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枢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枢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电子装置为了便于使用者进行屏幕书写、或画面呈现等目的,因此电子装置的屏幕端(例如:笔电屏幕)与系统端(例如:笔电键盘)大多能通过枢接结构由彼此叠合的闭阖状态(例如:笔电屏幕与笔电键盘上下叠合,且面朝彼此的方向)枢摆至反折状态(例如:笔电屏幕与笔电键盘上下叠合,且面朝彼此相反的方向)。
3.然而,当屏幕端与系统端通过现有枢接结构由闭阖状态枢摆至反折状态时,屏幕端与系统端大多是同时各别进行180度的枢摆,但碍于现有枢接结构的构架,导致屏幕端的前后边缘、与系统端的前后边缘在反折状态下无法齐平并具有明显的前后段差,这不仅不美观也不便于操作使用。
4.于是,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枢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设计一种枢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包括:
8.两个轴杆,各具有一齿轮部及一轴体部,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的齿轮比不等于1;
9.一限位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杆的所述轴体部上,所述限位组件维持两个所述轴杆彼此间隔配置且相互平行;
10.两个安装件,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轴杆的所述轴体部上;以及
11.一传动单元,枢接于所述限位组件并位于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所述传动单元啮合两个所述齿轮部,使两个所述安装件以相对应的所述轴杆为轴心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彼此反向地枢摆;
12.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两个所述安装件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两个所述安装件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并且任一个所述安装件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一最小夹角是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
13.优选的,所述最小夹角介于166.5度至171.5度。
1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含彼此平行的两个支架板,各所述支架板具有一第一枢接孔及一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及所述第二枢接孔的圆心连接形成一配置线,所述配置线不垂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两个所述安装件的一长度方向;其中一个所述轴杆枢接于两个所述支架板的所述第一枢接孔,另一个所述轴杆枢接于两个所述支架板的所述第二枢接孔,两个所述轴杆的所述齿轮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
15.优选的,两个所述齿轮部为螺旋齿轮;所述传动单元包含一螺旋齿轮件与一转轴,所述螺旋齿轮件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不平行两个所述轴杆,所述螺旋齿轮件能传动两个所述齿轮部彼此反向地枢转。
16.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更包含两个配置板,两个所述配置板连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架板,两个所述配置板不平行两个所述支架板;所述转轴枢接于两个所述配置板,并且位于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
17.优选的,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的所述齿轮比介于1至1.14。
18.优选的,两个所述齿轮部为正齿轮;所述传动单元包含两个正齿轮件及两个转轴,两个所述正齿轮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转轴平行两个所述轴杆,两个所述正齿轮件彼此啮合,并且两个所述正齿轮能传动两个所述齿轮部彼此反向地枢转。
1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20.一第一电子组件及一第二电子组件;以及
21.两个枢接结构,各连接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各所述枢接结构包含:
22.两个轴杆,各具有一齿轮部及一轴体部,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的齿轮比不等于1;
23.一限位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杆的所述轴体部上,所述限位组件维持两个所述轴杆彼此间隔配置且相互平行;
24.两个安装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轴杆的所述轴体部上,并且两个所述安装件能分别供所述第一电子组件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安装;及
25.一传动单元,枢接于所述限位组件并位于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所述传动单元啮合两个所述齿轮部,使两个所述安装件以相对应的所述轴杆为轴心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彼此反向地枢摆;
26.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两个所述安装件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两个所述安装件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并且任一个所述安装件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一最小夹角是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
2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更包含彼此平行的两个支架板,各所述支架板具有一第一枢接孔及一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及所述第二枢接孔的圆心连接形成一配置线,所述配置线不垂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两个所述安装件的一长度方向;其中一个所述轴杆枢接于两个所述支架板的所述第一枢接孔,另一个所述轴杆枢接于两个所述支架板的所述第二枢接孔,两个所述轴杆的所述齿轮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
28.优选的,两个所述齿轮部为螺旋齿轮;所述传动单元包含一螺旋齿轮件与一转轴,所述螺旋齿轮件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不平行两个所述轴杆,所述螺旋齿轮件能传动两个所述齿轮部彼此反向地枢转;所述限位组件更包含两个配置板,两个所述配置板连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架板,两个所述配置板不平行两个所述支架板;所述转轴枢接于两个所述配置板,并且位于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
2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枢接结构及电子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枢接结构及电子装置,能通过“两个所述齿轮部之间的齿轮比不等于1”以及“任一个所述安装件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最小夹角是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的设计,让所述枢接结构及电子装置能大幅减少所述第一电子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组
