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95


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pvc手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pvc手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原料的手套产品,具有防静电性能, class1000级净化室处理,高纯净水与超声波清洗。pvc手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前将原料与增塑剂进行混合搅拌处理,获得胶浊液后排入到成型池内进行上料即可,混合搅拌是在搅拌罐内完成,搅拌罐由罐体、盖板、原料管口、辅助料管口和搅拌轴构成,在使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称量好的原料和增塑剂分别通过原料管口和辅助料管口倒入到罐体内直接进行搅拌,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将原料和增塑剂直接倒入到罐体内会导致添加的原料和增塑剂凝聚在一起,形成块状物,不便于搅拌轴的快速搅拌,造成搅拌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合装置混合搅拌效果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端面的盖板,盖板上分别设有原料管口和辅助料管口,所述盖板上通过轴承孔贯穿有搅拌轴,所述盖板底端面位于原料管口和辅助料管口下方均设置有导料漏斗,所述搅拌轴上部套设有防溅罩,防溅罩上端面环形设置有圈块,圈块上设有集料环槽,所述防溅罩上设有出料环口,出料环口内设置有匀料网环块,且集料环槽连通于所述出料环口,所述防溅罩内设置有散料环网板,所述搅拌轴下部环向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框。
5.优选的,所述圈块上集料环槽位于所述导料漏斗正下方,且集料环槽截面为漏斗状。
6.通过集料环槽能够对导料漏斗落下的混料进行临时收集。
7.优选的,所述防溅罩为倒置漏斗型结构,所述匀料网环块网眼直径大于pvc手套原料和增塑剂颗粒直径,且散料环网板网眼直径大于 pvc手套原料和增塑剂颗粒直径。
8.通过防溅罩避免搅拌液向上方溅出,且匀料网环块与散料环网板的配合设置,使混料能够均匀的下落。
9.优选的,所述搅拌框内并列设置有若干个棱形扰流块。
10.通过棱形扰流块能够提高搅拌框在搅拌时的扰流效果,进而提高了搅拌轴的搅拌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搅拌框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连接块,所述罐体内壁两侧接触连接有刮板,刮板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块,所述插槽内壁上设有穿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螺纹槽,所述穿孔和螺纹槽内插设有固定螺栓。
12.通过固定块、插槽、连接块、螺纹槽和固定螺栓的设置,便于对刮板进行安拆,且刮板与罐体内壁的接触连接,能够将粘附在罐体内壁上的胶浊液块进行清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料漏斗将倒入的混料导入到集料环槽内,匀料网环块和散料环网板在旋转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对混料进行二次散料,再配合搅拌框内的棱形扰流块,对混料起到较好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罐体;2、盖板;3、原料管口;4、辅助料管口;5、搅拌轴;6、导料漏斗;7、防溅罩;8、圈块;9、集料环槽;10、出料环口;11、匀料网环块;12、散料环网板;13、搅拌框;14、棱形扰流块;15、固定块;16、插槽;17、连接块;18、刮板;19、穿孔; 20、螺纹槽;21、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端面的盖板2,盖板2上分别设有原料管口3和辅助料管口4,所述盖板2上通过轴承孔贯穿有搅拌轴5,搅拌轴5外端与传动电机输出轴端连接,且传动电机外壳螺接在盖板2上,所述盖板2底端面位于原料管口3和辅助料管口4下方均设置有导料漏斗6,所述搅拌轴5上部套设有防溅罩 7,防溅罩7上端面环形焊接又或者螺接有圈块8,圈块8上设有集料环槽9,所述防溅罩7上设有出料环口10,出料环口10内设焊接有匀料网环块11,匀料网环块11使防溅罩7上出料环口10两端进行焊接固定,且集料环槽9连通于所述出料环口10,所述防溅罩7 内焊接有散料环网板12,所述搅拌轴5下部环向套入有6个搅拌框 13,搅拌框13为方形结构,这一设置使搅拌框13具有较大的搅拌面积;
21.所述圈块8上集料环槽9位于所述导料漏斗6正下方,且集料环槽9截面为漏斗状,导料漏斗6能够将原料管口3与辅助料管口4内倒入的混料引导滑落在集料环槽9内。
22.所述防溅罩7为倒置漏斗型结构,防溅罩7避免了罐体1内混料向上方溅落,所述匀料网环块11网眼直径大于pvc手套原料和增塑剂颗粒直径,且散料环网板12网眼直径大于pvc手套原料和增塑剂颗粒直径,便于混料的自由下落。
