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9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建筑模板支架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中现浇混凝土的支架,这种支架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一般用于现浇楼顶板、墙板、柱子、大梁等等。
3.现有的此类建筑模板支架在使用时通常不便调节支撑板的高度,因此使得支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支撑板的支撑面积固定,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扩大支撑面积,使用范围窄;在进行支撑时,底部会出现移动影响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支架高度;通过定位机构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实用性强;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装置进行限位,避免支撑过程中位移影响支撑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底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支撑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t型槽,两个所述t型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传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空腔内设有两个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两个第二皮带轮的外壁共同套设有皮带,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均设有固定机构。
7.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底座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螺纹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的外壁共同套设有传送带,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均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共同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贯穿支撑板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动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滑动杆嵌入其中一个定位槽内设置。
9.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的第一摩擦轮,所述第一摩擦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轮内设有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摩擦轮的内壁和第二摩擦轮的外壁贴合,所述第二摩擦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贯穿底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固定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10.优选地,多个所述定位槽呈等间分布。
11.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外壁套设有一层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橡胶。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3.1、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杆、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伸缩杆、第二螺纹杆、定位块进行旋转,第二螺纹杆旋转会带动第二螺纹杆和定位块下移,此过程中伸缩杆伸出,直至定位块与地面相抵,此时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由原来的一同旋转变为相对旋转,通过定位块与地面相抵即可对装置进行限位,避免在支撑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支撑效果。
14.2、在传动杆旋转过程中会带动主动轮、传送带、从动轮、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使螺纹筒、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行支撑,通过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使用范围广。
15.3、当需要调节支撑的面积时,握住把手下移,带动滑动杆下移,使弹簧拉伸,直至滑动杆脱离定位槽,此时即可左右移动滑动板,通过对滑动板进行调节可以增大支撑的面积,实用性强。
16.综上所述,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支架高度;通过定位机构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实用性强;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装置进行限位,避免支撑过程中位移影响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的剖面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19.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0.图中:1底座、2电机、3传动杆、4传送带、5第一螺纹杆、6螺纹筒、7支撑板、8滑动板、9滑动杆、10把手、11弹簧、12定位槽、13万向轮、14第一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16皮带、17第一摩擦轮、18第二摩擦轮、19伸缩杆、20第二螺纹杆、21固定板、2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3,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传动杆3贯穿底座1并与其转动连接,底座1的上侧设有支撑板7,底座1和支撑板7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螺纹杆5,传动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两个第一螺纹杆5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的外壁共同套设有传送带4,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呈三角形设置,两个第一螺纹杆5的外壁均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筒6,两个螺纹筒6共同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支架高度。
23.支撑板7上设有两个t型槽,两个t型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支撑板7上设有两个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贯穿支撑板7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杆9,滑动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0,把手10的外壁套设有一层保护套,保护套的材质为橡胶,滑动杆9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7和把手10固定连接,滑动板8上设有多个定位槽12,
多个定位槽12呈等间分布,滑动杆9嵌入其中一个定位槽12内设置,通过定位机构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实用性强。
24.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13,底座1内设有空腔,传动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4,空腔内设有两个第二皮带轮15,第一皮带轮14和两个第二皮带轮15的外壁共同套设有皮带16,第一皮带轮14和两个第二皮带轮15呈三角形设置,两个第二皮带轮15上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与第二皮带轮15固定连接的第一摩擦轮17,第一摩擦轮17与底座1转动连接,第一摩擦轮17内设有第二摩擦轮18,第一摩擦轮17的内壁和第二摩擦轮18的外壁贴合,当第二皮带轮15旋转带动第一摩擦轮17旋转时,由于第一摩擦轮17和第二摩擦轮18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带动第二摩擦轮18旋转,当定位块22与地面相抵时,第一摩擦轮17和第二摩擦轮18相对旋转,即第一摩擦轮17继续旋转,第二摩擦轮18保持静止,第二摩擦轮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9,伸缩杆19贯穿底座1并与其转动连接,伸缩杆19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底座1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第二螺纹杆20贯穿固定板21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2,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装置进行限位,避免支撑过程中位移影响支撑效果。
25.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本装置移动到目的地,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传动杆3进行旋转,在传动杆3进行旋转过程中会带动第一皮带轮14、皮带16、第二皮带轮15、第一摩擦轮17、第二摩擦轮18、伸缩杆19、第二螺纹杆20、定位块22进行旋转,第二螺纹杆20旋转会带动第二螺纹杆20和定位块22下移,此过程中伸缩杆19伸出,直至定位块22与地面相抵,此时第一摩擦轮17与第二摩擦轮18由原来的一同旋转变为相对旋转,即第一摩擦轮17旋转,第二摩擦轮18保持静止,通过定位块22与地面相抵即可对装置进行限位,避免在支撑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支撑效果;在传动杆3旋转过程中会带动主动轮、传送带4、从动轮、第一螺纹杆5进行旋转,使螺纹筒6、支撑板7向上移动进行支撑,通过对支撑板7高度的调节使用范围广;当需要调节支撑的面积时,握住把手10下移,带动滑动杆9下移,使弹簧11拉伸,直至滑动杆9脱离定位槽12,此时即可左右移动滑动板8,通过对滑动板8进行调节可以增大支撑的面积,实用性强。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