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2.公开号为cn2049510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表皮伤口无创缝合贴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缝合材料进行无级调节闭合伤口,实现表皮伤口无创缝合的贴片。本实用新型表皮伤口无创缝合贴片是实用新型专利“表皮伤口无创缝合贴”的主要部件。医生可根据伤口情况选择不同的缝合材料,缝合材料通过通孔进行无级调节闭合伤口并缝合固定在凹槽上。该实用新型表皮伤口无创缝合贴片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可以实现多个结合点缝合,医生操作方便。
3.但是,目前缝合材料防潮效果不佳,受潮后影响使用。本专利通过采用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用以解决缝合材料防潮效果不佳,受潮后影响使用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包括箱体部、旋转部、排气部、烘干部和冷却部,所述旋转部置于箱体部内部,所述旋转部与箱体部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排气部对称置于箱体部两侧,所述烘干部置于箱体部的后端,所述冷却部置于箱体部的底部。
7.进一步,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旋转套筒、多个第一出气孔、烘干风机、第二旋转套筒、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旋转套筒置于旋转部的中部,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间隔均布置于第一旋转套筒的中部,所述第一旋转套筒置于烘干风机的内壁,所述第二旋转套筒置于烘干风机的外壁,所述第二旋转套筒外壁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孔。
8.进一步,所述旋转部还包括多个防护罩板、多个置物板和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防护罩板环形均布置于第二旋转套筒的外壁,多个所述防护罩板与第二旋转套筒活动卡接,多个所述置物板间隔均布置于第二旋转套筒的外壁,所述置物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均布的通孔。
9.进一步,所述箱体部包括箱体门、铰接块和置物口,所述箱体部侧边设有置物口,所述箱体门通过铰接块与箱体部上侧边铰接。
10.进一步,所述排气部包括排气支架和排气扇,所述排气支架置于箱体部的侧边,所述排气扇与排气支架转动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烘干部包括多个烘干热板和烘干支板,所述烘干支板置于箱体部的中部,多个所述烘干热板间隔均布置于烘干支板的顶部。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部、旋转部、排气部、烘干部和冷却部,箱体部为该实用新型
提供了安全防护,旋转部通过旋转对旋转部内部的材料进行持续干燥,排气部将箱体部内的气体排出,烘干部对旋转部内的材料进行烘干,冷却部对烘干部烘干后的材料进行冷却。旋转部设置第一旋转套筒和第二旋转套筒辅助转动,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通过烘干风机提供热风,对材料进行烘干。箱体部侧边设置置物口用于放置缝合材料进入箱体部内。
14.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缝合材料防潮效果不佳,受潮后影响使用等问题。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中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20.箱体部1;箱体门101;铰接块102;置物口103;旋转部2;第一旋转套筒201;第一出气孔202;烘干风机203;第二旋转套筒204;第二出气孔205;排气部3;排气支架301;排气扇302;烘干部4;烘干热板401;烘干支板402;冷却部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一:
23.在医院,为了治疗不同患者的疾病,需要使用的缝合材料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因此为了便于存放,需要将缝合材料放置在柜子内,传统的柜子的通风性比较良好的,如果室内的空气比较湿润,就容易影响缝合材料的存放,传统的柜子由于遮挡有限,因此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内部就会有灰尘,对于湿润的空气,传统的室内通风是不行的,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包括箱体部1、旋转部2、排气部3、烘干部4和冷却部5,旋转部2置于箱体部1内部,旋转部2与箱体部1内部转动连接,排气部3对称置于箱体部1两侧,烘干部4置于箱体部1的后端,冷却部5置于箱体部1的底部。
24.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部1、旋转部2、排气部3、烘干部4和冷却部5,箱体部1为该实用新型提供了安全防护,旋转部2通过旋转对旋转部2内部的材料进行持续干燥,排气部3将箱体部1内的气体排出,烘干部4对旋转部2内的材料进行烘干,冷却部5对烘干部5烘干后的材料进行冷却。箱体部1包括箱体门101、铰接块102和置物口103,箱体部1侧边设有置物口103,箱体门101通过铰接块102与箱体部1上侧边铰接。箱体部1侧边设置置物口103用于放置缝合材料进入箱体部1内。
25.实施例二:
26.在医院,为了治疗不同患者的疾病,需要使用的缝合材料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因此为了便于存放,需要将缝合材料放置在柜子内,传统的柜子的通风性比较良好的,如果室内的空气比较湿润,就容易影响缝合材料的存放,传统的柜子由于遮挡有限,因此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内部就会有灰尘,对于湿润的空气,传统的室内通风是不行的,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缝合材料用防潮装置,包括箱体部1、旋转部2、排气部3、烘干部4和
冷却部5,旋转部2置于箱体部1内部,旋转部2与箱体部1内部转动连接,排气部3对称置于箱体部1两侧,烘干部4置于箱体部1的后端,冷却部5置于箱体部1的底部。
27.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部1、旋转部2、排气部3、烘干部4和冷却部5,箱体部1为该实用新型提供了安全防护,旋转部2通过旋转对旋转部2内部的材料进行持续干燥,排气部3将箱体部1内的气体排出,烘干部4对旋转部2内的材料进行烘干,冷却部5对烘干部5烘干后的材料进行冷却。箱体部1包括箱体门101、铰接块102和置物口103,箱体部1侧边设有置物口103,箱体门101通过铰接块102与箱体部1上侧边铰接。箱体部1侧边设置置物口103用于放置缝合材料进入箱体部1内。
28.旋转部2包括第一旋转套筒201、多个第一出气孔202、烘干风机203、第二旋转套筒204、第二出气孔205,第一旋转套筒201置于旋转部2的中部,多个第一出气孔202间隔均布置于第一旋转套筒201的中部,第一旋转套筒201置于烘干风机203的内壁,第二旋转套筒204置于烘干风机203的外壁,第二旋转套筒204外壁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孔205。
29.旋转部2还包括多个防护罩板206、多个置物板207和多个通孔208,多个防护罩板206环形均布置于第二旋转套筒204的外壁,多个防护罩板206与第二旋转套筒204活动卡接,多个置物板207间隔均布置于第二旋转套筒204的外壁,置物板207上设有多个间隔均布的通孔208。
30.旋转部2设置第一旋转套筒201和第二旋转套筒204辅助转动,第一出气孔202和第二出气孔205通过烘干风机203提供热风,对材料进行烘干。排气部3包括排气支架301和排气扇302,排气支架301置于箱体部1的侧边,排气扇302与排气支架301转动连接。烘干部4包括多个烘干热板401和烘干支板402,烘干支板402置于箱体部1的中部,多个烘干热板401间隔均布置于烘干支板402的顶部。
31.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
32.提高了该装置的安装牢固性和使用稳定性,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该装置的防潮效果。
33.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34.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部1、旋转部2、排气部3、烘干部4和冷却部5,箱体部1为该实用新型提供了安全防护,旋转部2通过旋转对旋转部2内部的材料进行持续干燥,排气部3将箱体部1内的气体排出,烘干部4对旋转部2内的材料进行烘干,冷却部5对烘干部5烘干后的材料进行冷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端”、“后端”、“水平”、“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
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