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印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布料印染设备。
背景技术:
2.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衣食住行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服装行业是现如今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服装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款式进行设计打版,然后挑选布料以及对布料进行印染,印染工序是布料生产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且印染技术是根据中国古代染织技术演变而来,通过印染来增加布料的多样性。
3.现有的布料印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印染用的颜料以及印染助剂进行混合,同时整个印染过程不具有连续性,另外,染料容易出现色素沉淀,导致色彩印染不够均匀。
4.因此,发明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布料印染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布料印染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布料印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印染用的颜料以及印染助剂进行混合,同时整个印染过程不具有连续性,另外,染料容易出现色素沉淀,导致色彩印染不够均匀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布料印染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一体化焊接有印染池,且印染池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安装有辊轴,所述印染池的外侧和底座上方边缘均固定分布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布料卷轴,所述印染池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有印染机构,且印染机构的下方梯形分布有过滤机构,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布料抽槽;
7.所述印染机构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垂直嵌合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壁穿插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及印染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丝杆步进电机,所述辊轴的前侧安装有压辊,且压辊的左右两端与辊轴之间通过托架进行连接,所述压辊的表面同时设置有暖管和气口。
8.优选的,所述印染池的内壁上方连接有弹力拉绳,所述弹力拉绳的内侧连接有印染板,且印染池通过弹力拉绳与印染板的左右两侧相互连接,所述印染板的表面设置有丝网。
9.优选的,所述弹力拉绳沿着印染池的内壁以及印染板的水平方向均匀等距分布,且印染板的高度与辊轴的高度保持水平。
10.优选的,所述辊轴的长度长于压辊的长度,且压辊与辊轴位于同一条水平面上,所述暖管和气口均匀分布在压辊的表面。
11.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纺纱滤布、滑道、滚轴和木浆棉,且过滤机构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纺纱滤布,所述过滤机构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内部嵌合安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表面穿插有木浆棉。
12.优选的,所述滑道与滚轴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滚轴的长度等于过滤机构的宽度,所述滚轴沿着滑道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六组。
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包括有横杆、活动轴、滑槽、活动杆、扭力转轴和卡轮,且横杆的中间贯穿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横杆的前端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的右侧及位于右侧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对称中心线上安装有扭力转轴,所述活动杆的前端安装有卡轮,且卡轮同时位于滑槽的内部。
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移动板与印染机构相互连接,且横杆通过滑槽和卡轮之间呈滑动连接。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通过印染池的设置,能够将印染助剂和印染色素混合在一起,让印染出的色彩更加鲜艳,不易脱色,印染板两侧均连接有弹力拉绳,通过弹力拉绳让印染板与印染池之间形成弹性连接,提高印染板的灵活性,印染板的高度在印染机构的上方,这样有利于防止印染板完全浸泡在印染池中的染料里,避免印染板被腐蚀;
17.2、通过辊轴和压辊的设置,有利于对布料进行定位,而压辊的设置,可以防止布料在辊轴上起褶皱,避免出现印染不规整的情况辊轴与压辊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方便布料从辊轴和压辊之间通过;
18.3、通过过滤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印染池中的印染材料进行过滤,避免内部出现沉淀的絮状物,进而容易影响实际的印染效果,过滤机构采用的是梯形并垂直向下分布,有利于分层对印染池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通过滚轴的设置,能够对木浆棉进行安置和支撑,有利于木浆棉的展开,而木浆棉的设置,能够对染料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配合过滤机构一起起到过滤的效果,活动杆与横杆之间相互配合,借助活动轴和扭力转轴以及滑槽与卡轮之间的滑动,大大提高了横杆和活动杆之间的灵活性,从而通过两者的运动,能够避免印染池中的染料出现处色素沉淀的情况,有助于染料的混合。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印染池的俯视顶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印染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底座、2印染池、201弹力拉绳、202印染板、203丝网、3辊轴、4布料卷轴、5印染机构、6过滤机构、601纺纱滤布、602滑道、603滚轴、604木浆棉、7安装架、8定位板、9布料抽槽、10凹槽、11移动板、12连接杆、1201横杆、1202活动轴、1203滑槽、1204活动杆、1205扭力转轴、1206卡轮、13丝杆步进电机、14压辊、15暖管、16气口、17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布料印染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一体化焊接有印染池2,且印染池2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安装有辊轴3,印染池2的外侧和底座1上方边缘均固定分布有安装架7,且安装架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布料卷轴4,印染池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有印染机构5,且印染机构5的下方梯形分布有过滤机构6,安装架7的内侧固定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8的表面开设有布料抽槽9;
