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3.现有的无人机保护装置虽然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保护装置安装和拆卸过程都比较麻烦,浪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如申请号为:cn201921170655.8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外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壳,所述保护壳的四个边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共同贯穿与其滑动连接的移动板,两个所述滑杆上共同套设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与移动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板上贯穿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套设有转壳,四个所述转壳中每相邻两个均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四个所述转壳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方轴,所述方轴的两端均贯穿底座设置,所述方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四个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底座内设有横截面呈正八边形的八边孔,所述八边孔内滑动连接有八角帽,所述八角帽内设有方孔,所述方轴在方孔内滑动设置,所述八角帽和底座之间设有相吸机构。
7.优选地,所述转轴上设有一段螺纹杆,所述移动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8.优选地,所述夹持器的横截面成“u”形,所述无人机本体卡在“u”形内。
9.优选地,所述方轴由方杆和圆杆共同组成,所述方杆在方孔内与八角帽滑动连接,所述圆杆与底座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八角帽的横截面呈正八边形,所述方杆的横截面呈正方形。
11.优选地,所述相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八边孔底部的第一磁环,所述八角帽的下端安装有与第一磁环对应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相吸。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转动八角帽,使得转轴转动,带动移动板压缩第二弹簧,从而使得四个夹持器同时完成对无人机本体的夹持,而不需要分别操作若干个部件才能让保护装置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节约工作人员安装保护装置的时间。
14.2、通过给八角帽和底座上安装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使得在需要安装和拆卸保护装置时,拔出八角帽再转动即可,而不需要安装和拆卸时,把八角帽按会底座中,通过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相吸,使得八角帽不会随意滑动,正八边形的八角帽在底座中也不能转动。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八角帽即可完成对保护装置和无人机本体的安装和拆卸,简单便捷,节约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的时间;同时通过底座上的第一磁环和八角帽上的第二磁环相吸,可以固定八角帽,使其不会随意转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的俯视剖面图。
17.图2为夹持器的侧视剖面图。
18.图3为部分结构的主视剖面图。
19.图4为部分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20.图中:1无人机本体、2保护壳、3弧形壳、4第一弹簧、5滑杆、6移动板、7第二弹簧、8夹持器、9转轴、10转壳、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方轴、14底座、15八角帽、16第一磁环、17第二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4,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外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4,若干个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壳3,弧形壳3上贯穿设有两个与其滑动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块,弧形壳3在固定杆上滑动,且被限位块限制能移动的距离。
23.保护壳2的四个边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5,两个滑杆5共同贯穿与其滑动连接的移动板6,两个滑杆5上共同套设有夹持器8,夹持器8的横截面成“u”形,无人机本体1卡在“u”形内,四个这样的夹持器8可以共同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夹持,夹持器8与移动板6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7,移动板6上贯穿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转轴9,转轴9上设有一段螺纹杆,移动板6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当转轴9转动时,可以带动移动板6移动。
24.转轴9外套设有转壳10,四个转壳10中每相邻两个均固定连接,转轴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四个转壳10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方轴13,方轴13由方杆和圆杆共同组成,方杆在方孔内与八角帽15滑动连接,圆杆与底座14转动连接,方轴13与八角帽15滑动连接,使得八角帽15上下移动时,不会带方轴13的转动产生影响。
25.方轴13的两端均贯穿底座14设置,方轴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2与四个第一锥齿轮11相啮合,底座14内设有横截面呈正八边形的八边孔,八边内滑动连接有八角帽15,八角帽15的横截面呈正八边形,方杆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八角帽15内设有方孔,方轴13在方孔内滑动设置,八角帽15和底座14之间设有相吸机构。
26.相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八边孔底部的第一磁环16,八角帽15的下端安装有与第
一磁环16对应的第二磁环17,第一磁环16与第二磁环17相吸,相吸时会使得八角帽15不会脱离底座14,而横截面为正八边形的八角帽15也就不会自转了。
27.工作原理:当需要给无人机本体1上安装保护壳2时,工作人员先把无人机本体1放置在保护壳2内,然后抓住八角帽15向上拔,使得第一磁环16与第二磁环17不再相吸,且八角帽15不再与底座14相抵,然后转动八角帽15,带动方轴13、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1、转轴9转动,转轴9转动时,使得移动板6向无人机本体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弹簧7和夹持器8一起移动,当四个夹持器8均与无人机本体1相抵时,移动板6继续移动,压缩第二弹簧7,在第二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四个夹持器8紧紧的夹持住无人机本体1,然后把八角帽15在按回底座14中,使得第一磁环16与第二磁环17相吸,不让八角帽15向上移动,同时由于八角帽15的横截面是正八边形,当八角帽15在底座14内时也不能转动,从而完成对八角帽15的自锁。
28.当需要把保护壳2从无人机本体1上拆下来时,再拔出八角帽15并转动,使得四个夹持器8不再对无人机本体1夹持即可;当弧形壳3碰撞到物体时,挤压第一弹簧4,在弹力的缓冲下,减轻了无人机本体1收到的冲击。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