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空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氨空混合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火力发电厂中安装使用的烟气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处理装置, 其采用的催化剂为氨气,氨气首先要与空气混合后才能进入烟气scr脱硝处理装置中,氨气和空气是否能够混合均匀成为影响scr脱硝效率的一个重要因数,氨气和空气混合不均匀会严重影响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和使得氨气排放超标,也会造成催化剂浪费和积灰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经济运行;而且随着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及超低排放的兴起,我国的环保标准也日渐严格,因此对氨气和空气能进行混合的氨空混合器要求很高。
3.目前氨空混合器的种类比较繁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混合器在混合均匀性上较差;有的混合器压降较大;有的则结构复杂、制造繁琐,成本过高;有的氨空混合器通过设置扰流板的方式来提升混合效果,但并未对供氨管道进行优化,供氨管道一般为细长的圆管,氨气的扩散效果较差,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4.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氨气的扩散效果好和混合均匀的氨空混合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混合效果好的氨空混合器。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一种氨空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密封盖板、供氨管道、中心轴和扰流板;所述的混合器壳体为长方体,混合器壳体上开有螺纹孔,一端设有空气进口,另一端设有混合气体出口;所述的供氨管道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的扰流板为梯形,通过错列排序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和混合器壳体内壁;密封盖板与混合器壳体外轮廓相匹配, 通过螺纹连接与混合器壳体连接。
7.所述的供氨管道采用三段相同的管道并列叠加的方式,每段管道分别由竖直段管道、90
°
弯管和水平段管道组成,第二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着第一段管道的水平段管道,第三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着第二段管道的水平段管道,三段管道在混合器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8.所述的密封盖板上开有与供氨管道管径相匹配的通孔,供氨管道通过该通孔并固定在混合器内部。
9.所述的扰流板数量为8个,4块扰流板固定在中心轴上,另外4块扰流板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壁。
10.所述的扰流板与水平线的夹角a=45
°

11.所述的中心轴、空气进口和混合气体出口三者同轴心,中心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底面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氨空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供氨管
道、中心轴和扰流板;混合器壳体为长方体,一端为空气进口,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密封盖板与混合器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供氨管道通过三段叠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方式固定到混合器壳体内部,加强了氨气扩散效果,同时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一次混合;8块梯形扰流板,通过错列排序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和混合器壳体内壁,中心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底面上,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二次混合,采用错列排序布置的方式也可以扰乱气体的流动方向,混合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氨气和空气进行两次混合,混合效果良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拆卸安装与维修。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氨空混合器(去掉密封盖板)的立体图;
14.图2是密封盖板(装有螺栓)的立体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氨空混合器的俯视图;
16.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氨空混合器的主视图;
18.图6是图5中b-b剖视图;
19.图7是中心轴安装扰流板和支架的立体图;
20.图8是供氨管道的立体图;
21.图9是供氨管道的主视图;
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氨空混合器的原理示意图;
23.图中:1.混合器壳体、11.空气进口、12.混合气体出口、13.螺纹孔、14.螺栓、2.供氨管道、21.竖直段管道、22.90
°
弯管、23.水平段管道、3.中心轴、4.扰流板、5.支架、6.空气流、7.氨气流、8.氨空混合气体、9.密封盖板、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一参见图1-10,一种氨空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供氨管道、中心轴和扰流板;所述的混合器壳体为长方体,一端设有空气进口,另一端设有混合气体出口;所述的供氨管道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的扰流板为梯形,通过错列排序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和混合器壳体内壁,采用错列排序布置的方式也可以扰乱气体的流动方向,混合更加均匀,密封盖板与混合器壳体外轮廓相匹配,混合器壳体上开有螺纹孔,密封盖板通过螺纹连接与混合器壳体连接,便于拆卸安装与维修。
25.所述的供氨管道采用三段管道并列叠加的方式,每段管道分别由竖直段管道、90
°
弯管和水平段管道组成,第二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着第一段管道的水平段管道,第三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着第二段管道的水平段管道,三段管道在混合器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加强了氨气的扩散效果,同时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一次混合。
26.所述的密封盖板上开有与供氨管道管径相匹配的通孔,供氨管道通过该通孔并固定在混合器内部。
27.所述的扰流板数量为8个,4块扰流板固定在中心轴上,另外4块扰流板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壁,扰流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a=45
°
,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二次混合。
28.所述的中心轴、空气进口和混合气体出口三者同轴心,中心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混
合器壳体内部底面上。
29.使用方法:将各个部件安装好后,密封盖板用螺栓改到混合器壳体上,将供氨管道第一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氨气罐,让氨气流入;将混合器壳体空气进口连接抽气泵,将空气供入;将混合器壳体混合气体出口连接需要输入氨空混合气流的设备,氨气和空气会在供氨管道区域进行第一次混合,之后进入扰流板的区域,因扰流板的结构和布置方式扰乱了气体的流动方向,加上空间变小使得气流拥挤,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后的气流从混合器壳体混合气体出口流出进入需要氨空混合气流的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氨空混合器,其特征是:包括混合器壳体、密封盖板、供氨管道、中心轴和扰流板;所述的混合器壳体为长方体,混合器壳体上开有螺纹孔,一端设有空气进口,另一端设有混合气体出口;所述的供氨管道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的扰流板为梯形,通过错列排序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和混合器壳体内壁;密封盖板与混合器壳体外轮廓相匹配, 通过螺纹连接与混合器壳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氨管道采用三段相同的管道并列叠加的方式,每段管道分别由竖直段管道、90
°
弯管和水平段管道组成,第二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着第一段管道的水平段管道,第三段管道的竖直段管道连接着第二段管道的水平段管道,三段管道在混合器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盖板上开有与供氨管道管径相匹配的通孔,供氨管道通过该通孔并固定在混合器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扰流板数量为8个,4块扰流板固定在中心轴上,另外4块扰流板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扰流板与水平线的夹角a=4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轴、空气进口和混合气体出口三者同轴心,中心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底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空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密封盖板、供氨管道、中心轴和扰流板;混合器壳体为长方体,一端为空气进口,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密封盖板与混合器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供氨管道通过三段叠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方式固定到混合器壳体内部,加强了氨气扩散效果,同时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一次混合;8块梯形扰流板,通过错列排序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和混合器壳体内壁,中心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底面上,对空气和氨气进行第二次混合,采用错列排序布置的方式也可以扰乱气体的流动方向,混合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氨气和空气进行两次混合,混合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拆卸安装与维修。便于拆卸安装与维修。便于拆卸安装与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丽 绳冉冉 罗雪娇 安敬学 白献锁 李智强 袁红玉 谢照增 王磊 杨泽生 王卫东 吴旭良 王鑫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