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投光灯。
背景技术:
2.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通常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
3.目前,传统结构的投光灯在安装完成之后光束方向固定,若想调节光束方向需要拆卸之后重新调整,由此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不利于企业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投光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投光灯,所述投光灯包括第一灯体以及可与所述第一灯体转动连接的第二灯体,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灯体内部,所述第二灯体具有一部分与底盖转动连接,所述底盖的一部分与底座的一部分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部分与底座压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体包括第一灯本体,所述第一灯本体的一部分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具有用于安装光源的光源安装口;在所述第一灯本体的另一部分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形成第一开口槽。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本体的另一部分还开设至少一电源安装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灯体包括第二灯本体,所述第二灯本体的一部分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具有贯通孔,在所述第二灯本体的另一部分具有第二开口槽,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槽处,于所述第二灯本体的内侧还设置第三凸台。
10.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上具有至少一销槽。
11.进一步的,在所述底盖面向第二灯本体的一面还连接密封垫。
12.进一步的,所述投光灯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第一灯本体一部分的开口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反光罩远离第一灯本体的一部分还连接透镜。
14.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第一灯体与所述第二灯体连接形成球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灯体与第二灯体配合,第二灯体与底盖配合,进而可实现第一灯体相对于第二灯体旋转,以及实现第二灯体相对于底盖旋转,进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光源照射方向,且避免实现对投光灯的拆卸,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投光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投光灯的轴测图。
1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投光灯中第一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投光灯中第二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100、透镜;200、反射罩;2001、透光孔;2002、第一安装孔;2003、第一罩板;2004、第二罩板;300、光源;400、第一灯体;4001、第二安装孔;4002、第一灯本体;4003、第一槽;4004、第二槽;4005、第一凸台;4006、光源安装口;4007、第一开口槽;4008、电源安装孔;500、第二灯体;5001、第二灯本体;5002、第二凸台;5003、贯通孔;5004、第二开口槽;5005、第三凸台;600、第一垫圈;700、压板;800、电源;8001、销槽;900、密封垫;1000、底盖;1100、第二垫圈;1200、底座;1300、第三垫圈;1400、底座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投光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23.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投光灯包括第一灯体400以及可与第一灯体400转动连接的第二灯体500,其中所述第二灯体500可相对于第一灯体400转动,第一灯体400也可相对于第二灯体500转动。光源300设置于第二灯体500内部,所述光源300优选为cbd光源,第二灯体500具有一部分与底盖1000转动连接,底盖1000的一部分与底座1200的一部分连接,底座1200的另一部分与底座压板1400连接。
24.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投光灯还包括反光罩200,所述反光罩200与第一灯本体4002一部分的开口相连接。具体的,所述反光罩200包括第一罩板2003以及与所述第一罩板2003连接的第二罩板2004,所述第二罩板2004上开设透光孔2001以及至少一第一安装孔2002。所述反光罩200用于远距离聚光照明。
25.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投光灯还包括透镜100,所述反光罩200远离第一灯本体4002的一部分还连接透镜100,所述透镜100具体为玻璃透镜。
26.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下面详细描述第一灯体400的具体结构如下:
27.所述第一灯体400包括第一灯本体4002,第一灯本体4002的上半部分具有开口,开口内具有用于安装光源300的光源安装口4006。上述开口用于连接反光罩200,具体的,该开口包括第一槽4003以及与所述第一槽4003连接的第二槽4004,其中第二槽4004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槽4003的外径,光源安装口4006位于该第二槽4004的中心处,并且在靠近光源安装口4006处还具有一对第二安装孔4001,所述第二安装孔4001用于与第一安装孔2002对应并通过紧固件将反光罩200固定于第一灯本体4002。
28.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所述第一灯本体4002的下半部分即远离透镜
100的部分处还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台4005,在所述第一凸台4005的外侧形成第一开口槽4007,在所述第一凸台4005的内侧,在所述第一灯本体4002的下半部分还具有至少一电源安装孔4008。
29.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电源800上还具有销槽8001,所述销槽8001用于嵌入销件,所述销件的一端用于连接上述电源安装孔4008,进而将所述电源800的安装位置固定。
30.下面描述第二灯体500的具体结构如下:
31.请参考图1和图2,第二灯体500包括第二灯本体5001,第二灯本体5001的上半部分具有第二凸台5002,所述第二凸台5002为圆柱形凸台,所述第二凸台5002的中心处具有贯通孔5003。请参考图4,在第二灯本体5001的下半部分具有在第二灯本体5001的另一部分具有第二开口槽5004,在靠近第二开口槽5004处,于第二灯本体5001的内侧还设置第三凸台5005。
32.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和图4,在所述第二灯体500下半部分的第三凸台500处抵接第一垫圈600,所述第一垫圈600被压板700覆盖,所述压板700通过紧固件与第三凸台500固接。
33.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和图4,为了保证所述第二灯体500的密闭性,在所述第二灯体500的第二开口槽5004处抵接密封垫900,所述密封垫900与底盖1000的上半部分连接,所述底盖1000去第二开口槽5004互相配合,进而将密封垫900覆盖在第二灯体500的下半部分,且可实现第二灯体500可沿底盖1000转动。
34.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在所述底盖1000的下半部分还通过第二垫圈1100与底座1200的上半部分连接,所述底座1200的下半部分通过第三垫圈1300连接底座压板1400。
35.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在墙面或地面嵌入膨胀管,用自攻螺钉将底座1200固定,由于第一灯体400的第一凸台4005可配合于第二灯体500的贯通孔5003,并且第一灯体400的第一开口槽4007也可与第二灯体500的第二凸台5002相适配,因此使得第一灯体400可以相对于第二灯体500进行旋转。同样的,第二灯体500与底盖1000互相配合,进而可实现第二灯体500相对于底盖1000旋转,由此实现照射光源300照射方向的改变,进而避免对该投光灯进行拆卸,省时省力。
36.当然上述第一灯体400可以和第二灯体500的旋转方向相同,也可以第一灯体400与第二灯体500的旋转方向相反,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进一步限定。
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