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硝装置空气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2.稀硝装置生产主要是使空气和气氨在铂网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生成一定浓度的稀硝酸;由于铂系催化剂价格昂贵,对原料气体的纯净度要求极高,而气体中的诸多杂质影响氧化率,氧化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产品成本,所以对空气的净化操作成为工作的重点;此外,在对空气进行过滤时,由于是直接采取外界空气进行过滤,空气的温度与后续操作中所需的温度存在温差,特别是在冬季温差较大,会导致反应效率降低,影响生产进度;而现有过滤设备过滤效果不佳,且在使过程中对滤网进行定期更换检修操作时,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影响工作效率;加之,现有的过滤设备不能对空气的温度进行有效调控,给使用带来了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硝装置空气过滤设备,能够增强对空气的净化能力,提高氧化效率,同时能够对空气温度进行有效调控,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稀硝装置空气过滤设备,包括前后导通设置的壳体,壳体前端通过分隔板将其分隔成若干安装区,每个安装区内均设置有尼龙网过滤板;尼龙网过滤板后端的壳体内设置有温控盘管,温控盘管的上下两端均与壳体外部导通设置,温控盘管前后两端的壳体内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温控盘管后端的壳体内还依次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以及高效过滤网。
6.所述的每个安装区的内部四周均设置有支撑垫板,壳体前端的上下两侧与安装区对应的位置均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若干定位板,尼龙网过滤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定位板相匹配的定位凹槽。
7.所述的每个定位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槽内;每个尼龙网过滤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拉手。
8.所述的通气孔为长方形通孔,且温控盘管前端的挡板上通气孔设置在下方,温控盘管后端的挡板上通气孔设置在上方。
9.所述的每个通气孔的后端上方均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
10.所述的活性炭过滤板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后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v型框架,每个v型框架内均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
11.所述的壳体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底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尼龙网过滤板能够实现对空气的初级过滤,去除较大颗粒的粉尘杂质;采用活性炭过滤板能够实现对空气的二级过滤,去除空气中含有的酸碱性气体及挥发性物质,以免度对后续的反应产生影响;
最后通过高效过滤网的三级过滤,对空气中含有的0.1微米至0.3微米的杂质进行有效过滤清除,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空气净化的效果,提升后续反应中的氧化效率;温控盘管的设置,能够通过向盘管内通入循环热水或热蒸汽实现对空气的加热操作,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13.进一步地,壳体上定位板的活动设置,能够对尼龙网过滤板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后续对尼龙网过滤板进行检修及维护操作;位于前端的挡板上导流板的设置,能够有效调节空气的气流走向,增大空气与温控盘管的接触面积,提升传热效率;位于后端的挡板上导流板的设置,能够使升温后的空气有序进入活性炭过滤板处进行二级过滤操作。
14.进一步地,活性炭过滤板结构的优化设置,能够增大过滤面积,降低压损及能源消耗,进而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过滤板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过滤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稀硝装置空气过滤设备,包括前后导通设置的壳体1,壳体1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底座2,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安装固定;壳体1前端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分隔板3,分隔板3用于将壳体1前端分隔成若干安装区4,每个安装区4内均设置有尼龙网过滤板5;优选地,每个安装区4的内部四周均设置有支撑垫板6,支撑垫板6用于为尼龙网过滤板5的安装提供支撑,壳体1前端的上下两侧与安装区4对应的位置均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若干定位板7,其中每个安装区4上下两端的定位板7优选设置两个,尼龙网过滤板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定位板7相匹配的定位凹槽8,定位板7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在尼龙网过滤板5安装至对应的安装区4后,通过将定位板7向下调节使其自由端位于定位凹槽8内,实现对尼龙网过滤板5的定位操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另一方面,能为后续对尼龙网过滤板5的检修及更换提供便利;为了提升尼龙网过滤板5安装后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将定位板7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凹槽8内,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尼龙网过滤板5的左右两端还均设置有拉手9,拉手9的设置能够为后续对尼龙网过滤板5的检修更换操作提供辅助,进一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21.尼龙网过滤板5后端的壳体1内设置有温控盘管10,温控盘管10的上下两端均与壳体1外部导通设置,以便于实现热源在温控盘管10内部的循环,设置温控盘管10对空气进行加热,既可通过向温控盘管10内注入循环热水对空气进行加热,也可向温控盘管10内通入热蒸汽对空气进行加热,便于根据使用场景选取不同的热源,灵活性强;温控盘管10前后两端的壳体1内均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优选设置为长方形,且位于前端的挡板11上通气孔设置在下方,位于后端的挡板11上通气孔设置在上方,以便于增大空气与温控盘管10的接触面积,延长空气与温控盘管10的接触时间,确保热量的充分利用。
22.为了进一步提升空气对热量的利用效率,并确保空气在经过加热后有序的排至活
性炭过滤板12处,本实用新型在每个通气孔后端上方均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13,其中前端挡板11上导流板13的设置,能够在空气由通气孔进入时引导空气向温控盘管10底端流动,确保空气在排出之前充分与温控盘管10接触,提升对热量的利用效率;后端挡板11上导流板13的设置为空气的排出提供导向,引导空气均匀的流至活性炭过滤板12的表面,提升过滤效率,确保过滤效果。
23.温控盘管10后端的壳体1内还依次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12以及高效过滤网14;活性炭过滤板12用于将空气中所含的酸性气体、碱性气体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清除,降低后续反应中存在的干扰因子,提升反应效果;高效过滤网14能够对空气中含有的0.1微米至0.3微米的杂质进行有效过滤清除,进一步提升对空气净化的效果,提升后续反应中的氧化效率及氧化效果;由于高效过滤网14为现有技术,故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24.为了提升对空气的净化效率及净化质量,本实用新型对活性炭过滤板12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活性炭过滤板12包括矩形框架12-1,矩形框架12-1后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v型框架12-2,每个v型框架12-2内均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12-3,由于v型框架12-2的两个侧面均为中空设置,所以空气经过v型框架12-2内的活性炭过滤网12-3过滤后,从v型框架12-2的两侧流出,进入下一级的过滤;如此优化设置,能够增大活性炭过滤板12的过滤面积,降低压损及能源消耗,进而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首先空气通过尼龙网过滤板5实现对大颗粒的粉尘杂质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初步过滤的空气流至温控盘管10处进行相应温度的加热操作;经过加热后的空气会依次通过活性炭过滤板12及高效过滤网14进行过滤以便于将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彻底清除,最后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至指定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