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204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生产监测装置,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应用已是较为成熟的领域,但由于现场生产和远程监控环节往往脱钩,而且,现场预防安全事故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企业每个部门都对安全生产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责任,由于部门职责不同,大家往往关注的是生产中的某些环节,而现场生产信息化存在一定局限性,远程无法直接看到,出现故障后,一线人员需要及时处理,但领响应速度有待提高。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安全生产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装置内部电子元件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导致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快的问题;
5.2、现有的安全生产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现场环境较为复杂,监测装置经常受到碰撞,导致装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加快监测装置散热的能力,解决装置产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导致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快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监测装置经常受到碰撞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摄像头监控设备、烟雾报警设备和紧急报警设备,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设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护机构。
9.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外表面与监测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石墨散热板和导流板。
10.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外表面与监测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弧形板和回弹组件。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信号传输设备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外表面与石墨散热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设备的外表面与导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风口。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石墨散热板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石墨散热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石墨散热片。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调节板与导流板的外表面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外表面与保护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回弹组件包括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与弹性弧形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所述滑动杆套设于保护弹簧的内部。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一端外表面与保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与弹簧二的内壁活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摄像头监控设备、烟雾报警设备、紧急报警设备的输出端均与信号传输设备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采用散热风扇、导热柱、石墨散热板、导流板以及通风口之间的配合,当信号传输设备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首先通过散热风扇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导入至装置内部进行散热,再通过导热柱将信号传输设备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石墨散热板进行散热,配合导流板和通风口使外界的空气与石墨散热板充分接触,加快与空气的热交换速度,减缓电子元件老化速度。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采用弹性弧形板、回弹组件、活动杆、滑动套筒以及弹簧二之间的配合,当装置受到碰撞时,首先通过保护外壳挤压弹性弧形板,配合回弹组件,使得装置被挤压的同时,会产生较强的回弹作用,有效削弱冲击力,减小对装置的损害,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通过摄像头监控设备、烟雾报警设备和紧急报警设备的共同配合,对生产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控,通过信号传输设备将现场信息实时传递至管理控制系统,同时配合安装至生产线上的生产数据收集设备将生产信息实时更新,通过各设备之间的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散热机构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保护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石墨散热板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导流板的平面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27.图中:1、监测装置主体;11、摄像头监控设备;12、烟雾报警设备;13、紧急报警设备;14、信号传输设备;
28.2、散热机构;21、散热风扇;22、导热柱;23、石墨散热板;231、散热槽;232、石墨散热片;233、连接板;
29.24、导流板;241、调节板;242、活动轴;243、弹簧一;
30.25、通风口;
31.3、保护机构;31、保护外壳;32、弹性弧形板;33、回弹组件;331、滑动杆;332、限位板;333、保护弹簧;
32.34、活动杆;35、滑动套筒;36、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1,监测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摄像头监控设备11、烟雾报警设备12和紧急报警设备13,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设备14,信号传输设备1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机构2,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护机构3,散热机构2包括有散热风扇21,散热风扇21的外表面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散热风扇21的一侧设置有石墨散热板23和导流板24,保护机构3包括有保护外壳31,保护外壳31的外表面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保护外壳31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弧形板32和回弹组件33,信号传输设备1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热柱22,导热柱22的外表面与石墨散热板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信号传输设备14的外表面与导流板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风口25,石墨散热板2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231,石墨散热板2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3,连接板23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石墨散热片232。
36.在本实施例中,当信号传输设备14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首先通过散热风扇21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导入至装置内部进行散热,再通过导热柱22将信号传输设备14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石墨散热板23进行散热,通过散热槽231以及石墨散热片232的配合,加快散热效率。
37.实施例2
38.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导流板2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243,弹簧一24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241,调节板241的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活动轴242,调节板241与导流板24的外表面通过活动轴242活动连接,弹性弧形板32的外表面与保护外壳31的内壁活动连接,回弹组件33包括有滑动杆331,滑动杆331的外表面与弹性弧形板32的内壁活动连接,滑动杆3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32,弹性弧形板3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333,滑动杆331套设于保护弹簧333的内部。
39.在本实施例中,当散热风扇21开始工作时,通过导流板24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导入装置内部,再通过调节板241以及弹簧一243的作用,有效的将吹进的冷空气进行分散,增加与石墨散热板23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效率,当装置受到撞击时,首先通过弹性弧形板32以及回弹组件33的配合,产生较强的回弹作用,将冲击力削弱,减小对装置的损伤。
40.实施例3
41.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保护外壳3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4,活动杆34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套筒35,滑
动套筒35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6,弹簧二36的一端外表面与保护外壳31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杆34的外表面与弹簧二36的内壁活动连接,摄像头监控设备11、烟雾报警设备12、紧急报警设备13的输出端均与信号传输设备14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42.在本实施例中,当装置受到撞击时,保护外壳31被挤压,活动杆34沿滑动套筒35滑动,弹簧二36被压缩,产生回弹作用,配合弹性弧形板32和回弹组件33,有效将冲击力削弱,通过摄像头监控设备11、烟雾报警设备12以及紧急报警设备13将生产现场的实时情况经信号传输设备14输出至管理控制系统,方便进行后续的操作。
43.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化安全生产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44.如图1-6所示,当信号传输设备14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首先通过散热风扇21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导入至装置内部进行散热,再通过导热柱22将信号传输设备14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石墨散热板23进行散热,通过散热槽231以及石墨散热片232的配合,加快散热效率,当散热风扇21开始工作时,通过导流板24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导入装置内部,再通过调节板241以及弹簧一243的作用,有效的将吹进的冷空气进行分散,增加与石墨散热板23的接触面积,加快热交换的过程,当装置受到撞击时,首先通过弹性弧形板32以及回弹组件33的配合,产生较强的回弹作用,同时保护外壳31被挤压,活动杆34沿滑动套筒35滑动,弹簧二36被压缩,产生回弹作用,配合弹性弧形板32和回弹组件33,有效将冲击力削弱,通过摄像头监控设备11、烟雾报警设备12以及紧急报警设备13将生产现场的实时情况经信号传输设备14输出至管理控制系统,方便进行后续的操作。
45.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