件之间的前后段差。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4.图5为沿图2的v-v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35.图6为沿图2的vi-vi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剖面示意图;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于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3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由第一位置枢摆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结构的另一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40.图中:100、电子装置;1、第一电子组件;2、第二电子组件;3、枢接结构;31、外壳;32、轴杆;321、齿轮部;322、轴体部;33、限位组件;331a、331b、支架板;332、配置板;h1、第一枢接孔;h2、第二枢接孔;34、安装件;35、35’、传动单元;351、螺旋齿轮件;352、352’、转轴;353、正齿轮件;36、阻力调整组件;pl1、第一位置;pl2、第二位置;dl、长度方向;al、配置线;l、前后段差。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2.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配合图1所示,所述电子装置100包含一第一电子组件1、一第二电子组件2、及连接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的两个枢接结构3。
43.需先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子组件1、第二电子组件2、及两个所述枢接结构3于本实施例中虽共同被定义为所述电子装置100。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单一个所述枢接结构3也可以是单独地被运用(如:实施、制造、贩售等)或搭配其他构件使用。以下将分别介绍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各个元件构造,并适时说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各个元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
4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各别为板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于本实施例中为操作屏幕(或称屏幕端),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为内置系统硬件的键盘(或称系统端)。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彼此电性耦接,使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能呈现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的系统与指令等画面。换句话说,所述电子装置100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笔电的态样进行说明,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创作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100也可以是用来供平板使用的可翻折键盘。
45.如图2至图4所示,两个所述枢接结构3各连接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使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能彼此同时枢摆。各所述枢接结构3包
含一外壳31,两个轴杆32、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杆32上的一限位组件33、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轴杆32上的两个安装件34、及枢接于所述限位组件33的一传动单元35。
46.配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外壳31于本实施例中呈中空状,并且能用来容置两个所述轴杆32的局部、所述限位组件33、及所述传动单元35,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创作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1也可以是情况而省略。
47.配合图4至图6所示,每个所述轴杆32具有一齿轮部321及一轴体部322。两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自相对应的所述轴体部322的外缘所延伸形成,并且两个所述齿轮部321各呈螺旋齿轮状,意即各所述轴杆32的齿轮部321及轴体部322于本实施例中共同形成单一构件,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每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与所述轴体部322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构件。
48.另外,本创作的两个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之间的齿轮比是不等于1,也就是其中一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的直径大于另一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的直径,使得两个所述轴杆32能被所述传动单元35同时带动而彼此不等速地枢转(即,两个所述轴杆于转动时的角速度不同)。
49.所述限位组件33设置于两个所述轴体部322上,并且所述限位组件33能维持两个所述轴杆32彼此间隔配置且相互平行。具体来说,所述限位组件33于本实施例中包含两个支架板331a、331b及两个配置板332,每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设置于两个所述轴体部322上,并且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齿轮部321的共同两侧。
50.于实际应用中,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可以被配置呈彼此相互平行且同时垂直两个所述轴杆32,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创作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可以相互不平行、或其中一个所述支架板不垂直两个所述轴杆32。
51.更细地来看,各所述支架板331a、331b具有彼此间隔配置的一第一枢接孔h1及一第二枢接孔h2,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的所述第一枢接孔h1能供其中一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轴体部322)枢接,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的所述第二枢接孔h2能供另一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轴体部322)枢接,使两个所述轴杆32被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维持彼此间隔配置且相互平行的配置关系。
52.需额外说明的是,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于本实施例中基于组装需求,因此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有些微差异。具体来说,所述支架板331a是用来供两个所述轴杆32穿设,所述支架板331b则是于两个所述轴杆32穿设在所述支架板331a时,以扣接方式组装于两个所述轴杆32上,从而使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能限位两个所述轴杆32。
