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机内胆咬边机,具体涉及一种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转盘式洗碗机内胆咬边机刀具均布在圆形大转盘上,通过圆形大盘旋转一次咬合内胆u型中板、顶板和底板三条边。传统洗碗机内胆(图1)为5个面,分别为u型中板、顶板和底板,顶板侧由6把刀具组成的滚刀组,咬合顶板侧时平行于顶板平面旋转刀具,一次将顶板和u型中板三条边咬合在一起;底板侧也由6把刀具组成的滚刀组,咬合底板侧时平行于底板平面旋转刀具,一次将底板和u型中板三条边咬合在一起。咬合一个内胆,大盘需要旋转2圈。
3.新研发的内胆(见图2)为4个面,分别为左侧中板、右侧中板、顶板和底板,由于少了一个面,只需咬合四条直边,为了提高咬合效率,新研发的咬边机不再采用转盘式咬合,采用四条边直拉式咬合,平行布置四组滚刀,一组滚刀分别由刀型不同的多把刀组成,一组滚刀从上到下移动一次咬合一条边,四组滚刀同步从上到下移动一次,将内胆四条边全部咬合。为了提高咬边效率,继续使用双工位小车,双工位小车上料时间和刀具回位时间重合,可以节省10秒工序重合时间,提高咬边节拍。而转盘式洗碗机内胆咬边机咬合一个内胆大盘至少旋转2圈,工作效率低,咬合一个内胆需要35秒,咬合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新研发的内胆开发出新型咬边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该咬边机采用滚刀从上到下的咬合形式,滚刀从上侧移动到下侧即可咬合一个内胆,工作节拍仅18秒,大大的提高了咬合效率,为了降低内胆的报废率,该咬边机从上到下咬合时速度慢,从下到上复位时速度快。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包括h支架驱动机构、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模芯、吸盘移动机构、滚刀座驱动机构、滚刀组件、支撑底座、双工位小车、内衬模、外靠模、轨迹模、底板支座,所述支撑底座安放在地面上,为咬边机各机构提供安装平台,所述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由马达驱动双工位小车在支撑底座的轨道上往复运动,所述h支架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由液压油缸驱动h型支架在支撑底座上往复运动;所述滚刀座驱动机构和滚刀座安装在h型支架上,由驱动马达带动滚刀座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滚刀组件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滚刀座上,由轨迹模控制滚刀组件的伸出和缩回;所述外靠模和轨迹模安装在h型支架上;两个模芯对称安装在双工位小车上,由所述双工位小车为模芯提供支撑;所述吸盘移动机构和内衬模安装在模芯上,所述模芯为内胆的左侧中板、右侧中板、顶板和底板提供定位及支撑,内胆板的左侧中板、右侧中板、顶板和底板放入模芯的模具内定位完毕后由吸盘移动机构的吸盘分别吸住左侧中板、右侧中板、顶板和底板后带动模芯运动至咬边工位,外靠模压紧顶板和底
板,通过内衬模和外靠模的挤压,控制左侧中板、右侧中板、顶板和底板不发生位移,咬边的滚刀组件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运动完成内胆的咬边。
6.进一步,当所述双工位小车往复运动时,一个模芯用于上料,另一个模芯用于咬合内胆,用于通过两个模芯轮换工作,提高咬边的节拍。
7.进一步,所述h支架通过滑靴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h支架能够在支撑底座上沿滑轨往复运动,所述h支架的驱动油缸推动h支架向前移动,使外靠模压紧内胆,驱动油缸拉回h支架,外靠模和内衬模分离,内胆和外靠模不发生干涉。
