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76

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2.rj45连接器是常用的以太网接口,支持10兆和100兆自适应的网络连接速度,常见的rj45接口有两类:用于以太网网卡、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等的dte类型,还有用于交换机等的dce类型。由于rj45连接器的精密电子设备工作和耐压水平低,很容易受到浪涌电磁过压脉冲的干扰而损坏。传统的以太网接口电路一般不进行专门的浪涌防护设计,而是在rj45连接器上设置浪涌防护组件。
3.实现surgel-l 1kv/2kv的rj45连接器,需要在pcb增加smd防护组件,线路结构由tvs防护元件、扼流器、变压器、电阻和高压电容组成,通过信号端子或者pcb板的走线连通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1所示。但是这种防浪涌的方式,结构元器件较多,线路复杂,且针对多端口结构,使pcb空间被浪涌防护组件占用,无法实现其他功能及线路,导致产品设计局限性很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rj45浪涌防护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rj45浪涌防护结构线路复杂,结构元件较多,使pcb空间被浪涌防护组件占用,无法实现其他功能及线路,导致产品设计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以及多个信号端子;该绝缘座体上开设有多个空腔;该多个信号端子均固定在绝缘座体上,每一信号端子均具有连接部和焊脚部,该连接部和焊脚部均伸出绝缘座体外,且每一信号端子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位于对应的空腔中。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空腔位于绝缘座体的底面上。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座体上。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信号端子排成前后设置的四排,其中前两排信号端子的连接部排成一排并向前伸出绝缘座体的前侧面,后两排信号端子的连接部排成一排并向后伸出绝缘座体的后侧面,每一信号端子的焊脚部均向下伸出绝缘座体的底面。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与焊脚部通过固定部一体成型连接,该固定部埋于绝缘座体内,该尖端部于固定部的一侧侧向一体延伸出。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尖端部位于固定部上靠近连接部的一端。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座体的上下表面中心贯穿形成有通槽,该通槽左右
延伸。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座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5.通过在绝缘座体上开设多个空腔,并且,每一信号端子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再配合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位于对应的空腔中,当遇浪涌时,尖端部进行尖端放电,将浪涌能量泄放到外部,从而达到浪涌防护的目的;同时,无浪涌防护件的设计,使线路简单化。
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是现有技术的原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下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21.图5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22.图6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原理图。
23.附图标识说明:
24.10、绝缘座体
ꢀꢀꢀꢀꢀꢀꢀꢀꢀꢀꢀꢀꢀꢀꢀꢀ
11、空腔
25.12、通槽
ꢀꢀꢀꢀꢀꢀꢀꢀꢀꢀꢀꢀꢀꢀꢀꢀꢀꢀꢀꢀ
13、安装槽
26.20、信号端子
ꢀꢀꢀꢀꢀꢀꢀꢀꢀꢀꢀꢀꢀꢀꢀꢀ
21、连接部
27.22、焊脚部
ꢀꢀꢀꢀꢀꢀꢀꢀꢀꢀꢀꢀꢀꢀꢀꢀꢀꢀ
23、尖端部
28.24、固定部
ꢀꢀꢀꢀꢀꢀꢀꢀꢀꢀꢀꢀꢀꢀꢀꢀꢀꢀ
30、扼流器
29.40、变压器
ꢀꢀꢀꢀꢀꢀꢀꢀꢀꢀꢀꢀꢀꢀꢀꢀꢀꢀ
50、电阻
30.60、高压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31.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10以及多个信号端子20。
32.该绝缘座体10上开设有多个空腔11;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空腔11位于绝缘座体10的底面上;该绝缘座体10的上下表面中心贯穿形成有通槽12,该通槽12左右延伸;该绝缘座体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3。
33.该多个信号端子20均固定在绝缘座体10上,每一信号端子20均具有连接部21和焊脚部22,该连接部21和焊脚部22均伸出绝缘座体10外,且每一信号端子20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23,相邻两信号端子20的尖端部23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20的尖端部23位于对应的空腔11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信号端子20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座体10上,该多个信号端子20排成前后设置的四排,其中前两排信号端子20的连接部21排成一排并向前伸出绝缘座体10的前侧面,后两排信号端子20的连接部21排成一排并向后伸出绝
缘座体10的后侧面,每一信号端子20的焊脚部22均向下伸出绝缘座体10的底面;另外,该连接部21与焊脚部22通过固定部24一体成型连接,该固定部24埋于绝缘座体10内,该尖端部23于固定部24的一侧侧向一体延伸出,该尖端部23位于固定部24上靠近连接部21的一端。
34.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3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线路由尖端部23、扼流器30、变压器40、电阻50和高压电容60组成,通过信号端子20或者pcb板的走线连通输入端和输出端。
36.当浪涌能量输入到信号端子20时,相邻两信号端子20的尖端部23进行尖端放电,信号端子20将浪涌能量泄放到外部,保证线路正常输送信号。
3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绝缘座体上开设多个空腔,并且,每一信号端子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再配合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位于对应的空腔中,当遇浪涌时,尖端部进行尖端放电,将浪涌能量泄放到外部,从而达到浪涌防护的目的;同时,无浪涌防护件的设计,使线路简单化。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座体以及多个信号端子;该绝缘座体上开设有多个空腔;该多个信号端子均固定在绝缘座体上,每一信号端子均具有连接部和焊脚部,该连接部和焊脚部均伸出绝缘座体外,且每一信号端子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位于对应的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腔位于绝缘座体的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座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排成前后设置的四排,其中前两排信号端子的连接部排成一排并向前伸出绝缘座体的前侧面,后两排信号端子的连接部排成一排并向后伸出绝缘座体的后侧面,每一信号端子的焊脚部均向下伸出绝缘座体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焊脚部通过固定部一体成型连接,该固定部埋于绝缘座体内,该尖端部于固定部的一侧侧向一体延伸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部位于固定部上靠近连接部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的上下表面中心贯穿形成有通槽,该通槽左右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RJ45连接器带浪涌防护功能的信号端子模块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以及多个信号端子;该绝缘座体上开设有多个空腔;该多个信号端子均固定在绝缘座体上,每一信号端子均具有连接部和焊脚部,该连接部和焊脚部均伸出绝缘座体外,且每一信号端子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位于对应的空腔中。通过在绝缘座体上开设多个空腔,每一信号端子上均延伸出有尖端部,再配合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彼此分开正对并靠近,且相邻两信号端子的尖端部位于对应的空腔中,当遇浪涌时,尖端部进行尖端放电,将浪涌能量泄放到外部,从而达到浪涌防护的目的。从而达到浪涌防护的目的。从而达到浪涌防护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凯 周权 江万有 李进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湧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