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6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因此,用于放置收集生活垃圾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以及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3.但是目前市场上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使用时,每个垃圾箱放置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求进行分类处理,容易造成垃圾堆积,影响垃圾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每个垃圾箱放置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求进行分类处理,容易造成垃圾堆积,影响垃圾处理的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包括外装箱,所述外装箱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外装箱的一端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外装箱的两端内壁安装有垃圾分离机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由传输带以及用于收集取出的垃圾箱和倾倒箱组合而成;
6.所述外装箱的顶端内壁安装有消毒清洗机构,所述消毒清洗机构由输水管以及用于储水供水的储水箱和水泵组合而成;
7.所述外装箱的底端与安装底座之间安装有垃圾倾倒机构,所述垃圾倾倒机构由倾倒门以及用于倾倒的倾倒口和液压杆组合而成。
8.优选的,所述外装箱的两端内壁安装有垃圾分离机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包括分离板、传输带、垃圾箱、过滤网、收集槽、限位块、翻盖板、提拉把和倾倒箱;
9.所述外装箱的顶端内壁中心处连接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一侧安装有传输带,相邻两个传输带的间距均不同,所述传输带的底端放置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外装箱的底端内壁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外装箱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装箱的一端对应限位块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翻盖板,所述翻盖板的外侧连接有提拉把,所述外装箱的一端内壁对应垃圾箱位置处安装有倾倒箱。
10.优选的,所述垃圾箱高于倾倒箱的高度,所述翻盖板与外装箱旋转卡扣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外装箱的顶端内壁安装有消毒清洗机构,所述消毒清洗机构包括输水管、喷洒头、储水箱、填装板、清理把和水泵;
12.所述外装箱的顶端内壁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底端连接有喷洒头,所述外装箱的内壁一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外装箱的一侧对应储水箱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填装板,所述填装板的外侧连接有清理把,所述储水箱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水泵;
13.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水泵的输入端。
14.优选的,所述填装板与外装箱绞页连接,所述清理把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15.优选的,所述外装箱的底端与安装底座之间安装有垃圾倾倒机构,所述垃圾倾倒机构包括倾倒门、连接杆、配重块、倾倒口、底托、液压杆和转动杆;
16.所述外装箱的一侧开设有倾倒门,所述外装箱的一侧底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外装箱的一侧底端对应连接杆下方位置处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外装箱的一侧对应倾倒门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倾倒口,所述外装箱的一侧内壁处连接有底托,所述外装箱的底端安装有液压杆,所述倾倒门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杆;
17.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液压杆的输入端。
18.优选的,所述倾倒口与外装箱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杆的高度与配重块的高度相等。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20.1、通过设置的垃圾分离机构,可将垃圾进行运输和分离,结合传输带的间距大小对垃圾进行分类,再对垃圾进行废水过滤,便于垃圾及废水的分离处理,提高了日常对垃圾分离的效率,降低人工分拣垃圾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对垃圾分类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人工成本。
