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具体是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人们逐渐从基本的物质生活转变成追求更多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于开车,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玩法来满足他们的精神世界追求。漂移这一玩法的诞生赢得了广大车友群众的喜爱。而小孩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极大,看着大人们满脸笑容,渐渐的对这类玩法也成了心中的向往。而目前大部分的儿童玩具漂移车在使用过程中,特别车辆在左右转向或转弯时,其中一后轮经常出现脱离地面容易导致使用者翻车的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平衡且不容易出现翻车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前车架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前叉臂,两个前轮通过驱动轴转动式安装在前叉臂的外侧,所述的前车架中部设置有铰接座,一摆动座通过转向轴左右摆动式铰接安装在铰接座内,转向轴的顶端与车把连接,驱动车把摆动可通过转向轴驱动铰接座相对摆动座旋转;
5.所述的摆动座的柱面上向后延伸设置有连接轴,后车架向前延伸设置有主车架,主车架套装在连接轴外,并可沿着连接轴作周向转动;所述的后车架两侧底部安装有外向轮。
6.所述的驱动轴呈“z”字型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与前叉臂连接,驱动轴的两端安装前轮。
7.所述的摆动座内套装有转向轴承,转向轴套装在该转向轴承内。
8.所述的主车架与连接轴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套,联轴套穿插固定在主车架的内孔内固定,联轴套的端面设置有对接孔,连接轴穿插安装在该对接孔内。
9.所述的联轴套内设置有卡簧,卡簧卡置在连接轴的柱面上,限制连接轴的轴向位移。
10.所述的前车架与两根前叉臂之间呈n字型分布,三者由同一管材弯折而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案中的后轮采用万向轮,因此,用户转向时可产生甩尾漂移功能,从而提升儿童的游戏快感。3、主车架与摆动座之间可轴向转动,因此漂移时,主支架可进行相对转动,不容易出现翻车的情况,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安全。
附图说明
12.图1、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隐藏部分外观件后结构示意图。
14.图4、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与前车架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车架1及后车架2,前车架1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前叉臂3,两个前轮4通过驱动轴5转动式安装在前叉臂3的外侧,所述的前车架1中部设置有铰接座6,一摆动座7通过转向轴8左右摆动式铰接安装在铰接座6内,转向轴8的顶端与车把9连接,驱动车把9摆动可通过转向轴8驱动铰接座6相对摆动座7旋转;
17.所述的摆动座7的柱面上向后延伸设置有连接轴71,后车架2向前延伸设置有主车架21,主车架21套装在连接轴71外,并可沿着连接轴71作周向转动;所述的后车架2两侧底部安装有外向轮22。
18.所述的驱动轴5呈“z”字型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与前叉臂3连接,驱动轴5的两端安装前轮4。
19.所述的摆动座7内套装有转向轴承72,转向轴8套装在该转向轴8承内。
20.所述的主车架21与连接轴71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套73,联轴套73穿插固定在主车架21的内孔内固定,联轴套73的端面设置有对接孔74,连接轴71穿插安装在该对接孔内。
21.所述的联轴套73内设置有卡簧,卡簧卡置在连接轴71的柱面上,限制连接轴71的轴向位移。
22.所述的前车架1与两根前叉臂3之间呈n字型分布,三者由同一管材弯折而成。
23.工作原理:儿童骑行时,通过脚踏推动驱动轴转动,从而驱动前轮转动,产生向前运动的动力。当用户转向时,童车向前的惯性方向发生改变,而在前轮减速的情况下,迫使车尾继续朝向原来的前进方向运动,利用外向后轮的运动特性,从而产生漂移转向的现象。在漂移过程中,摆动座7围绕着转向轴摆动,从而使得漂移动作顺利完成。
24.其中,一般情况下,用户(儿童)在骑行中进行小角度转向时,后轮也可以紧贴地面,不易倒车。而进行后轮漂移转弯时,两后轮会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向外的一个车轮会向上翘起,两后轮产生高度差,在该状态下,主车架21与连接轴71之间设置的联轴套73,会使得后车架与前车架之间可产生周向转动一定角度,后轮的单边翘起不影响前车架与地面平行,也就不会影响前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从而保证了漂移转弯时的灵活性,及出弯后的转向准确度,使得该车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车架(1)及后车架(2),前车架(1)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前叉臂(3),两个前轮(4)通过驱动轴(5)转动式安装在前叉臂(3)的外侧,所述的前车架(1)中部设置有铰接座(6),一摆动座(7)通过转向轴(8)左右摆动式铰接安装在铰接座(6)内,转向轴(8)的顶端与车把(9)连接,驱动车把(9)摆动可通过转向轴(8)驱动铰接座(6)相对摆动座(7)旋转;所述的摆动座(7)的柱面上向后延伸设置有连接轴(71),后车架(2)向前延伸设置有主车架(21),主车架(21)套装在连接轴(71)外,并可沿着连接轴(71)作周向转动;所述的后车架(2)两侧底部安装有外向轮(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5)呈“z”字型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与前叉臂(3)连接,驱动轴(5)的两端安装前轮(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座(7)内套装有转向轴承(72),转向轴(8)套装在该转向轴(8)承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车架(21)与连接轴(71)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套(73),联轴套(73)穿插固定在主车架(21)的内孔内固定,联轴套(73)的端面设置有对接孔(74),连接轴(71)穿插安装在该对接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套(73)内设置有卡簧,卡簧卡置在连接轴(71)的柱面上,限制连接轴(71)的轴向位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架(1)与两根前叉臂(3)之间呈n字型分布,三者由同一管材弯折而成。
技术总结
一种儿童甩尾漂移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车架及后车架,前车架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前叉臂,两个前轮通过驱动轴转动式安装在前叉臂的外侧,所述的前车架中部设置有铰接座,一摆动座通过转向轴左右摆动式铰接安装在铰接座内,转向轴的顶端与车把连接,驱动车把摆动可通过转向轴驱动铰接座相对摆动座旋转;所述的摆动座的柱面上向后延伸设置有连接轴,后车架向前延伸设置有主车架,主车架套装在连接轴外,并可沿着连接轴作周向转动;所述的后车架两侧底部安装有外向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车架与摆动座之间可轴向转动,因此漂移时,主支架可进行相对转动,不容易出现翻车的情况,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安全。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安全。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永佳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