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打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式金属路由器壳体生产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金属路由器壳体生产过程中,打孔时加工过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对金属路由器壳体进行打孔之间,需要将金属路由器壳体和钻头的位置调节好才能进行打孔,且打完孔后对下一个壳体进行打孔时又要重新进行校准,这样过于麻烦,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式金属路由器壳体生产用打孔装置,旨在解决每个金属路由器壳体打孔之前需要先进行校准位置,这样过于麻烦,浪费时间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噪式金属路由器壳体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方通过第一螺纹杆连接有打孔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上方设置有用于降噪的隔音板,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放置待打孔的金属路由器壳体的移动板,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所述打孔组件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移动板同步进行左右移动。
5.优选的,所述打孔组件包括承重架,所述承重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方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承重架外侧下方固定安装有所述隔音板。
6.优选的,所述承重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套杆下方,所述第一套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下方,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锥齿轮。
7.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
8.优选的,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
9.优选的,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螺纹杆一端,所述第二螺纹杆另一端贯穿在第二套杆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套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导轨中间,所述移动板中间开有固定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噪式金属路由器壳体生产用打孔装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套杆带动打孔组件进行升降,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转动组件之间配合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套杆就会在第二螺纹杆上进行左右移动,第二套杆就会带动装有带打孔的金属路由器壳体的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次调整位置,就可以实现每
次打孔组件下降到打孔位置时,移动板就会向右移动到打孔组件下方进行打孔,这样解决每个金属路由器壳体打孔之前需要先进行校准位置,这样过于麻烦,浪费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组件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轨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动方向示意图;
15.图中:1、支架主体;2、第一电机;3、第一螺纹杆;4、第一套杆;5、承重架;6、第二电机;7、钻头;8、隔音板;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 11、第一连接杆;12、第三锥齿轮;13、第四锥齿轮;14、第二连接杆;15、第五锥齿轮;16、第六锥齿轮;17、第二螺纹杆;18、第二套杆;19、移动板; 20、导轨;2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式金属路由器壳体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下方通过第一螺纹杆3连接有打孔组件,打孔组件上方设置有用于降噪的隔音板8,第一螺纹杆3通过第一锥齿轮9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放置待打孔的金属路由器壳体的移动板19,传动组件用于打孔组件上下移动带动移动板19同步进行左右移动。
18.打孔组件在进行打孔时,隔音板8会将打孔组件罩在内部,尽可能的降低噪音,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通过带动第一螺纹杆3旋转带动打孔组件进行升降运动,同时第一螺纹杆3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9旋转,第一锥齿轮9 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移动板19进行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当第一螺纹杆3带动打孔组件升降的同时,通过转动组件带动移动板19做同步的左右移动。
19.打孔组件包括承重架5,承重架5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 下方固定连接有钻头7,承重架5外侧下方固定安装有隔音板8,承重架5固定安装在第一套杆4下方,第一套杆4与第一螺纹杆3连接,第一螺纹杆3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下方,第一螺纹杆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9。
20.第一电机2旋转带动第一螺纹杆3旋转,第一螺纹杆3旋转通过第一套杆 4带动承重架5进行升降运动,当钻头7与待打孔壳体接触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6带动钻头7旋转,钻头7就可以对壳体进行打孔,同时因为隔音板8将钻头7罩在内部,降低了钻头7打孔时的噪音。
21.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第二锥齿轮10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杆11一端,第一连接杆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12,第三锥齿轮12与第四锥齿轮13啮合,第四锥齿轮13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杆14上端,第二连接杆14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15。
22.第一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带动第一连接杆11转动,
第一连接杆11带动第三锥齿轮12转动,第三锥齿轮12带动第四锥齿轮13转动,第四锥齿轮13通过第二连接杆14带动第五锥齿轮15转动。
23.第五锥齿轮15与第六锥齿轮16啮合,第六锥齿轮16固定安装在第二螺纹杆17一端,第二螺纹杆17另一端贯穿在第二套杆18内部,第二套杆1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9,移动板19滑动连接在导轨20中间,移动板19中间开有固定槽21。
24.第五锥齿轮15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16转动,第六锥齿轮16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通过第二套杆18带动移动板19进行左右移动,且因为导轨20的限制,移动板19只能保持直线运动,金属路由器壳体放置在移动板19中间的固定槽21内部固定住。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打孔组件和移动板19之间的位置调节好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螺纹杆3转动,第一螺纹杆3带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带动第一连接杆11转动,第一连接杆11 带动第三锥齿轮12转动,第三锥齿轮12带动第四锥齿轮13转动,第四锥齿轮 13通过第二连接杆14带动第五锥齿轮15转动,第五锥齿轮15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16转动,第六锥齿轮16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同时第一套杆4通过第一螺纹杆3转动带动装有钻头7的承重架5向下移动,当承重架5向下移动的同时,第二套杆18在第二螺纹杆17的转动下推动放置有待打孔壳体的移动板19向右移动,当钻头7和壳体接触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6带动钻头7转动,钻头7可以对壳体进行打孔了。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