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醛酮类化合物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一,极易散发在空气中,其组成元素十分简单,仅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此类化合物具有羰基官能团,因此此类化合物比其他类似组成的化合物拥有较高的化学活性。羰基化合物具有遗传毒性,活泼的醛基使得它们不需要经过代谢就能供给亲核基团,能够与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和物,引起dna链间交联、dna断裂等,短时间吸入醛、酮类化合物会对眼睛、皮肤及鼻腔粘膜产生刺激性的伤害。
3.现有的醛酮类化合物吸收装置通常仅对一个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吸收,当需要对另一个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吸收时,只能依次吸收,不能同时对两个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吸收,不便于使用,并且只对废气进行一次吸收,不能保证吸收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该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包括:
6.气泵,所述气泵的一端设有吸入结构,所述气泵的另一端设有收集结构;
7.其中,所述吸入结构包括:三通连接头、两个气体流量计、两个第一电磁阀、两个除尘部、两个连接管以及两个支持部;
8.其中,所述三通连接头安装于气泵的一端,两个所述气体流量计安装于所述三通连接头上,两个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气体流量计的一端,两个所述除尘部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除尘部上,两个所述支持部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管上。
9.可选的,所述除尘部包括:除尘箱以及滤芯;
10.其中,所述除尘箱安装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除尘箱的内部。
11.可选的,所述支持部包括:套筒、若干个气缸以及若干个压板;
12.其中,所述套筒套装于连接管上,若干个所述气缸等距离的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面上,若干个所述压板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气缸的伸缩端。。
13.可选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第一吸收桶、通气管、第二吸收桶、排气筒、两个第二电磁阀、y型管以及两个加液管;
14.其中,所述第一吸收桶安装于所述气泵的另一端,所述通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吸
收桶上,所述第二吸收桶套装于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所述排气筒插装于所述第二吸收桶上,两个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吸收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桶上,所述y型管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电磁阀一端,两个所述加液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吸收桶以及所述第二吸收桶上。
15.可选的,所述气泵的另一端设有单向阀。
16.可选的,若干个所述压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吸入结构设有两个连接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的连接管,可同时吸入两个固定污染源废气,便于使用,两个固定污染源废气均进入收集结构,收集结构对醛酮类化合物进行两次的吸收,保证了醛酮类化合物的吸收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的支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气泵;2-三通连接头;3-气体流量计;4-第一电磁阀;5-连接管;6-除尘箱;7-滤芯;8-套筒;9-气缸;10-压板;11-第一吸收桶;12-通气管;13-第二吸收桶;14-排气筒;15-第二电磁阀;16-y型管;17-加液管;1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3.实施例一
24.参考附图1-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该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串联吸收装置包括:包括气泵1,气泵1一端设有吸入结构,气泵1另一端设有收集结构;
2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吸入结构用于吸入废气,收集结构用于收集废气中的醛、酮类化合;
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吸入结构可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三通连接头2、两个气体流量计3、两个第一电磁阀4、两个除尘部、两个连接管5以及两个支持部;三通连接头2安装于气泵1一端,两个气体流量计3安装于三通连接头2上,两个第一电磁阀4分别安装于两个气体流量计3一端,两个除尘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电磁阀4一端,两个连接管5分别安装于两个除尘部上,两个支持部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管5上;
2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将两个连接管5分别连接到两个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两个第一电磁阀4开启,气泵1开启,废气通过除尘部、第一电磁阀4、气体流量计3进入三通连接
头2,通过气泵1进入收集结构中,除尘部对废气中的杂物将进行过滤;
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尘部可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除尘箱6以及滤芯7;除尘箱6安装于第一电磁阀4一端,滤芯7安装于除尘箱6内部;
29.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滤芯7用于对废气中的杂物将进行过滤;
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持部可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套筒8、若干个气缸9以及若干个压板10;套筒8套装于连接管5上,若干个气缸9等距离安装于套筒8内侧壁面上,若干个压板10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气缸9伸缩端;
3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管5与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连接后,若干个气缸9伸长,使压板10夹住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若干个压板10上均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用于增加摩擦力;
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收集结构可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第一吸收桶11、通气管12、第二吸收桶13、排气筒14、两个第二电磁阀15、y型管16以及两个加液管17;第一吸收桶11安装于气泵1另一端,通气管12安装于第一吸收桶11上,第二吸收桶13套装于通气管12一端,排气筒14插装于第二吸收桶13上,两个第二电磁阀15分别安装于第一吸收桶11以及第二吸收桶13上,y型管16安装于两个第二电磁阀15一端,两个加液管17分别安装于第一吸收桶11以及第二吸收桶13上;
3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固定污染源废气经过三通连接头2的混合,共同进入第一吸收桶11内,第一吸收桶11与第二吸收桶13内均盛装有能吸收醛、酮类化合物的溶液,经过第一吸收桶11吸收后的气体经过通气管12进入第二吸收桶13内,再次进行吸收,保证吸收的完全程度,当两个气体流量计3的数值之和到达设定值,气泵1停止工作,两个第二电磁阀15开启,吸收完成的溶液通过两个第二电磁阀15从y型管16中排出,随后两个第二电磁阀15关闭,通过两个加液管17添加新的溶剂,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气泵1另一端设有单向阀18,避免溶液回流。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