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需要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而不锈钢复合板是以碳钢基层与不锈钢覆层结合而成的复合板钢板。它的主要特点是碳钢和不锈钢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可以进行热压、冷弯、切割、焊接等各种加工,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并且不锈钢复合板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品,减少贵重金属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结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需要进行上料。
3.但是现有的上料机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4.(1)只能够对长棒进行上料,现有的上料机在使用中只能够对长棒进行上料,不能对长圆棒料和圆饼状材料一同进行上料,从而在使用中存在不足。
5.(2)不方便进行送料,现有的上料机需要人工将料放置在上料机上,从而在使用中较为耗费精力,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上料机在使用中只能够对长棒进行上料,不能对长圆棒料和圆饼状材料一同进行上料,从而在使用中存在不足,现有的上料机需要人工将料放置在上料机上,从而在使用中较为耗费精力,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包括支撑脚、第一驱动电机、弹簧、第一转动轴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脚上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支撑脚上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支撑脚上端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支撑脚上端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下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撑脚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杆,且第一移动杆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杆,所述支撑脚上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搜索第一移动杆上侧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移动杆上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旋转杆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挡板外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
9.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通槽结构,且通槽结构的宽度与第一移动杆的宽度相同,并且弹簧安装在第一移动杆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通槽结构,且通槽结构的宽度与第一移动杆的宽度相同,并且弹簧安装在第一移动杆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杆与传送带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移动杆与第二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杆在第一移动杆的内部构成移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锯齿与第一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移动杆在支撑脚上侧构成移动结构。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第二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限位板与第二移动杆的高度大于第一移动杆的高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
15.(1)设置有弹簧、第二移动杆,通过弹簧可使第二移动杆通过装置的底部,防止其被卡住,并且可通过第二移动杆使其更方便进行上料,防止其长度过短,导致物料掉落,从而使其能够对长圆棒料和圆饼状料进行上料。
16.(2)设置有旋转杆,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使物料进行下滑,防止其物料被卡住,从而影响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不会对人们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支撑脚;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旋转杆;5、放置板;6、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移动杆;8、弹簧;9、第二移动杆;10、第一转动轴;11、传送带;12、锯齿;13、限位板;14、第二转动轴;15、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包括支撑脚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旋转杆4、放置板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移动杆7、弹簧8、第二移动杆9、第一转动轴10、传送带11、锯齿12、限位板13、第二转动轴14和第二驱动电机15,支撑脚1上端设置有第一挡板2,支撑脚1上端设置有第二挡板3,支撑脚1上端设置有旋转杆4,支撑脚1上端设置有放置板5,且放置板5下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6,支撑脚1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杆7,且第一移动杆7内部设置有弹簧8,弹簧8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杆9,支撑脚1上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0,且第一转动轴10外侧设置有传送带11,搜索第一移动杆7上侧设置有锯齿12,第二移动杆9上侧设置有限位板13,旋转杆4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4,第一挡板2外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5。
24.旋转杆4通过第二转动轴14与第二挡板3相连接,且旋转杆4在第二挡板3的上侧构成旋转结构,旋转杆4通过第二转动轴14与第二挡板3相连接,从而方便使旋转杆4通过第二转动轴14进行转动,从而方便将放置板5上的物料输送到第一移动杆7上,使其更加方便进行上料。
25.放置板5上开设有通槽结构,且通槽结构的宽度与第一移动杆7的宽度相同,并且
弹簧8安装在第一移动杆7的内部,放置板5上开设有通槽结构,且通槽结构的宽度与第一移动杆7的宽度相同,从而方便使第一移动杆7通过放置板5,然后将放置板5上的物料进行上,使其方便进行移动。
26.第一移动杆7与传送带1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移动杆7与第二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杆9在第一移动杆7的内部构成移动结构,第一移动杆7与传送带11的连接方式使第一移动杆7与传送带11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其发生脱落,并且第一移动杆7与第二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从而方便使第二移动杆9在第一移动杆7内部进行移动。
27.锯齿12与第一移动杆7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移动杆7在支撑脚1上侧构成移动结构,锯齿12与第一移动杆7的连接方式使锯齿12与第一移动杆7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其发生脱落,并且第一移动杆7在支撑脚1上侧构成移动结构,从而方便使第一移动杆7进行送料。
28.限位板13与第二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限位板13与第二移动杆9的高度大于第一移动杆7的高度,限位板13与第二移动杆9的连接方式使限位板13与第二移动杆9的连接更加稳固。
2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长圆棒料和圆饼兼容上料机时,首先,要先检查该装置的完整性,然后将该装置运输到相应的工作位置,接着将物料放置在放置板5上,由于放置板5是倾斜的,所以物料开始向下进行滑动,并且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进行发动,从而带动旋转杆4进行转动,从而使物料进行辅助下滑,之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5进行转动,从而使其第一转动轴10进行转动,从而使传送带11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移动杆7进行移动,从而使放置板5上的物料进行上料,从而使其使用更加方便,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弹簧8等,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