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2.前的油管生产工艺,常常会采用冷镦成型的方式加工油管头部,然而金属材料在常温下的加工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硬度增加会产生弊端,需要进行退火处理,将油管加热到适当温度后,缓慢冷却。
3.现有的油管加热设备,工位少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
5.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加工室,所述第一加工室的内部设有第一感应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面远离第一加工室一侧设有第二加工室,所述第二加工室的内部设有第二感应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处设有第三加工室,所述第三加工室的内部设有第三感应加热器,所述第三加工室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惰性气体发生器,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的下端设有输气管,所述底座的底面下方一侧设有第一配电柜,所述第一配电柜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一,所述第一配电柜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一,所述底座的底面下方远离第一配电柜的一侧设有第二配电柜,所述第二配电柜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二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二,所述第二配电柜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二,所述底座的底面下方中心处设有第三配电柜,所述第三配电柜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三,所述挡板三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三,所述第三配电柜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三。
7.作为改进,所述输气管有三个出口,分别连通第一加工室、第二加工室和第三加工室。
8.作为改进,所述输气管的三个出口上分别设有阀门一、阀门二和阀门三,且分别于第一加工室、第二加工室和第三加工室对应。
9.作为改进,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共设有四个,分别设在四个拐角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通过感应加热器加热油管,温度稳定,可控性较强,加热比较均匀。通过加入惰性气体,可以有效减少加热过程中金属表面的氧化。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可以大大
地提高加工速度,进一步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对照表:
14.1、底座;2、支撑腿;3、中频电容补偿器二;4、挡板二;5、中频电源二;6、第二配电柜;7、第一配电柜;8、中频电容补偿器一;9、挡板一;10、中频电源一;11、中频电容补偿器三;12、挡板三;13、第三配电柜;14、中频电源三;15、第二加工室;16、第二感应加热器;17、第一加工室;18、第一感应加热器;19、第三加工室;20、第三感应加热器;21、支架;22、惰性气体发生器;23、输气管;24、阀门一;25、阀门二;26、阀门三。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6.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加工室17,所述第一加工室17的内部设有第一感应加热器18,所述底座1的顶面远离第一加工室17一侧设有第二加工室15,所述第二加工室15的内部设有第二感应加热器16,所述底座1的顶面中心处设有第三加工室19,所述第三加工室19的内部设有第三感应加热器20,所述第三加工室19的顶部设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上端设有惰性气体发生器22,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22的下端设有输气管23,所述底座1的底面下方一侧设有第一配电柜7,所述第一配电柜7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一9,所述挡板一9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一8,所述第一配电柜7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一10,所述底座1的底面下方远离第一配电柜7的一侧设有第二配电柜6,所述第二配电柜6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二4,所述挡板二4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二3,所述第二配电柜6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二5,所述底座1的底面下方中心处设有第三配电柜13,所述第三配电柜13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三12,所述挡板三12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三11,所述第三配电柜13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三14。
17.所述输气管23有三个出口,分别连通第一加工室17、第二加工室15和第三加工室19。
18.所述输气管23的三个出口上分别设有阀门一24、阀门二25和阀门三26,且分别于第一加工室17、第二加工室15和第三加工室19对应。
19.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共设有四个,分别设在四个拐角处。
20.本实用新型在其工作时,启动中频电源一10,第一感应加热器18将会加热,启动惰性气体发生器22,再将阀门一24打开,惰性气体会进入第一加工室17,将需要加工的油管放进第一加工室17中进行加热处理,当加工完成后,将中频电源一10和惰性气体发生器22关闭,再将阀门一24关闭即可,当需要多工位加工室,只需要同上步骤一样,打开对应的中频
电源和对应的阀门。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加工室(17),所述第一加工室(17)的内部设有第一感应加热器(18),所述底座(1)的顶面远离第一加工室(17)一侧设有第二加工室(15),所述第二加工室(15)的内部设有第二感应加热器(16),所述底座(1)的顶面中心处设有第三加工室(19),所述第三加工室(19)的内部设有第三感应加热器(20),所述第三加工室(19)的顶部设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上端设有惰性气体发生器(22),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22)的下端设有输气管(23),所述底座(1)的底面下方一侧设有第一配电柜(7),所述第一配电柜(7)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一(9),所述挡板一(9)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一(8),所述第一配电柜(7)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一(10),所述底座(1)的底面下方远离第一配电柜(7)的一侧设有第二配电柜(6),所述第二配电柜(6)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二(4),所述挡板二(4)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二(3),所述第二配电柜(6)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二(5),所述底座(1)的底面下方中心处设有第三配电柜(13),所述第三配电柜(13)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挡板三(12),所述挡板三(12)上设有中频电容补偿器三(11),所述第三配电柜(13)内部的底面设有中频电源三(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3)有三个出口,分别连通第一加工室(17)、第二加工室(15)和第三加工室(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3)的三个出口上分别设有阀门一(24)、阀门二(25)和阀门三(26),且分别于第一加工室(17)、第二加工室(15)和第三加工室(19)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共设有四个,分别设在四个拐角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加工室,所述第一加工室的内部设有第一感应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面远离第一加工室一侧设有第二加工室,所述第二加工室的内部设有第二感应加热器,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处设有第三加工室,所述第三加工室的内部设有第三感应加热器,所述第三加工室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惰性气体发生器,通过感应加热器加热油管,温度稳定,可控性较强,加热比较均匀。通过加入惰性气体,可以有效减少加热过程中金属表面的氧化。多工位汽车油管感应加热设备可以大大地提高加工速度,进一步增加产量。步增加产量。步增加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欣 周儒君 杨盛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一新世科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