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稀土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需要净化。
3.申请号为201822215612.9公开了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过滤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净化箱的底部与过滤箱的上部连通,净化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为中空结构,且旋转轴的左端伸出净化箱,旋转轴位于净化箱内部的轴段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喷气辊,喷气辊为中空结构,且喷气辊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气管与通孔连通。
4.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废气的净化效果较差,且不便于更换滤网,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
7.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于底板上端,箱体内部通过纵向设置的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为第一净化仓和第二净化仓,第一净化仓上部安装有两组水平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槽,其中一组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箱体内侧壁上,另一组则设置于隔板侧壁上,同理的,第二净化仓内还设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三安装槽下方;与第二净化仓对应的箱体一侧壁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第二净化仓连通;与第一净化仓对应的箱体前端设有箱门,箱门一端与箱体侧壁铰接,箱门内侧还设有密封垫;
8.第一净化组件,所述第一净化组件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第一净化组件包括水箱;第一净化组件设置用于吸收废气中的粉尘;
9.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且喷淋组件设置与第一净化组件连接,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总管和水泵;喷淋组件设置用于加强第一净化机构的净化效果,进一步吸收废气中的粉尘;
10.除水组件,所述除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所述除水组件包括干燥层;除水组件设置用于除去废气中的水分;
11.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设置于箱体内,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气泵;排气组件设置用于输送箱体内的废气;
12.第二净化组件,所述第二净化组件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第二净化组件包括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第二净化组件设置用于净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箱设置于第一净化仓底部,且水箱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与水箱对应的箱体一侧壁上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注水口一端延伸至箱体内部并与水箱一侧上端连通,所述排水口一端延伸至箱体内部并与水箱一侧底部连通;注水口上方的箱体侧壁上还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l形结构,进气管一端延伸至箱体内部并置于水箱中。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淋总管水平设置于水箱上方,喷淋总管设置为环形结构,喷淋总管两端通过连接块与箱体侧壁以及隔板侧壁连接,喷淋总管底部呈环形分布有多组雾化喷头;所述水泵设置于箱体后侧的底板上,水泵一侧端通过抽水管与水箱连接,水泵顶部通过连接管与喷淋总管连接。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干燥层设置于第一净化仓顶部,干燥层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对应设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安装块与第一安装槽之间设置为活动配合,且干燥层前端还设有第一把手。
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泵设置于箱体顶部,气泵底部通过抽气管与第一净化仓连接,气泵一侧端通过输送管与设于第二净化仓底部的出气总管连接,出气总管上端设有若干出气口。
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填充层两端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填充层两端设有第三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对应设于第二安装槽内并与之呈活动配合,第三安装块对应设于第三安装槽内并与之呈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前端均延伸至箱体外侧并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还设有第二把手。
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排气口内还设有隔离网。
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注水口及排水口上均设有阀门。
20.有益效果:
21.通过注水口箱水箱内注入适量的反应液,废气通过进气管注入到反应液中,以此过滤废气中的粉尘颗粒以及部分有害气体;通过设置喷淋组件,能够使废气中的粉尘颗粒与反应液充分结合,进一步提高第一净化组件的净化效果;通过在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内添加活性炭或其他材料,实现对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收和过滤,已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安装槽、安装块等结构,能够方便实现对干燥层、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更换。