8.进一步,所述h支架驱动机构由连接块、锁紧螺母、油缸活塞杆、支座、油缸缸体、空心六角头螺栓、连接板、大螺母、小螺母、六角头螺栓组成,所述连接块与h型支架相连,支座与支撑底座螺栓连接,油缸缸体安装在支座上,油缸活塞杆安装在连接块上,锁紧螺母锁紧油缸活塞杆,连接板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空心六角头螺栓与大螺母连接,六角头螺栓与小螺母连接,六角头螺栓通过空心六角头螺栓内部,通过两套螺栓组的配合使用,调整支座的前后移动距离。
9.进一步,所述模芯由耐磨支撑板、连接板、中板压紧气缸、内衬模安装底板、模芯支架、中板吸盘、定位模具、中板压紧气缸、顶升油缸、油缸支座、内衬模侧支撑板、内衬模限位块组成,所述模芯支架安装在双工位小车两端,中板吸盘、定位模具和中板压紧气缸安装在模芯左右两侧,顶升油缸和油缸支座安装在模芯前后两侧,内衬模安装底板、内衬模、内衬模侧支撑板和内衬模限位块安装在模芯的前后两侧。
10.进一步,所述吸盘移动机构由底板吸盘、吸盘连接杆、直线轴承、中板吸盘、齿轮、底板吸盘连接板、吸盘移动马达、顶板吸盘连接板、顶板气缸、滚珠丝杆及螺母和顶板吸盘组成,所述马达和直线轴承安装在模芯的支架上,吸盘连接杆安装在直线轴承内,所述底板吸盘连接板将四个吸盘连接杆连起来,底板吸盘安装在吸盘连接杆上,所述滚珠丝杆安装在模芯支架上,丝杆螺母与底板吸盘连接板相连,吸盘移动马达驱动底板吸盘前后移动;顶板的四个吸盘连接杆固定在顶板吸盘连接板上,顶板气缸推动顶板吸盘连接板运动。
11.进一步,所述滚刀座驱动机构由滚刀座驱动马达、联轴器、轴承座、滚珠丝杆、h型支架、直线导轨、轨迹模安装座、滚刀座、h支架驱动连接支座组成,所述滚刀座驱动马达和轴承座安装在h型支架上,联轴器将滚刀座驱动马达和滚珠丝杆连接起来,直线导轨安装在h型支架上,滑靴安装在滚刀座上,丝杆螺母与滚刀座相连,滚刀座上安装滚刀组件,滚刀座驱动马达驱动滚刀座上下往复运动,轨迹模安装座用于安装轨迹模,h支架驱动连接支座与液压油缸驱动连接块相连;通过调节滚刀座驱动马达转速来实现滚刀座向下咬边移动时速度慢,滚刀座向上复位移动时速度快,用于提高咬边质量和降低节拍;所述滚刀组件由支座、油缸、滑靴、直线导轨、锁紧螺母、连接套、弹簧支座、弹簧、盖板、滚柱导轨、滑板、滚轮、滚刀轴、轴承、端盖、滚刀座和滚刀组成,所述直线导轨安装在支座上,滑靴安装在滚刀座上,支座能够在滚刀座上前后移动,油缸缸体安装在支座上,活塞杆与连接套相连,连接套固定在弹簧支座上,滚柱导轨、滚刀轴、轴承、端盖、滚刀座和滚刀连接在一起,滑板可以沿滚柱导轨方向在支架上滑动,使用滚刀咬合内胆,滚轮安装在支座上,滚轮在轨迹模内转动;所述滚刀组件之间相互独立,滚刀组件前后小幅度运动由轨迹模控制,通过采用不同刀型的滚刀,使内胆逐步折弯,最终到达咬合的目的。
12.进一步,所述支撑底座由底座支架、横向直线导轨、纵向直线导轨、聚氨酯缓冲器
和缓冲器支座组成,所述横向直线导轨安装在底座支架上,为h型支架提供滑动支撑,纵向直线导轨安装在底座支架上,为双工位小车提供滑动支撑,所述缓冲器支座安装在纵向直线导轨端部,聚氨酯缓冲器安装在缓冲器支座上。
13.进一步,所述双工位小车的小车架由钢板焊接而成,下部通过滑靴与支撑底座的纵向导轨相连,并能在支撑底座上前后移动;所述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由驱动马达、支座、联轴器、轴承座、滚珠丝杆、丝杆螺母和连接块组成,所述驱动马达安装在支座上,联轴器将滚珠丝杆和驱动马达连在一起,轴承座安装在支撑支架上,丝杠螺母通过连接块与双工位小车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马达转动驱动双工位小车往复运动。
14.进一步,所述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用于咬合多型号内胆,当内胆的中板宽度一致,顶板高度不同时,通过调整模芯吸盘宽度和外靠模压板宽度实现多型号内胆的兼容;当内胆的中板宽度不一致,顶板高度一样时,通过调整模芯的宽度来实现多型号内胆的兼容。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咬边机适用于新研发的内胆,还可以兼容多型号内胆,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双工位咬边大大的提高了咬边节拍,减小了外形尺寸,通过合理配置咬边速度和复位速度,达到有效提高节拍和保证咬边质量的双重作用。在最后两把刀上添加液压油缸,可以压实咬合后的内胆,使内胆不漏水,外观平整。
