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2.发电机组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消音系统、减震系统、排气系统组成,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发电机组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3.现有的发电机组在使用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因此一般会对将发电机组放入箱体内来达到降噪静音的目的,但是这种静音发电机组容易出现进风量不够的情况,使得其内部散热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静音发电机组无法兼顾进风量和降噪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静音发电机组的箱体内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为l形结构,进风管竖直段的自由端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并与所述箱体外连通,进风管的水平段中部内固定安装有风机,进风管水平段的自由端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静音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布置,进风管的内壁上满铺设有吸音棉。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打开风机向静音发电机组内通风,风机可以调整进入静音发电机组内的风量大小,而且l形结构的进风管保证进风管内的风量充足,同时进风管的内壁上的吸音棉能够尽可能的减小静音发电机组工作时从进风管传出的噪音,因此可以在保证进风量足够的同时降低噪音,还可以保证静音发电机组的散热良好,从而使得静音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连续运转。
7.优选地,所述进风管水平段的侧壁与所述箱体侧壁贯穿开设有检修孔,箱体侧壁上水平开设有一端与所述检修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检修孔之间滑动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检修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固定检修门对检修孔的封闭状态。
8.优选地,所述检修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两相向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检修门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的操作部、转动安装在检修门内的传动部以及沿竖直方向相向滑动穿设在检修门内外侧之间且用于一一对应与两卡槽卡接配合的两限位部,所述操作部的动力输出端自由穿入检修门内与所述传动部相连,两所述限位部位于传动部的上下两侧且与之滑动相抵,两限位部与传动部均以凸轮传动的方式配合;
9.操作部带动传动部转动,使两限位部相向或相离滑动,以改变两限位部与两卡槽的卡接状态。
10.优选地,所述检修门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传动部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内的顶出块,所述顶出块包括两半圆块,两所述半圆块的径向面同向布置且错位固定相连,两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与两半圆块的弧面滑动相抵,所述操作部的动力输出端穿入转动槽内与两半圆块连接处的中心位置固定相连。
11.优选地,所述检修门沿水平方向相向布置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两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滑动穿设在两第一空腔的内外侧之间,每一限位部均包括自由穿过对应第一空腔后伸入所述转动槽内与对应半圆块的弧面滑动相抵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用于与对应卡槽卡接配合,定位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一挡板与第一空腔远离转动槽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
12.优选地,所述检修门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操作部包括转动安装在检修门上的手柄、与手柄一端固定相连的转轴以及设置在手柄与检修门之间的限位件,所述转轴穿入检修门后伸入转动槽内与两半圆块连接处的中心位置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槽位于两定位杆卡入对应卡槽时手柄所在的位置处,所述限位件用于与限位槽配合以固定手柄的位置。
13.优选地,所述手柄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限位件包括自由贯穿手柄和第二空腔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用于嵌入限位槽内,限位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第二空腔内,第二挡板与第二空腔远离检修门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限位杆上。
14.优选地,所述检修门与检修孔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15.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百叶窗。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检修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19.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图。
21.图5为图2中ⅱ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为图4中检修门的剖视图。
23.图7为图5中检修门的剖视图。
24.图8为图1中手柄的剖视图。
25.图中标号依次为:1、箱体;11、检修孔;12、滑槽;13、卡槽;2、进风管;21、进风口;22、风机;23、出风口;3、检修门;31、限位槽;32、转动槽;33、第一空腔;34、定位杆;35、第一挡板;36、第一弹簧;4、手柄;41、转轴;42、顶出块;43、第二空腔;44、限位杆;45、第二挡板;4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7.如图1-3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静音发电机组的箱体1内的进风管2,所述进风管2为l形结构,进风管2竖直段的自由端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21并与箱体1外连通,进风管2的水平段中部内固定安装有风机22,进风管2水平段的自由端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23,所述出风口23正对静音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布置,进风管2的内壁上满铺设有吸音棉(未示出),优选地,所述进风口21处固定安装有百叶窗。