23.所述搅拌框13内并列设置有4个棱形扰流块14,棱形扰流块14 能够破开转动的胶浊液,并在棱形扰流块14之间形成水流型漩涡,便于原料和增塑剂的快速搅拌,且能够将凝聚成块的混料进行打散处理。
24.所述搅拌框13外侧壁上焊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上设有插槽16,所述插槽16内插入有连接块17,所述罐体1内壁两侧接触连接有刮板18,刮板18为硅胶材质,能够对罐体1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有效刮除,刮板18内侧壁上经安装块螺接有三个所述连接块17,连接块17插入在插槽16内,所述插槽16内壁上设有穿孔19,所述连接块17上设有螺纹槽20,所述穿孔19和螺纹槽20内插入有固定螺栓21,通过固定螺栓21便于对刮板18进行安拆。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对pvc手套的原料和增塑剂进行混料处理时,操作人
员首先将刮板18上的连接块17插入到搅拌框13 上的插槽16内,并通过固定螺栓21旋入到螺纹槽20内对刮板18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操作人员将盖板2螺接固定在罐体1开口端,使导料漏斗6位于圈块8正上方,将提前称量好的pvc原料和增塑剂分别通过原料管口3和辅助料管口4倒入,混料经导料漏斗6引导下掉落在圈块8上的集料环槽9内,集料环槽9内的混料穿过匀料网环块 11后初步均匀掉落在散料环网板12上,随着传动电机带动搅拌轴5 的高速转动,使散料环网板12进行转动,散料环网板12上的混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穿过网孔散出,使混料均匀的落入在罐体1内的搅拌液内,搅拌框13上的棱形扰流块14能够破开搅拌液,并在棱形扰流块 14之间形成水漩涡,提高了混料与搅拌液的混合效果,而位于搅拌框13外侧的刮板18与罐体1内壁间的接触,对罐体1内壁上的粘附物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具有较好的搅拌效果。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端面的盖板(2),盖板(2)上分别设有原料管口(3)和辅助料管口(4),所述盖板(2)上通过轴承孔贯穿有搅拌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底端面位于原料管口(3)和辅助料管口(4)下方均设置有导料漏斗(6),所述搅拌轴(5)上部套设有防溅罩(7),防溅罩(7)上端面环形设置有圈块(8),圈块(8)上设有集料环槽(9),所述防溅罩(7)上设有出料环口(10),出料环口(10)内设置有匀料网环块(11),且集料环槽(9)连通于所述出料环口(10),所述防溅罩(7)内设置有散料环网板(12),所述搅拌轴(5)下部环向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块(8)上集料环槽(9)位于所述导料漏斗(6)正下方,且集料环槽(9)截面为漏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罩(7)为倒置漏斗型结构,所述匀料网环块(11)网眼直径大于pvc手套原料和增塑剂颗粒直径,且散料环网板(12)网眼直径大于pvc手套原料和增塑剂颗粒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13)内并列设置有若干个棱形扰流块(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13)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上设有插槽(16),所述插槽(16)内插设有连接块(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壁两侧接触连接有刮板(18),刮板(18)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块(17),所述插槽(16)内壁上设有穿孔(19),所述连接块(17)上设有螺纹槽(20),所述穿孔(19)和螺纹槽(20)内插设有固定螺栓(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手套增塑糊混合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上端面的盖板,盖板上分别设有原料管口和辅助料管口,盖板上通过轴承孔贯穿有搅拌轴,盖板底端面位于原料管口和辅助料管口下方均设置有导料漏斗,搅拌轴上部套设有防溅罩,防溅罩上端面环形设置有圈块,圈块上设有集料环槽,防溅罩上设有出料环口,出料环口内设置有匀料网环块,且集料环槽连通于出料环口,防溅罩内设置有散料环网板,搅拌轴下部环向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框。通过导料漏斗将倒入的混料导入到集料环槽内,匀料网环块和散料环网板在旋转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对混料进行二次散料,再配合搅拌框内的棱形扰流块,对混料起到较好的搅拌效果。对混料起到较好的搅拌效果。对混料起到较好的搅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顶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