附图说明
17.图1是传统内胆示意图;
18.图2是新研发的内胆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的咬合原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的咬合流程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的总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的局部总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的俯视图;
24.图8是h支架驱动机构示意图;
25.其中:(a)立体图,(b)剖视图;
26.图9是模芯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吸盘移动机构示意图;
28.其中:(a)主视图,(b)俯剖视图;
29.图11是滚刀座驱动机构示意图;
30.图12是滚刀组件示意图;
31.图13是支撑底座示意图;
32.图14是双工位小车示意图;
33.图15是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示意图;
34.图16是地脚螺栓组件示意图;
35.图17是围栏示意图;
36.图18是顶板换型机构示意图;
37.图19是外靠模支座示意图;
38.图20是轨迹模示意图;
39.图21是底板外靠模组件示意图;
40.图中:101.h支架驱动机构、102.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103.模芯、104.吸盘移动机构、105.滚刀座驱动机构、106.滚刀组件、107.支撑底座、108.双工位小车、109.地脚螺栓组件、110.围栏、111.顶板换型机构、112.顶板外靠模支座、113.轨迹模、114.底板支座、201.连接块、202.锁紧螺母、203.油缸活塞杆、204.支座、205.油缸缸体、206.空心六角头螺栓、207.连接板、208.大螺母、209.小螺母、210.六角头螺栓、301.耐磨支撑板、302.连接板、303.中板压紧气缸、304.内衬模安装底板、305.模芯支架、306.中板吸盘、307.定位模具、308.中板压紧气缸、309.顶升油缸、310.油缸支座、311.内衬模、312.内衬模侧支撑板、313.内衬模限位块、401.底板吸盘、402.吸盘连接杆、403.直线轴承、404.中板吸盘、405.齿轮、406.底板吸盘连接板、407.马达、408.顶板吸盘连接板、409.顶板气缸、410.滚珠丝杆及螺母、411.顶板吸盘、501.马达、502.联轴器、503.轴承座、504.滚珠丝杆、505.h型支架、506.直线导轨、507.轨迹模安装座、508.滚刀座、510.h支架驱动连接支座、601.支座、602.油缸、603.滑靴、604.直线导轨、605.锁紧螺母、606.连接套、607.弹簧支座、608.弹簧、609.盖板、610.滚柱导轨、611.滑板、612.滚轮、613.滚刀轴、614.轴承、615.端盖、616.滚刀座、617.滚刀、701.底座支架、702.横向直线导轨、703.纵向直线导轨、704.聚氨酯缓冲器、705.缓冲器支座、801.马达、802.支座、803.联轴器、804.轴承座、805.滚珠丝杆、806.丝杆螺母、807.连接块、901.支撑底座、902.螺钉、903.空心六角头螺栓、904.螺母、905.底板、906.膨胀螺栓、1001.立柱、1002.钢格栅、1101.基板、1102.外靠模、1103.导套、1104.导柱、1105.拉手、1106.弹簧、1107.连接座、1108.连接板、1109.油杯、1201.基板、1202.底板外靠模。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研发的咬边机在滚刀座上平行布置6把刀,刀顺序为1#,2#,2#,3#,4#,4#,由于需要咬合四条边,需要四组刀具,咬合时将左侧中板、右侧中板、顶板和底板安装在模芯上,模芯运动到咬合工位后,四组刀具同时从上到下运动,一次完成四条边的咬合。两个4#刀支架背部可增加液压油缸,油缸压力可以使咬边效果更好。
