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逆压力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8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排水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逆压力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卫生间、阳台、屋面等有水房间做完防水之后需要蓄水,蓄水之后的排水方式为水泵或者采用簸箕、桶排水,此种防水存在以下问题:
3.1、水泵需要电源,此施工阶段配电箱无法达到每层配置,所以使用水泵电源问题无法解决。
4.2、水泵原厂的电缆线比较短,需要额外接线,存在触电隐患。
5.3、采用簸箕、桶等工具排水容易造成防水破坏。
6.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电源亦可以实现人力快速排水、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结构及制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止逆压力排水装置。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止逆压力排水装置,其中,包括蓄水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蓄水单元相连通的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
9.所述蓄水单元包括顶部敞开的蓄水仓,与所述蓄水仓内侧壁相匹配的活塞板,以及底面与所述活塞板顶面相连接的活塞杆;
10.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蓄水单元相连通处设有第一止逆阀,且位于所述蓄水仓与所述活塞板底面之间;
11.所述出水单元与所述蓄水单元相连通处设有第二止逆阀,且位于所述蓄水仓与所述活塞板底面之间。
12.使用时,将装置置于平整的作业面上,将进水单元的进水端浸入水内,出水单元的出水端与排水机构,如排水管相接通,当向上拉动活塞杆时,带动活塞板向上运动,蓄水仓内出现负压,在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的作用下,水由进水单元进入蓄水仓内,优选的,活塞杆远离活塞板的端部设有手柄,方便作业,相反,下压活塞杆,同样在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的作用下,水由出水单元排出蓄水仓,无需电源,可以实现人力快速排水,且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
1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进水单元包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止逆阀与所述蓄水仓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另一端的过滤器,防止杂物堵塞进水管和/或出水管,保证保证排水作业的顺畅性,进而提高作业效率。
1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过滤器包括相对应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板体,以及沿所述板体边缘布置、设置在两个所述板体之间的若干个连接柱;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进水管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两个所述板体呈上下位布置,方便吸取浅水。
1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下方的所述板体的底面与所述蓄水仓的底面平齐,或位于下方的所述板体的底面略高于所述蓄水仓的底面,进一步方便对浅水进行吸取,提高作业效率。
1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过滤器相连接的端部呈鸭嘴状。
1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出水单元包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止逆阀与所述蓄水他相连通的出水管,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呈锥形,方便插入不同尺寸的排水管内,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出水单元位于所述蓄水他相对两侧,布局合理。
2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止逆压力排水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蓄水仓底部的趾板,在抽拉活塞杆时,脚踩趾板或用重物压在趾板上,确保蓄水仓的稳定性。
2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趾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相对应位于所述蓄水仓两侧,进一步提高蓄水仓的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趾板固定在所述蓄水仓底面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蓄水他相对应一侧外,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可以实现人力快速排水,且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设置过滤器,防止排水过程中杂物堵塞水管;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造价低,适用性强,排水过程稳定高效,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蓄水仓轴线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附图标记为:1、蓄水单元;11、蓄水仓;12、活塞杆;13、活塞板;2、进水单元;21、进水管;22、过滤器;221、板体;222、连接柱;223、进水通道;23、第一止逆阀;3、出水单元;31、出水管;32、第二止逆阀;4、趾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9.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止逆压力排水装置,其中,包括蓄水单元1,以及分别与蓄水单元1相连通的进水单元2和出水单元3;
30.蓄水单元1包括顶部敞开的蓄水仓11,与蓄水仓内侧壁相匹配的活塞板13,以及底面与活塞板13顶面相连接的活塞杆12;
31.进水单元2与蓄水单元1相连通处设有第一止逆阀23,且位于蓄水仓11与活塞板13底面之间;
32.出水单元3与蓄水单元1相连通处设有第二止逆阀32,且位于蓄水仓11与活塞板13底面之间。
33.使用时,将装置置于平整的作业面上,将进水单元2的进水端浸入水内,出水单元3的出水端与排水机构,如排水管相接通,当向上拉动活塞杆12时,带动活塞板13向上运动,蓄水仓内出现负压,在第一止逆阀23、第二止逆阀32的作用下,水由进水单元2进入蓄水仓11内,优选的,活塞杆12远离活塞板13的端部设有手柄,方便作业,相反,下压活塞杆12,同样在第一止逆阀23、第二止逆阀32的作用下,水由出水单元3排出蓄水仓,无需电源,可以实现人力快速排水,且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
3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进水单元2包括一端通过第一止逆阀23与蓄水仓11相连通的进水管21,以及设置在进水管21另一端的过滤器22,防止杂物堵塞水管。
3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过滤器22包括相对应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板体221,以及沿板体221边缘布置、设置在两个板体221之间的若干个连接柱222;相邻两个连接柱222之间形成进水通道223,进水管21与至少其中一个进水通道223相连通,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3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两个板体221呈上下位布置,方便吸取浅水。
3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下方的板体221的底面与蓄水仓11的底面平齐,或位于下方的板体221的底面略高于蓄水仓11的底面,进一步方便对浅水进行吸取,提高作业效率。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进水管21与过滤器22相连接的端部呈鸭嘴状。
3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出水单元31包括一端通过第二止逆阀32与蓄水他11相连通的出水管31,优选的,出水管31的另一端呈锥形,方便插入不同尺寸的排水管内,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4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进水单元2与出水单元3位于蓄水他11相对两侧,布局合理。
4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止逆压力排水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在蓄水仓11底部的趾板4,在抽拉活塞杆12时,脚踩趾板4或用重物压在趾板4上,确保蓄水仓11的稳定性。
4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趾板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相对应位于蓄水仓11两侧,进一步提高蓄水仓11的稳定性。
4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趾板4固定在蓄水仓11底面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蓄水他11相对应一侧外,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44.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