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

专利查询2022-5-18  175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水印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3d打印快速发展的今天,三维模型可在互联网上轻易的被传输,然而由于信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这些信息很容易被伪造和盗版,通过3d打印出的模型进行版权的保护就尤为重要。现有对三维模型上的水印进行识别的装置,通过扫描模型以及模型上的水印,并将水印传输给电脑对水印进行解析进而识别,能够辨别模型水印的真伪,从而确认模型是否为正版,但是现有的模型传送装置仅仅只是将模型放置其上进行扫描,对于水印设置在底面的,并不能够通过直接放置即可以进行识别,而是需要通过人工确认水印的具体位置后再摆放成正确的位置才可以进行识别,而这对于一些不易察觉的水印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高于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都位于三维模型辨识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靠近第二传送带处的传送轮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设置在传送轮的轴心位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通过第一扭簧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向下翻转90
°
后与第二传送带相接触。
5.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上方、与第一传送带相离,所述翻转板的两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固定轴通过第一扭簧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侧面设置有侧板,所述连接杆设置在侧板的外侧,每个所述连接杆上、位于传送物品的下方垂直设置有翻转杆,靠近所述翻转杆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档片,所述挡片通过第二扭簧与凹槽底面连接,所述挡片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当。
7.优选的,所述挡片的长度比凹槽的长度长,且短于1/2翻转板的长度。
8.优选的,所述翻转板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翻转板的两端与连接杆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进行水印识别时,只需要将模型直接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之间的翻转装置,即可快速的对模型整体进行扫描识别,不需要人为确认水印的位置后再通过摆放才能进行识别,加快的水印的识别速度。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图2的俯视图。
13.图中:1-第一传送带;2-翻转板;3-翻转杆;4-固定轴;5-第二传送带;6-传送物品;7-凹槽;8-挡片;9-第二扭簧;10-传送轮;1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对三维模型的水印进行扫描识别。
15.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5,所述第一传送带1高于第二传送带5,传送物品6在传送时,由第一传送带1传送至第二传送带5,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5都位于三维模型辨识装置的下方,传送物品6通过在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5不断运动中,三维模型辨识装置从各个方向、各个面对传送物品6进行整体扫描和局部扫描,三维模型辨识装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靠近第二传送带5处的传送轮10与固定轴4转动连接,传送轮10可通过链轮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电机连接,从而保证传送轮10的转动,所述固定轴4设置在传送轮10的轴心位置,固定轴4可以固定在第一传送带1侧面的侧板上,也可以通过设置固定支持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轴4的两端通过第一扭簧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向下翻转90
°
后与第二传送带5相接触;第一扭簧在自然状态时,翻转机构位于第一传送带1的上方,当翻转机构翻转90
°
后,传送物品6从翻转机构上脱离被第二传送带5带走后,第一扭簧将翻转机构待会至原位。可以理解的是,翻转机构翻转90
°
后,翻转机构上的传送物品6一部分位于翻转机构上,一部分位于第二传送带5上,通过第二传送带5与传送物品6的接触,将传送物品6带离翻转机构。
16.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2,所述翻转板2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的上方、与第一传送带1相离,所述翻转板2的两端与连接杆11连接,翻转板2与连接杆11之间可固定连接也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与固定轴4通过第一扭簧连接。也可以将翻转板2设置成高度可调节,所述翻转板2的两端与连接杆11通过滑槽滑动连接,翻转板2在滑槽中滑动时,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翻转板2进行高度调节后,可以通过摩擦力进行限位,不会向下滑动。
17.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侧面设置有侧板,所述连接杆11设置在侧板的外侧,固定轴4可直接固定在侧板上,每个所述连接杆11上、位于传送物品6的下方垂直设置有翻转杆3,两个翻转杆3相对设置,靠近所述翻转杆3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设置有档片8,所述挡片8通过第二扭簧9与凹槽7底面连接,所述挡片8的宽度与凹槽7的宽度相当。当第二扭簧9处于自然状态时,挡片8与翻转杆3为垂直状态,第二扭簧9受力时,为挡片8处于凹槽7内。可以理解的是,当翻转板2没有受力向下时,翻转杆3位于侧板的侧面位置,侧板使得挡片8始终压在凹槽7中,当传送物品6被不断传送时,传送物品6将翻转板2向下压,此时翻转杆3向上运动,挡片8脱离侧板向外张开,避免传送物品6在传送至第二传送带5上时翻转失败,挡片8能够起到阻挡传送物品6向回翻的作用。
18.所述挡片8的长度可以比凹槽7的长度长,且短于1/2翻转板2的长度。
19.具体工作方式为:将传送物品6放在第一传送带1上,传送物品6在第一传送带1上通过三维模型辨识装置进行扫描辨识,当传送物品6传送至翻转机构处时,传送物品6不断向前并带动翻转板2向下翻转,此时翻转杆3向上运动,挡片8脱离侧板向外张开,带动传送
物品6进行翻转,使得传送物品6的底面翻向上侧便于扫描;由于翻转板2向下翻转的过程中对传送物品6有一个支撑作用,也可以避免传送物品直接从第一传送带1上掉落至第二传送带5上造成损伤。
20.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级翻转,便于扫描。
21.上述实施方式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5),所述第一传送带(1)高于第二传送带(5),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5)都位于三维模型辨识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靠近第二传送带(5)处的传送轮(10)与固定轴(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4)设置在传送轮(10)的轴心位置,所述固定轴(4)的两端通过第一扭簧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向下翻转90
°
后与第二传送带(5)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2),所述翻转板(2)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的上方、与第一传送带(1)相离,所述翻转板(2)的两端与连接杆(11)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与固定轴(4)通过第一扭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侧面设置有侧板,所述连接杆(11)设置在侧板的外侧,每个所述连接杆(11)上、位于传送物品(6)的下方垂直设置有翻转杆(3),靠近所述翻转杆(3)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设置有挡片(8),所述挡片(8)通过第二扭簧(9)与凹槽(7)底面连接,所述挡片(8)的宽度与凹槽(7)的宽度相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8)的长度比凹槽(7)的长度长,且短于1/2翻转板(2)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2)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翻转板(2)的两端与连接杆(11)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水印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维数字水印识别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高于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都位于三维模型辨识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靠近第二传送带处的传送轮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设置在传送轮的轴心位置,所述固定轴的两端通过第一扭簧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翻转90


技术研发人员:谢菁 舒香霖 向洪毅 沈凯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