53.配合图4至图6所示,两个所述配置板332连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架板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配置板332不平行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配置板332是自所述支架板331a朝另一个所述支架板331b所延伸形成,并与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31b相互垂直。两个所述配置板332的位置对应两个所述齿轮部321之间的位置,以用来供所述传动单元35设置。当然,两个所述配置板332可以是情况调整数量(例如:仅有一个所述配置板332)或省略。
54.复参图4至图6所示,两个所述安装件34于本实施例中为板状结构,并且两个所述安装件34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轴体部322上。两个所述安装件34分别被安装有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使各所述安装件34能带动所述第一电子组件
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以相对应的所述轴杆32为轴心枢摆。此外,当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件34时,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是平行其相对应的所述安装件34。
55.配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传动单元35枢接于所述限位组件33上,并且啮合两个所述齿轮部321。当任一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转动时,所述传动单元35能被带动以同时传动另一个所述轴杆32的所述齿轮部321转动,使两个所述安装件34能以相对应的所述轴杆32为轴心于一第一位置pl1及一第二位置pl2之间彼此反向地枢摆(如图6至图8所示)。
56.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35包含一螺旋齿轮件351与一转轴352,所述转轴352枢接于两个所述配置板332上且不平行两个所述轴杆32(例如:所述转轴352垂直两个所述轴杆32、或所述转轴352与任一个所述轴杆32之间的具有45度夹角等)。所述螺旋齿轮件351固定于所述转轴352上,并且所述螺旋齿轮件351啮合两个所述齿轮部321,使所述螺旋齿轮件351能传动两个所述齿轮部321彼此反向地枢转,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
57.举例来说,如图10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35’也可以是包含两个正齿轮件353及两个转轴352’,各所述转轴352’枢接于两个所述支架板331a、311b上,并且两个所述转轴352’平行两个所述轴杆32。两个所述正齿轮件353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转轴352’上且彼此啮合,使两个所述正齿轮件353能传动两个所述齿轮部321彼此反向地枢转,从而让两个所述安装件34于所述第一位置pl1及所述第二位置pl2之间移动。换句话说,所述传动单元35是可以依据设计者需求合理地调整,并且所述限位组件33也是如此(例如:省略两个所述配置板332)。
58.另外,需特别说明的是,当所述传动单元35传动两个所述安装件至所述第一位置pl1(如图6所示)时,两个所述安装件34是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当所述传动单元35传动两个所述安装件至所述第二位置pl2(如图8所示)时,两个所述安装件34也是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并且任一个所述安装件34于所述第一位置pl1与所述第二位置pl2之间的一最小夹角(即,图8中的θ1及180-θ2的角度)是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
59.也就是说,两个所述安装件于360度的枢摆角度中,两个所述安装件只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l1及所述第二位置pl2能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另外,当两个所述安装件3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l1(或所述第二位置pl2)时,各所述安装件34的一长度方向dl于本实施例中是不垂直由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枢接孔h1及所述第二枢接孔h2的圆心所连接形成的一配置线al。也就是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l1(或所述第二位置pl2)的任一个所述安装件34的所述长度方向dl与所述配置线al是成不垂直配置。
60.更细地来看,于面朝两个所述轴杆32的轴心的视角中,两个所述安装件34于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时的其中一个所在位置被定义为所述第一位置pl1(如图6所示),并且两个所述安装件34不垂直所述配置线al;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l1的两个所述安装件34以相对应的所述轴杆32为轴心枢摆(如图7所示)时,两个所述安装件34能(通过所述齿轮比不为1的技术特征)分别以顺时钟方向与逆时钟方向不等速地枢摆,并且两个所述安装件34所枢摆的角度之总和为360度;当两个所述安装件34枢摆至彼此叠合且相互平行的另一所在位置(如图8所示)时,两个所述安装件34此时的所在位置即为所述第二位置pl2,并且两个所述安装件34不垂直所述配置线al。
61.当然,各所述支架板331a、331b的上的所述配置线al与两个所述安装件34的所述长度方向dl之间的不垂直配置关系仅为本创作的其中一种实施例,本创作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创作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板331的上的所述配置线al与两个所述安装件34的所述长度方向dl之间也可以是垂直的配置关系。
62.另外,如图9所示,基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是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件34上且各平行相对应的所述安装件34,因此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也能随两个所述安装件34于所述第一位置pl1及所述第二位置pl2之间枢摆。
63.此外,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l1的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被两个所述枢接结构3带动至所述第二位置pl2时,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与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通过两个所述齿轮部321的角速度差异(即,齿轮比不等于1),使得不管是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或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pl1与所述第二位置pl2之间的最小夹角(即,图8中的θ1及180-θ2的角度)都会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
64.据此,本创作的电子装置100及枢接结构3能相较于采用角速度相等(即,齿轮比为1)的现有枢接结构来说,能有效地减少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于彼此叠合且平行位置的前后段差l(如图9所示),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美观、操作便利等优点。
65.值得一提的是,本创作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最小夹角较佳是被设计为介于166.5度至171.5度之间,这使得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之间的前后段差l能降低至最小。在所述最小夹角被设计为介于166.5度至171.5度之间的构架下,两个所述齿轮部321之间的所述齿轮比较佳是介于1至1.14之间能实现,但本创作不受限于此。
66.另外,于实际应用中,所述枢接结构3可以是需求于其两个所述轴杆32上安装一阻力调整组件36,并且所述阻力调整组件36能用来调整两个所述轴杆32于枢转时的阻力,从而让使用者于枢摆所述第一电子组件1及所述第二电子组件2时具有更佳的操作感受。其中,所述阻力调整组件36为现有技术,且非本创作的技术重点,于此则不特别详细介绍。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