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204


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tft-lcd显示面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


背景技术:

2.tft-lcd由上玻璃基板cf和下玻璃基板tft组合而成,中间灌入液晶,利用电压控制液晶转向进而调节背光通量来达到灰阶显示目的。其中tft主要包含了控制液晶的画素区、信号输入区以及将信号送至画素区两侧的gip驱动电路;cf主要提供rgb开口及ps支撑,同时镀有有机层进行平坦化;而在cf、液晶与tft组成的显示面板结构中,采用框胶固定显示面板的边框。
3.框胶主要由uv硬化树脂和热硬化树脂组成,分别对应uv硬化处理和热硬化处理。框胶硬化后,形成稳定的立体架桥结构,具有足够的黏着强度,可黏合tft和cf,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形成cell gap稳定的显示屏。传统框胶硬化时,uv光从tft侧入射,要求tft侧gip电路的线宽/线距(line/space)透光度大于30%以上,限制缩减边框尺寸,不利于窄边框、高占屏比的显示屏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达到窄边框的同时防止背光漏光,提高tft-lcd的可靠性。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包括tft基板和cf基板;
7.在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区,还包括bm膜层、gip驱动电路和框胶,所述gip驱动电路位于所述tft基板上;
8.所述gip驱动电路靠近边缘处为镂空状的金属配线;
9.所述框胶填充于所述金属配线所在的位置上方与所述cf基板之间的区域,所述框胶中添加了不可逆的有机变色染料,所述有机变色染料在uv硬化处理时会逐渐变成黑色;
10.所述bm膜层位于边框区的所述cf基板下方除所述框胶之外的区域。
11.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变色染料为荧烷类、螺吡喃类或聚硅烷类。
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配线的镂空状为均匀间隔的间隙。
13.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宽度为:所有所述间隙的宽度和占所述金属配线总长度的[20%,30%],即所述金属配线的透光率为[20%,30%]。
[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液晶;
[0015]
所述液晶位于tft-lc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所述tft基板和所述cf基板之间。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通过在传统的框胶中添加在uv光照射下会逐渐硬化且变成黑色的不可逆有机变色染料,并将传统的bm膜层内缩,使传统的只从tft基板一侧入射的uv光设计成从tft基板和cf
基板的两侧都入射,从而使gip驱动电路金属配线的线宽/线距缩小,并能够达到最小化设计,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同时,在框胶进行硬化处理时,能根据框胶变黑的程度从外观上直观地判断框胶的硬化状态,利于工程上的监控;硬化后变黑的框胶不仅能固定tft基板和cf基板,还能防止tft-lcd显示时背光从tft侧照射造成的漏光。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传统的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结构的边框区剖面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的边框区剖面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框胶完全硬化后的边框区剖面示意图。
[0020]
标号说明:
[0021]
1、tft基板;2、液晶;3、cf基板;4、gip驱动电路;41、金属配线;5、框胶;6、bm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
在此之前,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英文缩写、设备等进行说明如下:
[0024]
(1)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0025]
(2)cf:color fifter,彩色滤光片,即tft-lcd的上玻璃基板。
[0026]
(3)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即tft-lcd的下玻璃基板。
[0027]
(4)gip:gate in panel,门面板技术,直接将栅极驱动电路(即gip电路)集成于平板显示面板上的技术。
[0028]
(5)rgb:指rgb色彩模型(rgb color model),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
[0029]
(6)ps:光阻材料,在lcd制程工艺中直接涂布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支撑柱。
[0030]
(7)uv:紫外线。
[0031]
(8)cell gap:液晶单元格间隙。
[0032]
(9)bm膜层:black matrix,黑色矩阵,起到遮光作用。
[0033]
请参照图2和图3,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包括tft基板和cf基板;
[0034]
在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区,还包括bm膜层、gip驱动电路和框胶,所述gip驱动电路位于所述tft基板上;
[0035]
所述gip驱动电路靠近边缘处为镂空状的金属配线;
[0036]
所述框胶填充于所述金属配线所在的位置上方与所述cf基板之间的区域,所述框胶中添加了不可逆的有机变色染料,所述有机变色染料在uv硬化处理时会逐渐变成黑色;
[0037]
所述bm膜层位于边框区的所述cf基板下方除所述框胶之外的区域。
