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9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熟食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熟食在加工时需要与调料混合搅拌保证其风味,目前熟食加工领域在进行拌料时普遍采用电机带动搅拌杆进行搅拌的方法进行熟食处理,这种方法无法对不同风味的熟食分别进行定量拌料,熟食在与调料进行混合搅拌后如果不尽快进行真空包装等防腐包装处理将会很快变质,因此很多时候需要根据生产需要对熟食进行定量的板料处理,目前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称量,过程复杂,熟食需要多次转移,劳动强度高,难以操作,另外目前的搅拌装置出料需要将装置倒置,出料困难,只进行简单搅拌,调料无法入味,熟食质量风味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件可以自动设定进入筒体内各个隔间内熟食的重量,只需调整好砝码在秤杆上的位置即可精准控制搅拌物料的量,过程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通过偏心辊可对物料进行按压,使调料更加入味,加工质量好,通过隔板隔开筒体内的空间,可同时定量搅拌加工多种风味的物料,普适性强,通过操作杆可倒转进料斗的位置,出料方便。
4.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筒体,底板上安装有电机箱,底板的上表面后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安装件。
6.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有电机座,底板的上表面位于电机座的右侧左右对称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环。
7.筒体是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筒体,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中心孔,筒体的上端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下端与筒体的内部连通,筒体的侧面中部固定有操作杆,操作杆的外端固定有手柄。
8.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环内。
9.电机座的上端固定有电机箱,电机箱内部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隔板,四个隔板两两之间外侧分别以转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八根的搅拌杆,转轴位于四个隔板两两之间间隔的中部分别固定有偏心辊,偏心辊的中轴线不与转轴的中轴线重合。
10.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中心孔内。
11.底板的上表面后方左右对称分别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内侧面上端固定有安装杆,两个支撑杆的后侧面上端固定有承重杆。
12.安装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件上的安装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杆上, 安装件的前端固定有称重铲,安装件的后端固定有秤杆,秤杆上开设有刻度,秤杆上滑
动连接有砝码。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通过安装件可以自动设定进入筒体内各个隔间内熟食的重量,只需调整好砝码在秤杆上的位置即可精准控制搅拌物料的量,过程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通过偏心辊可对物料进行按压,使调料更加入味,加工质量好,通过隔板隔开筒体内的空间,可同时定量搅拌加工多种风味的物料,普适性强,通过操作杆可倒转进料斗的位置,出料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正面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和支撑杆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1、底板;101、电机座;102、支撑板;103、固定环;2、筒体;201、中心孔;202、操作杆;203、手柄;204、进料斗;3、电机箱;301、转轴;302、隔板;303、偏心辊;304、搅拌杆;4、支撑杆;401、承重杆;402、安装杆;5、安装件;501、安装孔;502、称重铲;503、秤杆;504、砝码;505、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21.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22.结合附图1~5,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转动连接有筒体2,底板1上安装有电机箱3,底板1的上表面后方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上安装有安装件5。
23.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固定有电机座101,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电机座101的右侧左右对称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02,支撑板102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环103。
24.筒体2是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筒体,筒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中心孔201,筒体2的上端固定有进料斗204,进料斗204的下端与筒体2的内部连通,筒体2的侧面中部固定有操作杆202,操作杆202的外端固定有手柄203。
25.筒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环103内,使筒体2可以在固定环103上转动,搅拌完成后通过操作杆202转动筒体2,使进料斗204转动到筒体2下方即可出料,出料快速方便且彻底。
26.电机座101的上端固定有电机箱3,电机箱3内部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301,转轴301上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隔板302,四个隔板302两两之间外侧分别以转轴301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八根的搅拌杆304,转轴301位于四个隔板302两两之间间隔的中部分别固定有偏心辊303,偏心辊303的中轴线不与转轴301的中轴线重合,偏心辊303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保证挤压力的同时不将熟食压碎,压坏。
27.转轴30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中心孔201内,轴承的外圈固定在中心孔
201内,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转轴301上。
28.底板1的上表面后方左右对称分别固定有支撑杆4,两个支撑杆4的内侧面上端固定有安装杆402,两个支撑杆4的后侧面上端固定有承重杆401。
29.安装件5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501,安装件5上的安装孔50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杆402上,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孔501内,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安装杆402上,安装件5在安装杆402上连接的位置分别对应筒体2被四个隔板302隔开的三个空间的中部,安装件5的前端固定有称重铲502,称重铲502为铲子形,便于盛放熟食和倾倒,安装件5的后端固定有秤杆503,秤杆503上开设有刻度505,便于精确测量,秤杆503上滑动连接有砝码504。
30.所述的一种熟食加工用均匀定量拌料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先根据加工需要根据秤杆503上的刻度505调整砝码504在秤杆503上的位置,随后由于秤杆503和砝码504的重力以安装孔501为中心的转矩大于称重铲502以安装孔501为中心的转矩,所以秤杆503具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但是被承重杆401阻断,保持水平静止,工作人员在称重铲502中加入待搅拌的熟食和对应的调料,当熟食的重量加上称重铲502的重量产生的转矩渐渐的大于安装孔501后端秤杆503和砝码504产生的转矩后,秤杆503开始具有向上转动的趋势,秤杆503上端没有阻挡物,因此可以向上转动,在秤杆503向上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砝码504可以在秤杆503上向下滑动,减小转矩,避免称重铲502中的熟食未完全倾倒就反向转动,倾倒完成后可以手动调整砝码504在秤杆503上的位置,使其恢复水平位置,而称重铲502向下转动,将物料倾倒进进料斗204中,随后物料进入筒体2并被筒体2内的隔板302隔开,电机箱3内的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转轴301以从左向右看的逆时针的方向旋转,转轴301带动偏心辊303、隔板302和搅拌杆304一起旋转,偏心辊303与转轴301偏心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挤压筒体2内的熟食,使调料更加入味,搅拌杆304则充分搅拌熟食,使调料分布均匀,在隔板302、偏心辊303和搅拌杆304旋转的过程中,与筒体2产生摩擦力会在筒体2上产生逆时针的转矩,但是操作杆202受阻与支撑板102无法转动,一段时间后待熟食充分搅拌均匀后工作人员手握手柄203顺时针转动筒体2使进料斗204旋转到下端,熟食在重力作用下即可通过进料斗204自动出料,出料完成后通过操作杆202逆时针转动筒体2,使进料斗204恢复到正上方的初始位置,即可按上述方式重新加入熟食继续进行加工。
31.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