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潜孔钻台。
背景技术:
2.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掘进机制造基地及应用市场。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工程等建设事业的高速度增长,我国掘进机械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
3.掘进机是用机械破碎岩石、出碴和支护实行连续作业的一种综合设备。但现有掘进机的掘进钻头仅能破碎一般硬度的岩体,对硬质岩体的掘进仍显困难,且低效,导致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孔钻台,解决了现有掘进机在遇到硬质岩体时,掘进困难且低效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潜孔钻台,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架;所述滑架左端顶面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与滑架滑动连接,所述滑架右端顶面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座顶面设有液压冲击器,所述液压冲击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潜孔钻杆,所述潜孔钻杆朝向支撑座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座中空设置,所述支撑座的内壁与潜孔钻杆的外壁抵接,所述潜孔钻杆贯穿支撑座后与潜孔钻头固定连接;所述滑座与滑架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座靠近或远离支撑座;所述滑架与底架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架沿底架长度方向滑动。
7.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左端与滑座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右端与滑架的右端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油缸对称地设置于滑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油缸的左端与底座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右端与滑架的右端连接。
9.可选地,所述支撑座朝向滑座一侧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中空设置,所述夹持部的内壁沿潜孔钻杆周向均布至少三个滚轮,三个所述滚轮均分别与潜孔钻杆外周抵接。
10.可选地,所述支撑座远离滑座一侧设有除渣部,所述除渣部包括锥台和锥套,所述锥台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所述锥台的另一端与锥套螺纹连接,以使所述锥台和所述锥套拼合为圆台。
11.可选地,所述夹持部朝向滑座一面贯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撑座朝向滑座一面贯穿设有多个导孔,所述锥台朝向滑座一面设有多个螺孔,所述通孔、所述导孔和所述螺孔一一对应。
12.可选地,所述锥台与锥套之间还设有石墨套,所述石墨套的内壁与潜孔钻杆的外壁抵接。
13.可选地,所述锥套朝向锥台一侧的外壁还设有安装孔。
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孔钻台,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架;所述滑架左端顶面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与滑架滑动连接,所述滑架右端顶面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座顶面设有液压冲击器,所述液压冲击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潜孔钻杆,所述潜孔钻杆朝向支撑座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座中空设置,所述支撑座的内壁与潜孔钻杆的外壁抵接,所述潜孔钻杆贯穿支撑座后与潜孔钻头固定连接;所述滑座与滑架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座靠近或远离支撑座;所述滑架与底架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架沿底架长度方向滑动。将本钻台安装在现有掘进机上,当掘进钻头受硬质岩体影响以致进给困难时,即退出钻孔并切换本潜孔钻台,通过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和/或第二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潜孔钻杆伸入钻孔并使潜孔钻头与硬质岩体抵接,再启动液压冲击器,使潜孔钻头冲击破碎硬质岩体,之后重新切换掘进钻头继续掘进作业,提高了掘进机的掘进能力和掘进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为潜孔钻台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潜孔钻台的作业状态示意图;
19.图3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支撑座的爆炸图;