[0038]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传统的框胶中添加在uv光照射下会逐渐硬化且变成黑色的不可逆有机变色染料,并将传统的bm膜层内缩,使传统的只从tft基板一侧入射的uv光设计成从tft基板和cf基板的两侧都入射,从而使gip驱动电路金属配线的线宽/线距缩小,并能够达到最小化设计,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同时,在框胶进
行硬化处理时,能根据框胶变黑的程度从外观上直观地判断框胶的硬化状态,利于工程上的监控;硬化后变黑的框胶不仅能固定tft基板和cf基板,还能防止tft-lcd显示时背光从tft侧照射造成的漏光。
[0039]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变色染料为荧烷类、螺吡喃类或聚硅烷类。
[0040]
由上述描述可知,有机变色染料遇到uv光时由原先的浅颜色逐渐变为黑色且硬化,不仅能够直观判断框胶的硬化程度,硬化后的框胶还能够起到支撑tft基板和cf基板的作用。
[0041]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配线的镂空状为均匀间隔的间隙。
[0042]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宽度为:所有所述间隙的宽度和占所述金属配线总长度的[20%,30%],即所述金属配线的透光率为[20%,30%]。
[0043]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传统的金属配线的线宽/线距需要大于30%,即透光率大于30%才能保证框胶能被从tft基板侧入射的uv光完全硬化,而本技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金属配线的线宽/线距小于30%,使金属配线总长度缩小,从而使整体边框区变窄,达到窄边框的设计。
[0044]
进一步地,还包括液晶;
[0045]
所述液晶位于tft-lc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所述tft基板和所述cf基板之间。
[0046]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0047]
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包括tft基板1和cf基板3,还包括液晶2。
[0048]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晶2位于tft-lc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tft基板1和cf基板3之间;在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区,还包括bm膜层6、gip驱动电路4和框胶5。
[0049]
其中,gip驱动电路4位于tft基板1上,且gip驱动电路4靠近边缘处为镂空状的金属配线41,且金属配线41的镂空状为均匀间隔的间隙;框胶5填充于金属配线41所在的位置上方与cf基板3之间的区域,且框胶5中添加了不可逆的有机变色染料,能够在uv光照射下逐渐硬化并呈现黑色;bm膜层6位于边框区的cf基板3下方除框胶5之外的区域。与图1中传统的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结构相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配线41中的每个间隙的宽度明显小于图1中的金属配线41中每个间隙的宽度,从而能使本实施例的金属配线41总长度能够整体缩短,以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0050]
由于图1中的传统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结构中uv光从tft基板1单侧照射如金属配线41的间隙,从而达到硬化框胶5,为了能够完全硬化框胶5,需要金属配线41的所有间隙的宽度和大于金属配线41总长度的30%,即金属配线41的透光率要大于30%,因而限制了窄边框的设计。
[0051]
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将金属配线41的所有间隙的宽度和缩小为占金属配线41总长度的[20%,30%],由于缩小了间隙使得从tft基板1单侧入射的uv光不能完全使框胶5硬化,因而通过将传统的tft-lcd显示面板的边框结构中的bm膜层6内缩在液晶2和框胶5之间,从而使uv光也能从cf基板3一侧入射,即通过两侧的uv光来实现框胶5的完全硬化。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金属配线41的所有间隙的宽度可缩小的范围还应当与tft-lcd显示面板的框胶5宽度以及gip驱动电路4中的元器件的阻值要求所适应,同时金属配线41的宽度也受到tft-lcd显示面板的光罩和制程的限制。
[0052]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荧烷类、螺吡喃类或聚硅烷类能被uv光照硬化且变为黑
色的有机物作为有机变色染料,由于在框胶5中添加了能够在uv光照射下逐渐硬化成黑色的有机变色染料,不仅能够通过观察框胶5变黑的程度直观判断框胶5的硬化程度,硬化后的框胶5还能够起到支撑tft基板1和cf基板3的作用,并且,如图3所示,完全硬化变黑后的框胶5还能够防止tft-lcd显示时背光从tft侧照射造成的漏光。
[005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ft-lcd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结构,通过在传统的框胶中添加在uv光照射下会逐渐硬化且变成黑色的不可逆有机变色染料,并将传统的bm膜层内缩,使传统的只从tft基板一侧入射的uv光设计成从tft基板和cf基板两侧都入射,从而使gip驱动电路的金属配线的线宽/线距能够缩小,并能够达到最小化的设计,从而减小金属配线的总长度,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同时,在框胶进行硬化处理时,能根据框胶变黑的程度从外观上直观地判断框胶的硬化状态,利于工程上的监控;硬化后变黑的框胶不仅能固定tft基板和cf基板,还能防止tft-lcd显示时背光从tft侧照射造成的漏光。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