附图说明
22.图1为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中喷淋总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箱体,101-第二净化仓,102-隔板,103-第一净化仓,104-第一安装槽,105-挡板,106-底板,107-第二安装槽,108-第三安装槽,109-排气口,110
‑ꢀ
隔离网,111-箱门,112-密封垫;
28.2-第一净化组件,201-进气管,202-注水口,203-水箱,204-排水口;3-喷淋组件,
301-连接块,302-喷淋总管,303-雾化喷头,304-连接管,305-水泵,306-抽水管;
29.4-除水组件,401-第一安装块,402-干燥层,403-第一把手;
30.5-排气组件,501-抽气管,502-气泵,503-输送管,504-出气总管,505-出气口;
31.6-第二净化组件,601-第一填充层,602-第二安装块,603-第二填充层,604
‑ꢀ
第三安装块,605-密封板,606-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进一步说明。
34.一种稀土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净化组件2、喷淋组件 3、除水组件4、排气组件5和第二净化组件6;
35.所述箱体1设置用于承载整个装置;
36.所述第一净化组件2设置于箱体1内,第一净化组件2设置用于吸收废气中的粉尘;
37.所述喷淋组件3设置于箱体1内,且喷淋组件3设置与第一净化组件2 连接,喷淋组件3设置用于加强第一净化机构的净化效果,进一步吸收废气中的粉尘;
38.所述除水组件4设置于箱体1内,除水组件4设置用于除去废气中的水分;
39.所述排气组件5设置于箱体1内,排气组件5设置用于输送箱体1内的废气;
40.所述第二净化组件6设置于箱体1内,第二净化组件6设置用于净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41.所述箱体1设置于底板106上端,箱体1内部通过纵向设置的隔板102 将箱体1内部空间分为第一净化仓103和第二净化仓101,第一净化仓103上部安装有两组水平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04,其中一组第一安装槽104设置于箱体1内侧壁上,另一组则设置于隔板102侧壁上,同理的,第二净化仓 101内还设有第二安装槽107和第三安装槽108,且第二安装槽107设置于第三安装槽108下方;与第二净化仓101对应的箱体1一侧壁上设有排气口109,排气口109与第二净化仓101连通,排气口109内还设有隔离网110;与第一净化仓103对应的箱体1前端设有箱门111,箱门111一端与箱体1侧壁铰接,箱门111内侧还设有密封垫112。
42.所述第一净化组件2包括水箱203,所述水箱203设置于第一净化仓103 底部,且水箱203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与水箱203对应的箱体1一侧壁上设有注水口202和排水口204,注水口202一端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与水箱 203一侧上端连通,所述排水口204一端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与水箱203一侧底部连通;注水口202上方的箱体1侧壁上还设有进气管201,所述进气管 201为l形结构,进气管201一端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置于水箱203中。
43.其中,注水口202及排水口204上均设有阀门。
44.所述喷淋组件3包括喷淋总管302和水泵305,所述喷淋总管302水平设置于水箱203上方,喷淋总管302设置为环形结构,喷淋总管302两端通过连接块301与箱体1侧壁以及
隔板102侧壁连接,喷淋总管302底部呈环形分布有多组雾化喷头303;所述水泵305设置于箱体1后侧的底板106上,水泵305一侧端通过抽水管306与水箱203连接,水泵305顶部通过连接管304 与喷淋总管302连接。
45.其中,所述喷淋总管302上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挡板105,其中一组挡板 105设置于箱体1内侧壁上,另一组则设置于隔板102侧壁上;且挡板105设置为向上倾斜结构,两组挡板105之间存在一定间隔。
46.所述除水组件4包括干燥层402,干燥层402设置于第一净化仓103顶部,干燥层402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块401,第一安装块401对应设于第一安装槽 104内,第一安装块401与第一安装槽104之间设置为活动配合,且干燥层 402前端还设有第一把手403。
47.所述排气组件5包括气泵502,所述气泵502设置于箱体1顶部,气泵 502底部通过抽气管501与第一净化仓103连接,气泵502一侧端通过输送管503与设于第二净化仓101底部的出气总管504连接,出气总管504上端设有若干出气口505。
48.所述第二净化组件包括第一填充层601和第二填充层603,所述第一填充层601两端设有第二安装块602,第二填充层603两端设有第三安装块604,第二安装块602对应设于第二安装槽107内并与之呈活动配合,第三安装块 604对应设于第三安装槽108内并与之呈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填充层601和第二填充层603前端均延伸至箱体1外侧并连接有密封板605,密封板605上还设有第二把手606。上述,可通过在第一填充层601和第二填充层603内添加活性炭或其他材料,实现对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收和过滤,已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49.在使用时,可通过注水口202向水箱203内注入适量的反应液,废气通过进气管201注入到反应液中,以此过滤废气中的粉尘颗粒以及部分有害气体;通过设置喷淋组件3,能够使废气中的粉尘颗粒与反应液充分结合,进一步提高第一净化组件2的净化效果;初步过滤后的废气经由干燥层402除去水分后,通过排气组件5将其输送至第二净化仓101内,随后依次通过第一填充层601和第二填充层603,实现对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收和过滤;最终,净化后的废气经由排气口109排出。
50.在喷淋组件3工作时,挡板105的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应液喷散到除水层上。
51.通过设置安装槽、安装块、把手和密封板605,能够方便实现对干燥层 402、第一填充层601和第二填充层603的更换。
52.通过设置箱门111,能够方便对第一净化仓103内部进行检修。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