驱动机构2022及所述柔性屏10分别电连接。所述主板205既可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022收卷或展开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又可以用于控制所述柔性屏10进行显示。
58.请进一步参阅图1及图9,在需要将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的柔性显示模组100展开时,开启所述驱动机构2022,使所述驱动机构2022驱动所述卷轴2021沿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的收卷,使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沿所述开口2010滑动并延伸至所述壳体201的外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延伸至所述壳体201的外部后,所述柔性屏10在所述支撑片20及底板30的作用下自动展平以供使用,待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置于所述壳体201的外部的面积达到使用面积需求后,即可关闭所述驱动机构2022。
59.请进一步参阅图8-9,在需要将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的柔性显示模组100收卷时,开启所述驱动机构2022,使所述驱动机构2022驱动所述卷轴2021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对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进行收卷使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0沿所述开口2010滑动并进入至所述壳体201的内部。
60.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的柔性显示模组100收卷过程中,因柔性屏10与记忆合金20的弹性模量存在差异,所述支撑片20会相对所述柔性屏10之间滑动,因所述支撑片20仅固定端201与所述柔性屏10固定在一起,使得所述支撑片20与柔性屏10之间不会因弹性模量
的差异而产生内应力,从而避免柔性屏10脱层损坏。
6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