4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研发的咬边机仍采用双工位,其咬合流程如下:a端工位和b端工位同时就位;a端工位上料同步b端h支架向内移动到位后滚刀从上到下咬边;a端工位上料完成同步b端滚刀下移咬边结束h支架外移;双工位小车移动使a端和b端换位同步h型支架上的滚刀组从下到上复位;ab端就位后继续下一个内胆咬合。
44.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型号洗碗机内胆咬边机,包括h支架驱动机构101、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102、模芯103、吸盘移动机构104、滚刀座驱动机构105、滚刀组件106、支撑底座107、双工位小车108、地脚螺栓组件109、围栏110、顶板换型机构111、顶板外靠模支座112、轨迹模113、底板支座114。
45.支撑底座107与地脚螺栓组件109相连安装在地面上,双工位小车108通过直线导轨和滑靴安装在支撑底座107上,双工位小车108马达和轴承座安装在支撑底座107上,丝杆螺母与双工位小车107相连,马达转动丝杆可以驱动双工位小车107往复运动。两个模芯103
分别安装在双工位小车107的两端,模芯103为内胆提供支撑和定位,吸盘移动机构104和内衬模安装在模芯103上。
46.h支架和h支架驱动机构101安装在支撑底座107上,h支架驱动机构101上的油缸推动h支架往复运动,滚刀座驱动机构105和滚刀座安装在h型支架上,驱动马达带动滚刀座上下往复运动,滚刀组件106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滚刀座上,轨迹模113控制滚刀组件106的伸出和缩回。顶板外靠模支座112、顶板换型机构111、底板外靠模支座、底板外靠模和轨迹模113安装在h型支架上。
47.如图8中的(a),(b)所示,h支架驱动机构101主要由连接块201、锁紧螺母202、油缸活塞杆203、支座204、油缸缸体205、空心六角头螺栓206、连接板207、大螺母208、小螺母209、六角头螺栓210等组成。连接块201与h型支架相连,支座204与支撑底座螺栓连接,油缸缸体安装在支座204上,油缸活塞杆203安装在连接块201上,锁紧螺母202锁紧油缸活塞杆203,连接板201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空心六角头螺栓206与大螺母208连接,六角头螺栓210与小螺母209连接,六角头螺栓210通过空心六角头螺栓206内部,通过两套螺栓组的配合使用,调整支座204的前后移动。
48.如图9所示,模芯103主要由耐磨支撑板301、连接板302、中板压紧气缸303、内衬模安装底板304、模芯支架305、中板吸盘306、定位模具307、中板压紧气缸308、顶升油缸309、油缸支座310、内衬模311、内衬模侧支撑板312、内衬模限位块等313组成。
49.模芯支架305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模芯支架305安装在双工位小车两端,中板吸盘306、定位模具307和中板压紧气缸308安装在模芯左右两侧,顶升油缸309和油缸支座310安装在模芯前后两侧,内衬模安装底板304、内衬模311、内衬模侧支撑板312和内衬模限位块313安装在模芯的前后两侧。
50.如图10中的(a),(b)所示,吸盘移动机构104主要由底板吸盘401、吸盘连接杆402、直线轴承403、中板吸盘404、齿轮405、底板吸盘连接板406、马达407、顶板吸盘连接板408、顶板气缸409、滚珠丝杆410及螺母和顶板吸盘411等组成。马达407和直线轴承403安装在模芯的支架上,吸盘连接杆402安装在直线轴承403内,底板吸盘连接板406将四个吸盘连接杆402连起来,底板吸盘401安装在吸盘连接杆402上。滚珠丝杆410安装在模芯支架上,丝杆螺母与底板吸盘连接板406相连,马达407可以驱动底板吸盘401前后移动。顶板的四个吸盘连接杆402固定在顶板吸盘连接板408上,顶板气缸409推动顶板吸盘连接板408运动,顶板吸盘连接板408和底板吸盘连接板406通过合理的避空,保证两个连接板在运动时不发生干涉。
