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油漆生产设备由进料系统、分散系统、研磨系统、调漆系统、出料及过滤系统、灌装系统、控制系统、操作平台、色浆生产部分组成,研磨,研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如切削加工),研磨可用于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
3.油漆原料经过研磨后会散发出刺鼻气味,目前刺鼻气味只能通过普通的气味收集设备进行去除,但现有的气味收集设备结构简单,无法完全与储存箱顶部接触密封住刺鼻气味,依然会出现气味扩散的现象,污染周围环境,故而提出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所述收集器的顶部连通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转轴,位于背面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支杆,所述后支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后轴,所述后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座,位于正面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支杆,所述前支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前轴,所述前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的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与后支杆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器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转轴活动连接,且转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轴呈矩形阵列分布。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支杆和后支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后支杆分别与两个前支杆前后对称分布。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内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后支杆活动连接的支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支架的两个安装孔分别与安装座和后支杆活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且安装座与底座之间不相接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器、前支杆、后支杆和底座形成平行四边形状,且后支杆、支架和底座形成三角形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当电动推杆收缩时,带动收集器向下移动,实现收集器闭合密封储存箱顶部的效果,当电动推杆延伸时,带动收集器向上移动,实现收集器打开储存箱顶部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自动密封打开的目的,防止刺鼻气味泄漏。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中前支杆和后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的结构闭合实施例示意图。
18.图中:1、收集器;2、波纹管;3、轴承;4、转轴;5、前支杆;6、后支杆;7、前轴;8、第二轴座;9、支架;10、安装座;11、电动推杆;12、底座;13、后轴;14、第一轴座;15、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油漆生产用刺鼻气味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1,所述收集器1的顶部连通有波纹管2,所述波纹管2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转轴4,位于背面所述转轴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支杆6,所述后支杆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后轴13,所述后轴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座14,位于正面所述转轴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支杆5,所述前支杆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前轴7,所述前轴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座8,所述第一轴座14和第二轴座8的底部均与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与后支杆6连接,两个底座12可通过螺栓与载体进行固定,将设备固定安装在储存箱的顶部,当研磨后的粉末进入到储存箱后收集器1与波纹管2收集处理产生的刺鼻气味。
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1的内部通过轴承3与转轴4活动连接,且转轴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轴4呈矩形阵列分布,转轴4可通过轴承3在收集器1的内部进行转动,调节收集器1的角度,使收集器1能够上下移动实现开合动作,对储存箱顶部实施密封。
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杆5和后支杆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后支杆6分别与两个前支杆5前后对称分布,收集器1在移动过程中可以保持水平状态,前支杆5和后支杆6的转动调节也能实现同步。
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2内部的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的输出轴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后支杆6活动连接的支架9,驱动机构的电动推杆11拉动支架9向前移动,从而使前支杆5和后支杆6向前倾斜,实现收集器1下降密封储存箱的顶部,保持密封。
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9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支架9的两个安装孔分别与安装座10和后支杆6活动连接,后支杆6由支架9支撑限位,使后支杆6竖立,推动收集器1上升远离储存箱,从而使储存箱的顶部呈敞开,用于取料或者查看。
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10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轨15与底座12滑动连接,且安装座10与底座12之间不相接触,安装座10能够通过滑轨15在底座12的内部进行滑
动,底座12滑动带动安装座10进行滑动,实现调节支架9支撑角度的目的。
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1、前支杆5、后支杆6和底座12形成平行四边形状,且后支杆6、支架9和底座12形成三角形状,平行四边形可通过角度变化使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变低,实现收集器1的开合动作,三角形可通过支架9的移动缩短底座12的长度,从而将后支杆6支撑起来,达到支撑后支杆6的作用。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两个底座12固定在储存箱的两侧,当电动推杆11收缩时,电动推杆11电动安装座10向前移动,安装座10向前移动带动支架9底端向前移动,从而拉动支架9以后轴13为圆心进行转动,带动收集器1向下移动,实现收集器1闭合密封储存箱顶部的效果,当电动推杆11延伸时,电动推杆11电动安装座10向后移动,安装座10向后移动带动支架9底端向后移动,从而拉动支架9以后轴13为圆心进行转动,带动收集器1向上移动,实现收集器1打开储存箱顶部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自动密封打开的目的,防止刺鼻气味泄漏。
27.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