28.打开风机22向静音发电机组内通风,风机22可以调整进入静音发电机组内的风量大小,而且l形结构的进风管2保证进风管2内的风量充足,同时进风管2的内壁上的吸音棉(未示出)能够尽可能的减小静音发电机组工作时从进风管2传出的噪音,因此可以在保证进风量足够的同时降低噪音,还可以保证静音发电机组的散热良好,从而使得静音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连续运转,同时百叶窗能够防止杂物从进风管2进入静音发电机组内,而导致静音发电机组出故障。
29.如图1-2和图4-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优选地,所述进风管2水平段的侧壁与所述箱体1侧壁贯穿开设有检修孔11,箱体1侧壁上水平开设有一端与所述检修孔11连通的滑槽12,所述滑槽12与检修孔11之间滑动设有检修门3,所述检修门3与检修孔11的内壁之间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固定检修门3对检修孔11的封闭状态;可以通过检修孔11来对风机22进行检修,还能够对进风管2内的灰尘进行清理;并且优选地,所述检修门3与检修孔11之间通过密封胶条(未示出)进行密封,能够保证进风管2进风时,风不会从检修门3和检修孔11的缝隙漏出。
30.如图4-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对其包括的锁止机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修孔11沿水平方向布置的两相向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13,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检修门3远离所述进风管2的侧壁上的操作部、转动安装在检修门3内的传动部以及沿竖直方向相向滑动穿设在检修门3内外侧之间且用于一一对应与两卡槽13卡接配合的两限位部,所述操作部的动力输出端自由穿入检修门3内与所述传动部相连,两所述限位部位于传动部的上下两侧且与之滑动相抵,两限位部与传动部均以凸轮传动的方式配合;当需要打开检修门3时,通过操作部带动传动部转动,带动两限位部相向滑动,使得两限位部从对应卡槽13内滑出,随后滑动检修门3即可;检修完成后,反向滑动检修门3封闭检修孔11,通过操作部带动传动部反向转动,带动两限位部相离滑动,使得两限位部卡入对应的卡槽13内,从而固定检修门3,防止检修门3自由滑动打开。
31.如图4-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对其包括的传动部、限位部以及操作部进一步优化,所述检修门3内开设有转动槽32,所述传动部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槽32内的顶出块42,所述顶出块42包括两半圆块,两所述半圆块的径向面同向布置且错位固定相连,两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与两半圆块的弧面滑动相抵,所述操作部的动力输出端穿入转动槽32内与两半圆块连接处的中心位置固定相连。
32.所述检修门3沿水平方向相向布置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空腔33,两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滑动穿设在两第一空腔33的内外侧之间,每一限位部均包括自由穿过对应第一空腔33后伸入所述转动槽32内与对应半圆块的弧面滑动相抵的定位杆34,所述定位杆34用于与对应卡槽13卡接配合,定位杆3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挡板35,所述第一挡板35位于第一空腔33内,第一挡板35与第一空腔33远离转动槽3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36,所述第一弹簧36套设在定位杆34上。
33.所述检修门3远离所述进风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1,所述操作部包括转动安装在检修门3上的手柄4、与手柄4一端固定相连的转轴41以及设置在手柄4与检修门3之间的限位件,所述转轴41穿入检修门3后伸入转动槽32内与两半圆块连接处的中心位置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槽31位于两定位杆34卡入对应卡槽13时手柄4所在的位置处,所述限位件用于与限位槽31配合以固定手柄4的位置。
34.当需要检修时,打开限位件与限位槽31脱离,转动手柄4带动转轴41转动,使得两半圆块转动,由于第一弹簧36弹性作用,使得半圆块在转动过程中,定位杆34与半圆块的弧面始终相抵并相对滑动,从而与对应卡槽13脱离卡接,随后滑动检修门3打开检修孔11,然后进行检修即可;检修完成后,滑动检修门3封闭检修孔11,随后反向转动手柄4带动转轴41反向转动,使得两半圆块反向转动,带动两定位杆34相离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36,当两定位杆34卡入对应的卡槽13后,将检修门3进行锁闭,同时限位件卡入限位槽31内,以固定手柄4的位置,从而保证手柄4不自由转动而使得两定位杆34不与对应限位槽31脱离。
35.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装置,对其包括的限位件进一步优化,所述手柄4远离转轴4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空腔43,所述限位件包括自由贯穿手柄4和第二空腔43的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用于嵌入限位槽31内,限位杆44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挡板45,所述第二挡板45位于第二空腔43内,第二挡板45与第二空腔43远离检修门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6,所述第二弹簧46套设在限位杆44上;需要打开检修门3时,先拉动限位杆44,使其脱离限位槽31,同时压缩第二弹簧46,随后按照上述方法打开检修门3;检修完成后,根据上述方法锁闭检修门3,此时限位杆44跟随手柄4转动至限位槽31处,由于第二弹簧46的弹性作用,限位杆44嵌入限位槽31内,从而固定手柄4的位置。
3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风机22向静音发电机组内通风,风机22可以调整进入静音发电机组内的风量大小,而且l形结构的进风管2保证进风管2内的风量充足;当需要检修时,拉动限位杆44,使其脱离限位槽31,同时压缩第二弹簧46,随后转动手柄4带动转轴41转动,使得两半圆块转动,由于第一弹簧36弹性作用,使得半圆块在转动过程中,定位杆34与半圆块的弧面始终相抵并相对滑动,从而与对应卡槽13脱离卡接,随后滑动检修门3打开检修孔11,然后进行检修即可;检修完成后,滑动检修门3封闭检修孔11,随后反向转动手柄4带动转轴41反向转动,使得两半圆块反向转动,带动两定位杆34相离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36,当两定位杆34卡入对应的卡槽13后,将检修门3进行锁闭,此时限位杆44跟随手柄4转动至限位槽31处,由于第二弹簧46的弹性作用,限位杆44嵌入限位槽31内,从而固定手柄4的位置,保证手柄4不自由转动而使得两定位杆34不与对应限位槽31脱离。
3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