21.图5为支撑座的剖视图;
22.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
24.1-底架、2-滑架、3-滑座、4-支撑座、5-液压冲击器、6-潜孔钻杆;
25.11-第二油缸、21-第一油缸、41-夹持部、42-除渣部、43-导孔;
26.411-滚轮、412-通孔、421-锥台、422-锥套;
27.4211-螺孔、4212-外螺纹、4221-内螺纹、4222-石墨套、422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实施例一:
3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孔钻台,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架2;所述滑架2左端顶面设有滑座3,所述滑座3与滑架2滑动连接,所述滑架2右端顶面设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与滑架2固定连接;所述滑座3顶面设有液压冲击器5,所述液压冲击器5的输出端连接有潜孔钻杆6,所述潜孔钻杆6朝向支撑座4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座4中空设置,所述支撑座4的内壁与潜孔钻杆6的外壁抵接,所述潜孔钻杆6贯穿支撑座4后与潜孔钻头固定连接;所述滑座3与滑架2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座3靠近或远离支撑座4;所述滑架2与底架1之间还连接设有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架2沿底架1长度方向滑动。
31.其中,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21,所述第一油缸21的左端与滑座3连接,所述第一油缸21的右端与滑架2的右端连接,通过第一油缸21驱动滑座3向右滑移,以带动潜孔钻杆6伸出所述滑架2并伸入钻孔。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油缸11,所述第二油缸11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油缸11对称地设置于滑架2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油缸11的左端与底座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缸11的右端与滑架2的右端连接,通过第二油缸11驱动滑架2整体右滑,以进一步增加潜孔钻杆6的伸出长度。
32.将本钻台安装在现有掘进机上,当掘进钻头受硬质岩体影响以致进给困难时,即退出钻孔并切换本潜孔钻台,通过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和/或第二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潜孔钻杆伸入钻孔并使潜孔钻头与硬质岩体抵接,再启动液压冲击器,使潜孔钻头冲击破碎硬质岩体,之后重新切换掘进钻头继续掘进作业,提高了掘进机的掘进能力和掘进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33.实施例二:
34.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3-6,所述支撑座4朝向滑座3一侧设有夹持部41,所述夹持部41中空设置,所述夹持部41的内壁沿潜孔钻杆6周向均布至少三个滚轮411,三个所述滚轮411均分别与潜孔钻杆6外周抵接。通过多个滚轮411共同夹持钻杆,一方面在钻杆远离液压冲击器5的中部或端部形成一个支撑点,以提供稳固支撑力,另一方面,通过滚轮411与钻杆外壁滚动接触以减小摩擦阻力。
35.显然,为保证滚轮411滚动的流畅性,滚轮411需通过轴承与夹持部41转动连接,而钻杆在伸入钻孔时、钻头冲击岩体时以及钻杆回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钻杆外壁粘附泥浆、碎石、砂砾等杂物,如使附着有杂物的钻杆外壁直接滑经夹持部41,杂物易加剧滚轮411的磨损以及杂物易侵入夹持部41内壁而损坏轴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4远离滑座3一侧设有除渣部42,所述除渣部42包括锥台421和锥套422,所述锥台421的一端与支撑座4连接,所述锥台421的另一端与锥套422螺纹连接,以使所述锥台421和所述锥套422拼合为圆台。优选地,所述锥套422朝向锥台421一侧的外壁还设有安装孔4223,为保证锥套422旋拧紧固及方便拆卸,设置安装孔4223以便于撬棍等工具伸入,增长力臂以便于锥套422的旋拧。通过在支撑座4远离夹持部41一侧设置锥套422,当钻杆回缩收纳时,通过锥套422前端刮除钻杆外壁附着的杂物,从而实现了对夹持部41的保护。具体地,所述夹持部41朝向滑座3一面贯穿设有多个通孔412,所述支撑座4朝向滑座3一面贯穿设有多个导孔43,所述锥台421朝向滑座3一面设有多个螺孔4211,所述通孔412、所述导孔43和所述螺孔4211一一对应,通过螺钉经所述通孔412及所述导孔43后与所述螺孔4211螺纹连接,以实现将夹持部41及除渣部42固定在支撑座4上。
3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5-6,所述锥台421与锥套422之间还设有石墨套4222,所述石墨套4222的内壁与潜孔钻杆6的外壁抵接。为避免锥套422干涉钻杆的伸缩,锥套422内壁与钻杆外壁需留置安全间隙,即仍可能存在细小砂砾通过该安全间隙侵入,通过在锥套422内设置石墨套4222以形成阻挡杂物的第二道防线,由于石墨摩擦系数小,石墨套4222即便与钻杆外壁贴合,也可保证钻杆的伸缩自由。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