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再利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地上需要用大量的水淋砖、混凝土等,而这些并不需要特别干净的水,一些雨水也可以用来使用,但是现有的建筑工地上并没有收集雨水的装置,大量的雨水直接排掉,造成资源浪费。
3.为此,公开号为cn208563437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连通有导水箱,所述收集槽底部的四角均活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远离收集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容纳块,所述容纳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支撑柱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的内部并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4.对于上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雨水收集装置,其对雨水收集并过滤,避免雨水资源浪费,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仅通过过滤网并不能很好的过滤水中的杂质,而且在雨水收集过程中需要手动加入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使用较为不便。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再利用处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再利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外形呈矩形设置,放在地面上较为稳定,处理箱采用塑料类的材料制成,不仅重量轻,还不会生锈,在户外使用的寿命长,所述处理箱内部左侧设有隔板,隔板将处理箱内的空间分成左右两部分,左侧空间用于处理雨水,右侧空间用于储存处理后的雨水,所述隔板上端与处理箱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可防止一些杂质进入隔板右侧;
8.所述处理箱上表面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下表面四个拐角处通过四组支撑杆与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通过水管与处理箱连通,水管下端插进处理箱内部,所述集水槽内部且位于水管上方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表面设有若干组水孔,所述支撑筒内部设有抵在水管上端的密封球,所述密封球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浮球,且浮球抵在支撑筒上端,所述连接杆表面设有挡环,所述支撑筒内壁设有挡杆,且挡杆位于挡环上方;
9.所述处理箱左侧面上部设有明矾盒,所述明矾盒下通过料管与处理箱连通,所述处理箱内壁通过销轴座活动连接有抵在料管出料口上的封板,所述封板左侧面上部设有拉簧,且拉簧左端与处理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内壁且位于料管下方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右端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水管呈l形设置,且水管下端位于叶轮右侧;
10.封板的尺寸大于料管的尺寸,封板下端超出料管并延伸一部分,叶轮位于封板下方,当叶轮转动时可以拨动封板,使其不再堵住料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箱左侧面下部和右侧面下部分别设有排污管和清水管,所述排污管和清水管表面均安装有阀门。
12.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左侧面下部与处理箱内壁之间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位于水管下方,所述过滤板表面的过滤孔呈锥形设置,锥形的过滤孔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可以防止沉淀物上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槽收集雨水,当雨水在集水槽的浮力推动浮球上移时,密封球不再堵住水管,雨水顺着水管流动并冲击叶轮使其转动,叶轮转动的过程中拨动封板,此时明矾顺着料管掉进处理箱中,实现自动添加明矾的目的,明矾对水中漂浮的杂质进行吸附并沉淀到处理箱底部,当处理箱中的水位超出隔板的高度时,处理后的雨水流到隔板右侧,进而对雨水进行储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利用天然的雨水施工,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处理箱;2、隔板;3、过滤网;4、支撑杆;5、集水槽;6、水管;7、支撑筒;8、水孔;9、密封球;10、连接杆;11、浮球;12、挡杆;13、挡环;14、明矾盒;15、料管;16、销轴座;17、封板;18、拉簧;19、横杆;20、叶轮;21、过滤板;22、排污管;23、清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用于净化雨水并储存雨水,所述处理箱1内部左侧设有隔板2,隔板2将处理箱分割成两部分,左侧空间用于处理雨水,右侧空间储存雨水,所述隔板2上端与处理箱1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3,过滤网3可以防止部分漂浮的杂质随着雨水流到隔板2右侧;
21.所述处理箱1上表面安装有集水槽5,集水槽5为敞口设计,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集水槽5通过水管6与处理箱1连通,所述集水槽5内部且位于水管6上方设有支撑筒7,所述支撑筒7表面设有若干组水孔8,雨水顺着水孔8可以顺利流到支撑筒7内,所述支撑筒7内部设有抵在水管6上端的密封球9,支撑筒7限制密封球9的活动范围,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堵住水管6,所述密封球9通过连接杆10固定连接有浮球11,且浮球11抵在支撑筒7上端;
22.所述处理箱1左侧面上部设有明矾盒14,明矾盒14用于储存明矾,在处理雨水时使
用,所述明矾盒14下通过料管15与处理箱1连通,所述处理箱1内壁通过销轴座16活动连接有抵在料管15出料口上的封板17,封板17以销轴座16为中心可以做扇形运动,所述封板17左侧面上部设有拉簧18,且拉簧18左端与处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无外力干扰时,拉簧18的拉力保持封板17处于堵住料管15的状态,所述处理箱1内壁且位于料管15下方设有横杆19,所述横杆19右端转动连接有叶轮20,横杆19对叶轮20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23.具体实施时,所述集水槽5下表面四个拐角处通过四组支撑杆4与处理箱1固定连接,支撑杆4对集水槽5起到支撑的作用。
24.具体实施时,所述连接杆10表面设有挡环13,所述支撑筒7内壁设有挡杆12,且挡杆12位于挡环13上方,当连接杆10向上移动时,挡环13受到挡杆12的阻挡不会从支撑筒7内脱落。
25.具体实施时,所述水管6呈l形设置,且水管6下端位于叶轮20右侧,雨水顺着水管6流出时,可以带动叶轮20转动。
26.具体实施时,所述处理箱1左侧面下部和右侧面下部分别设有排污管22和清水管23,所述排污管22和清水管23表面均安装有阀门,排污管22用于排出沉淀物,清水管23排出处理后的雨水。
27.具体实施时,所述隔板2左侧面下部与处理箱1内壁之间设有过滤板21,所述过滤板21表面的过滤孔呈锥形设置,过滤板21可以阻挡沉淀物向上漂浮。
28.具体的,使用时,向明矾盒14内加入适量的颗粒状的明矾,在雨天时,集水槽5收集雨水,当集水槽5中的水位超出浮球11所处高度时,浮球11上浮并通过连接杆10拉动密封球9上移,此时会有一定量的雨水流进水管6中,当雨水从水管6下端流出时,会冲到叶轮20表面,带动叶轮20顺时针转动,叶轮20转动并拨动封板17转动,封板17不再堵住料管15,明矾顺着料管15进入处理箱1中,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得雨水中的杂质沉到处理箱1底部,当隔板2左侧的水位超过隔板2的高度时,雨水流经过滤网3进入隔板2的空间中储存起来,打开清水管23上的阀门即可使用净化后的雨水。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