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95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一种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主要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类,且与蓄电池相比锂电池更为轻便、容量密度大、充电效率高以及寿命更长,因此锂电池在目前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主流。
3.目前市场上的锂电池结构简单,检修、拆卸难度较大,且不具有防潮功能,因此在长期的使用下使锂电池本体因为环境的潮湿而导致漏电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外壳,锂电池主体,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且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下端延伸至电池槽的内部并安装有第二卡头,所述电池槽的下端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垫板的上表面位于安装槽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潮隔板,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主体,所述防潮隔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与第二卡头一一适配的第二卡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槽的两侧壁均对称安装有滑块,靠近外端的两个所述防潮隔板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与滑块一一适配的滑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线柱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第二卡头固定连接的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与内腔之间安装有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阶梯槽的内部靠近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垫板的上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与第一卡槽一一适配的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安装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密封垫,且垫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开设有槽型把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散热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的滑动连接,有利于垫板带动锂电池主体在电池槽内滑动,在第一卡头与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头与第二卡槽之间的卡合下,从而有利于锂电池主体的安装、拆卸,
通过防潮隔板的设计下,可以实现设备内部的吸潮,避免水汽在电池槽内部聚集,防止锂电池主体出现漏电,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垫板与阶梯槽之间的嵌合,实现电池槽的密封,从而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设备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中锂电池主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中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外壳;2、凹槽;3、电池槽;4、散热槽;5、散热片;6、接线柱;7、底板;8、垫板;9、安装槽;10、锂电池主体;11、防潮隔板;12、顶板;13、安装板;14、第二卡槽;15、滑槽;16、第一卡头;17、阶梯槽;18、第一卡槽;19、滑块;20、内腔;21、弹簧;22、插杆;23、第二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外壳1,锂电池主体10,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3,且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接线柱6,接线柱6的下端延伸至电池槽3的内部并安装有第二卡头23,电池槽3的下端开设有阶梯槽17,阶梯槽1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垫板8,垫板8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安装槽9,且垫板8的上表面位于安装槽9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潮隔板11,安装槽9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主体10,防潮隔板11的上端安装有顶板12,顶板12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与第二卡头23一一适配的第二卡槽14,通过接线柱6的设置,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电力传递,通过滑槽15与滑块19之间的滑动连接,有利于外侧的两个防潮隔板11的滑动,从而有利于垫板8带动锂电池主体10在电池槽3内滑动,当安装板13与电池槽3内部顶端相抵时,插杆22带动弹簧21收缩,并使得第二卡头23插入第二卡槽14内部,在第一卡头16与第一卡槽18的插接作用下,实现垫板8的固定,从而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固定,在底板7与槽型把手的作用下,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安装、拆卸,在防潮隔板11的设计下,可以实现设备内部的吸潮,避免水汽在电池槽内部聚集,防止锂电池主体10出现漏电,此外,防潮隔板11将锂电池主体10分隔开,避免了锂电池主体10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垫板8与阶梯槽17之间的嵌合,实现电池槽3的密封,从而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设备的防水性能。
17.在图2和图3中,电池槽3的两侧壁均对称安装有滑块19,靠近外端的两个防潮隔板11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与滑块19一一适配的滑槽15,通过滑槽15与滑块19之间的滑动连接,有利于外侧的两个防潮隔板11的滑动,从而有利于垫板8带动锂电池主体10在电池槽3内滑动。
18.在图3中,接线柱6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0,内腔2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第二卡头23固定连接的插杆22,插杆22的上端与内腔20之间安装有弹簧21,当安装板13与电池槽3内部顶端相抵时,插杆22带动弹簧21收缩,并使得第二卡头23插入第二卡槽14内部。
19.在图2和图3中,阶梯槽17的内部靠近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8,垫板8的上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与第一卡槽18一一适配的第一卡头16,第一卡头16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磁铁,第一卡槽18的内部安装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在第一卡头16与第
一卡槽18的插接作用下,实现垫板8的固定,从而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固定。
20.在图2中,垫板8的上表面安装有密封垫,且垫板8的下表面安装有底板7,底板7的两侧开设有槽型把手,在底板7与槽型把手的作用下,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安装、拆卸。
21.在图1中,外壳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槽4,散热槽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散热片5,通过散热槽4和散热片5的设置,有利于设备内部的散热,避免设备内部过热导致锂电池主体10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使用时,通过接线柱6的设置,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电力传递,通过滑槽15与滑块19之间的滑动连接,有利于外侧的两个防潮隔板11的滑动,从而有利于垫板8带动锂电池主体10在电池槽3内滑动,当安装板13与电池槽3内部顶端相抵时,插杆22带动弹簧21收缩,并使得第二卡头23插入第二卡槽14内部,在第一卡头16与第一卡槽18的插接作用下,实现垫板8的固定,从而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固定,在底板7与槽型把手的作用下,有利于锂电池主体10的安装、拆卸,在防潮隔板11的设计下,可以实现设备内部的吸潮,避免水汽在电池槽内部聚集,防止锂电池主体10出现漏电,此外,防潮隔板11将锂电池主体10分隔开,避免了锂电池主体10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垫板8与阶梯槽17之间的嵌合,实现电池槽3的密封,从而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设备的防水性能,另外,通过散热槽4和散热片5的设置,有利于设备内部的散热,避免设备内部过热导致锂电池主体10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