51.如图11所示,滚刀座驱动机构105主要由马达501、联轴器502、轴承座503、滚珠丝杆504、h型支架505、直线导轨506、轨迹模安装座507、滚刀座508、滚刀组件106、h支架驱动连接支座510组成。马达501和轴承座503安装在h型支架505上,联轴器502将马达501和滚珠丝杆504连接起来,直线导轨506安装在h型支架505上,滑靴安装在滚刀座508上,丝杆螺母与滚刀座508相连,滚刀座508上安装滚刀组件106,马达501可以驱动滚刀座508上下往复运动,轨迹模安装座507用于安装轨迹模,h支架驱动连接支座510与液压油缸驱动连接块相连。
52.如图12所示,滚刀组件106主要由支座601、油缸602、滑靴603、直线导轨604、锁紧螺母605、连接套606、弹簧支座607、弹簧608、盖板609、滚柱导轨610、滑板611、滚轮612、滚
刀轴613、轴承614、端盖615、滚刀座616和滚刀617等组成。直线导轨604安装在支座601上,滑靴603安装在滚刀座616上,支座601可以在滚刀座616上前后移动,油缸602缸体安装在支座601上,活塞杆与连接套606相连,连接套606固定在弹簧支座607上,滚柱导轨610、滚刀轴613、轴承614、端盖615、滚刀座616和滚刀617连接在一起,滑板611可以沿滚柱导轨610方向在支架601上滑动,使用滚刀617咬合内胆,滚轮612安装在支座601上,滚轮612在轨迹模内转动。
53.如图13所示,支撑底座107主要由底座支架701、横向直线导轨702、纵向直线导轨703、聚氨酯缓冲器704和缓冲器支座705等组成。底座支架701由钢板焊接而成,横向直线导轨702安装在底座支架701上,为h型支架提供滑动支撑,纵向直线导轨703也安装在底座支架701上,为双工位小车提供滑动支撑。缓冲器支座705安装在纵向直线导轨703端部,聚氨酯缓冲器704安装在缓冲器支座705上。
54.如图14所示双工位小车108,小车架由钢板焊接而成,下部通过滑靴与支撑底座的纵向导轨相连,可以在支撑底座上前后移动。双工位小车上部两端分别固定模芯。
55.如图15所示,双工位小车驱动机构102主要由马达801、支座802、联轴器803、轴承座804、滚珠丝杆805、丝杆螺母806和连接块807等组成。马达801安装在支座802上,联轴器803将滚珠丝杆805和马达801连在一起,轴承座804安装在支撑支架上,丝杠螺母806通过连接块807与双工位小车108连接在一起。马达801转动可以驱动双工位小车108往复运动。
56.如图16所示,地脚螺栓组件主要由支撑底座901、螺钉902、空心六角头螺栓903、螺母904、底板905、膨胀螺栓906等组成。空心六角头螺栓903与支撑底座901相连,螺钉902穿过空心六角头螺栓903与底板905相连,使用膨胀螺栓906将底板905固定在地面上。调整空心六角头螺栓903实现支撑底座901升降,调整完毕后使用螺母904锁紧。
57.如图17所示,围栏110由立柱1001和钢格栅1002组成,围栏110通过立柱1001底部的螺栓与支撑底座相连,围栏110可以保护设备,也可以保护操作工人。
58.如图18所示,顶板换型机构111由基板1101、外靠模1102、导套1103、导柱1104、拉手1105、弹簧1106、连接座1107、连接板1108和油杯1109等组成。外靠模1102和导柱1104安装在基板上,导套1103和连接板1108相连,沿导柱1104方向拉动拉手1105可实现顶板换型。
59.图19所示为外靠模支座,外靠模支座安装在h型支架上,为外靠模提供安装基础。
60.图20所示为轨迹模,轨迹模安装在h型支架上,为车轮组件提供运动轨迹。
61.图21所示为底板外靠模组件,底板外靠模1202安装在基板1201上,外靠模基板安装在h型支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