21.2、通过设置的消毒清洗机构,可将消毒液输送到固定喷洒头喷出对生活垃圾放置装置进行消毒清理,提高了该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的卫生性,减少装置内的细菌以及蚊虫滋生,增加了该分离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2.3、通过设置的垃圾倾倒机构,可将废水和垃圾进行快速排出,便于对垃圾进行统一处理,提高了该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也减少人工使用时出现受伤的概率,减少了人工倾倒垃圾的工作量,也降低了人工倾倒垃圾所消耗的时间。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垃圾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过滤网和倾倒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消毒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输水管和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垃圾倾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底托和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号:1、外装箱;2、安装底座;
33.3、垃圾分离机构;301、分离板;302、传输带;303、垃圾箱;304、过滤网;305、收集槽;306、限位块;307、翻盖板;308、提拉把;309、倾倒箱;
34.4、消毒清洗机构;401、输水管;402、喷洒头;403、储水箱;404、填装板;405、清理
把;406、水泵;
35.5、垃圾倾倒机构;501、倾倒门;502、连接杆;503、配重块;504、倾倒口;505、底托;506、液压杆;507、转动杆;
36.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包括外装箱1,外装箱1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底座2,外装箱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开关6,外装箱1的两端内壁安装有垃圾分离机构3,垃圾分离机构3由传输带302以及用于收集取出的垃圾箱303和倾倒箱309组合而成;
39.外装箱1的顶端内壁安装有消毒清洗机构4,消毒清洗机构4由输水管401以及用于储水供水的储水箱403和水泵406组合而成;
40.外装箱1的底端与安装底座2之间安装有垃圾倾倒机构5,垃圾倾倒机构5由倾倒门501以及用于倾倒的倾倒口504和液压杆506组合而成。
41.外装箱1的两端内壁安装有垃圾分离机构3,垃圾分离机构3包括分离板301、传输带302、垃圾箱303、过滤网304、收集槽305、限位块306、翻盖板307、提拉把308和倾倒箱309;
42.外装箱1的顶端内壁中心处连接有分离板301,分离板301的一侧安装有传输带302,相邻两个传输带302的间距均不同,传输带302的底端放置有垃圾箱303,垃圾箱303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304,外装箱1的底端内壁开设有收集槽305,外装箱1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306,外装箱1的一端对应限位块306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翻盖板307,翻盖板307的外侧连接有提拉把308,外装箱1的一端内壁对应垃圾箱303位置处安装有倾倒箱309,垃圾箱303高于倾倒箱309的高度,翻盖板307与外装箱1旋转卡扣连接,便于垃圾箱303内的垃圾倾倒在倾倒箱309。
43.外装箱1的顶端内壁安装有消毒清洗机构4,消毒清洗机构4包括输水管401、喷洒头402、储水箱403、填装板404、清理把405、水泵406;
44.外装箱1的顶端内壁安装有输水管401,输水管401的底端连接有喷洒头402,外装箱1的内壁一端连接有储水箱403,外装箱1的一侧对应储水箱403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填装板404,填装板404的外侧连接有清理把405,储水箱403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水泵406;
45.控制开关6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控制开关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水泵406的输入端,填装板404与外装箱1绞页连接,清理把40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填装板404更加便于更换储水箱403内的消毒液。
46.外装箱1的底端与安装底座2之间安装有垃圾倾倒机构5,垃圾倾倒机构5包括倾倒门501、连接杆502、配重块503、倾倒口504、底托505、液压杆506、转动杆507;
47.外装箱1的一侧开设有倾倒门501,外装箱1的一侧底端连接有连接杆502,外装箱1的一侧底端对应连接杆502下方位置处连接有配重块503,外装箱1的一侧对应倾倒门501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倾倒口504,外装箱1的一侧内壁处连接有底托505,外装箱1的底端安装有液压杆506,倾倒门501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杆507;
48.控制开关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液压杆506的输入端,倾倒口504与外装箱1滑动连接,液压杆506的高度与配重块503的高度相等,便于保持外装箱1的水平状态。
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具有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使用时,首先拉动提拉把308,将翻盖板307拉出到与限位块306接触,再将要分离处理的垃圾,放到传输带302上,经过传输带302对垃圾进行传送,通过传输带302的安装间隔,符合间隔大小的垃圾会落入到垃圾箱303内,垃圾内含有的废水则会通过过滤网304进行过滤,随后流入收集槽305中进行收集;
50.随后可通过拉动清理把405,将填装板404拉出,将消毒液灌入到储水箱403内部,再通过水泵406运行,将消毒液输送到输水管401内,再通过喷洒头402将消毒液喷出,对该分离作用的生活垃圾放置装置的内部进行消毒清洗;
51.通过液压杆506的伸长,带动外装箱1一侧上升,可使外装箱1整体倾斜,这时外装箱1会因倾斜,将垃圾箱303内的垃圾倾倒在倾倒箱309内部,随后打开倾倒口504,可将废水排出,再打开倾倒门501,能够将装有垃圾的倾倒箱309拿出进行处理。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