29.印染机构5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的内部垂直嵌合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内侧壁穿插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底部及印染机构5的内部安装有丝杆步进电机13,辊轴3的前侧安装有压辊14,且压辊14的左右两端与辊轴3之间通过托架17进行连接,压辊14的表面同时设置有暖管15和气口16。
30.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印染池2的内壁上方连接有弹力拉绳201,弹力拉绳201的内侧连接有印染板202,且印染池2通过弹力拉绳201与印染板202的左右两侧相互连接,印染板202的表面设置有丝网203,通过印染池2的设置,能够将印染助剂和印染色素混合在一起,让印染出的色彩更加鲜艳,不易脱色,印染板202两侧均连接有弹力拉绳201,通过弹力拉绳201让印染板202与印染池2之间形成弹性连接,提高印染板202的灵活性。
31.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弹力拉绳201沿着印染池2的内壁以及印染板202的水平方向均匀等距分布,且印染板202的高度与辊轴3的高度保持水平,印染板202的高度在印染机构5的上方,这样有利于防止印染板202完全浸泡在印染池2中的染料里,避免印染板202被腐蚀。
32.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辊轴3的长度长于压辊14的长度,且压辊14与辊轴3位于同一条水平面上,暖管15和气口16均匀分布在压辊14的表面,通过辊轴3和压辊14的设置,有利于对布料进行定位,而压辊14的设置,可以防止布料在辊轴3上起褶皱,避免出现印染不规整的情况辊轴3与压辊14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方便布料从辊轴3和压辊14之间通过。
33.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过滤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纺纱滤布601、滑道602、滚轴603和木浆棉604,且过滤机构6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纺纱滤布601,过滤机构6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602,且滑道602的内部嵌合安置有滚轴603,滚轴603的表面穿插有木浆棉604,通过过滤机构6的设置,能够对印染池2中的印染材料进行过滤,避免内部出现沉淀的絮状物,进而容易影响实际的印染效果,过滤机构6采用的是梯形并垂直向下分布,有利于分层对印染池2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
34.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滑道602与滚轴603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滚轴603的长度等于过滤机构6的宽度,滚轴603沿着滑道602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六组,通过滚轴603的设置,能够对木浆棉604进行安置和支撑,有利于木浆棉604的展开,而木浆棉604的设置,能够对染料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配合过滤机构6一起起到过滤的效果。
35.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12的一端包括有横杆1201、活动轴1202、滑槽1203、活动杆1204、扭力转轴1205和卡轮1206,且横杆1201的中间贯穿安装有活动轴1202,横杆1201的前端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203,横杆1201的右侧及位于右侧连接
杆12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1204,且活动杆1204的对称中心线上安装有扭力转轴1205,活动杆1204的前端安装有卡轮1206,且卡轮1206同时位于滑槽1203的内部,活动杆1204与横杆1201之间相互配合,借助活动轴1202和扭力转轴1205以及滑槽1203与卡轮1206之间的滑动,大大提高了横杆1201和活动杆1204之间的灵活性,从而通过两者的运动,能够避免印染池2中的染料出现处色素沉淀的情况,有助于染料的混合。
36.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12通过移动板11与印染机构5相互连接,且横杆1201通过滑槽1203和卡轮1206之间呈滑动连接,印染机构5与连接杆12共有两侧分别位于印染池2的两侧内壁上,印染机构5的内部呈中空结构,且移动板11的底部均连接有丝杆步进电机13,有利于通过丝杆步进电机13来对移动板11进行左右侧往复运动。
37.本实用工作原理:
38.参照说明书附图1,将布料卷轴4上的布料抽出,并通过布料抽槽9让布料穿过定位板8,接着,让布料从一侧的辊轴3与压辊14之间穿过,并到达另一侧的辊轴3上,然后穿过辊轴3和另一侧的布料抽槽9,固定在另一侧的布料卷轴4上;
39.参照说明书附图1-5,首先,将印染的基料与印染助剂在印染池2中混合,染料深度,不可完全超过印染板202的高度,且不能够低于过滤机构6,这样印染机构5可以上下移动时,接触到染料,并进行补色,同时,过滤机构6可以对染料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沉淀物会接触到木浆棉604,木浆棉604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同时吸收液体来将沉淀物留在过滤机构6上,进而完成过滤,之后,利用丝杆步进电机13来移动移动板11,当移动板11向内侧移动时,横杆1201和活动杆1204均会被推向中间,卡轮1206也会在滑槽1203上移动至滑槽1203另一端,在推力的影响下,横杆1201会因为活动轴1202而被折叠,中间部分向上拱起,而活动杆1204在扭力转轴1205的设置下也是一样的,这样会向上托起印染板202,这样印染板202会将图案和色彩印染在布料上,横杆1201和活动杆1204复位后,在弹力拉绳201的设置在,印染板202复位,且会上下抖动,在抖动过程中会沾染上印染池2中的染料,进而对印染板202进行补色。
4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