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6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微生物检验要用到的器皿很多,如蒸发皿、培养皿、玻片、试管、锥形瓶和吸管等,这些器皿在使用前要严格进行消毒,否则会污染微生物,造成微生物检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导致检验失败。
3.现有的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在对溶液消毒时,采用放置很长时间的消毒溶液,溶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内部成分残缺导致消毒效果差,不便于对加热后的溶液转存,使用时不能观察剂量,导致消毒不彻底,不能对废溶液回收的缺点。
4.因此,提出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在对溶液消毒时,采用放置很长时间的消毒溶液,溶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内部成分残缺导致消毒效果差,不便于对加热后的溶液转存,使用时不能观察剂量,导致消毒不彻底,不能对废溶液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固定弯板的定位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罐,所述弯板的顶部设置有调配消毒液的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入料孔,所述弯板远离混合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弯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固定电机的固定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底端贯穿混合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扇。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加热箱的安装槽,所述消毒罐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废液排管。
1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筒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力阀。
12.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罐的前侧安装有放置消毒器材的罐门,所述罐门的顶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液位管。
13.进一步地,所述液位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明管,所述消毒罐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和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通管,所述下通管的底端和混合筒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顶部和连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罐的内部顶端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洒板。
17.进一步地,所述喷洒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紫外线灯。
1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的底部开设有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一侧和废液排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加热箱的安装槽,使加热箱能对混合筒的底部加热,促进消毒液的活性,提高消毒液的实用效果,通过固定板将电机固定在弯板的顶端一侧,经搅拌扇对混合筒内的溶液混合搅拌,使溶液成分混合均匀。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通管、磁力阀、下通管和抽液泵的配合设置,使混合筒内混合好的溶液输送至消毒罐内部顶端的储液槽内,通过磁力阀可以调节连通管和下通管的连通状态,通过设置透明管和液位管,便于观察储液槽内溶液的容量。
23.3、本实用新型,通过罐门、喷洒板、紫外线灯和过滤板的配合设置,将器械放在过滤板的顶部,对放入罐内的器械全面消毒,使用过后的消毒溶液经过过滤板进入底部的积液槽内,便于通过废液排管取出收集,便于统一处理。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侧视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底座;2、定位板;3、弯板;4、加热箱;5、消毒罐;6、混合筒;7、显示器;8、固定板;9、电机;10、入料孔;11、搅拌扇;12、废液排管;13、连通管;14、磁力阀;15、积液槽;16、罐门;17、透明管;18、液位管;19、顶盖;20、下通管;21、抽液泵;22、储液槽;23、喷洒板;24、紫外线灯;25、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3,一种微生物检验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和用于固定弯板3的定位板2,底座1的顶部远离定位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罐5,弯板3的顶部设置有调配消毒液的混合筒6,混合筒6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入料孔10,弯板3远离混合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
器7,弯板3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固定电机9的固定板8,电机9的输出轴底端贯穿混合筒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扇11,定位板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加热箱4的安装槽。
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定位板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加热箱4的安装槽,使加热箱4能对混合筒6的底部加热,促进消毒液的活性,提高消毒液的实用效果,通过固定板8将电机9固定在弯板3的顶端一侧,经搅拌扇11对混合筒6内的溶液混合搅拌,使溶液成分混合均匀,显示器7用于显示混合筒6内溶液的调配参数,方便进行调整比例。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混合筒6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3,连通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力阀14。
35.具体的,消毒罐5的前侧安装有放置消毒器材的罐门16,罐门16的顶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液位管18。
36.具体的,液位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明管17,消毒罐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19,连通管13的一端和顶盖19的顶部固定连接。
37.具体的,连通管13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通管20,下通管20的底端和混合筒6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
38.本实施例中,通过连通管13、磁力阀14、下通管20和抽液泵21的配合设置,使混合筒6内混合好的溶液输送至消毒罐5内部顶端的储液槽22内,通过磁力阀14可以调节连通管13和下通管20的连通状态,通过设置透明管17和液位管18,便于观察储液槽22内溶液的容量。
39.实施例3
40.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是在例1或例2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顶盖19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液泵21,抽液泵21的顶部和连通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
41.具体的,消毒罐5的内部顶端开设有储液槽22,储液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洒板23。
42.具体的,喷洒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5,过滤板25的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紫外线灯24。
43.具体的,过滤板25的底部开设有积液槽15,消毒罐5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废液排管12,积液槽15的一侧和废液排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
44.本实施例中,通过罐门16、喷洒板23、紫外线灯24和过滤板25的配合设置,将器械放在过滤板25的顶部,对放入罐内的器械全面消毒,使用过后的消毒溶液经过过滤板25进入底部的积液槽15内,通过废液排管12取出收集,便于统一处理。
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板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加热箱4的安装槽,使加热箱4能对混合筒6的底部加热,促进消毒液的活性,增加消毒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板8将电机9固定在弯板3的顶端一侧,使电机9位于混合筒6的顶部,经搅拌扇11对混合筒6内的溶液混合搅拌,使溶液成分混合均匀,通过连通管13、磁力阀14、下通管20将消毒罐5和混合筒6连接在一起,使混合筒6内混合好的溶液输送至消毒罐5内部顶端的储液槽22内,通过磁力阀14可以调节连通管13和下通管20的连通状态,通过设置透明管17和液位管18,便于观察储液槽22内溶液的容量,打开消毒罐5前侧的罐门16,将器械放在过滤板25的顶部,通过喷洒板23和紫外线灯24对放入罐内的器械全面消毒,使用过后的消毒溶液经过过滤板25进入
底部的积液槽15内,便于通过废液排管12取出收集,便于统一处理。
4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