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重量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


背景技术:

2.超载限制器通过重量传感器测量装载物重量,仪表实时显示实际载荷,当测量的物体的重力超过设定的数值时,会发出警报信号,超载限制器广泛用于桥式类型起重机和升降机。
3.现有的起重机重量检验一般都使用超载限制器来进行检测,超载限制器一般是安装在钢索上的,然后钢索上升的时候,会让超载限制器抵在起重机上的一个铁块上,超载限制器在对起重机检测完成后,需要拆卸下来对其它起重机继续进行检测,由于超载限制器一般都是借助螺母固定在钢索上的,导致螺母需要经常的拆卸安装,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出现滑丝的情况,进而导致超载限制器不方便再次安装在钢索上,综上述问题研制出一种具有方便安装功能的超载限制器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包括超载限制器、钢索和固定装置,所述超载限制器上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超载限制器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装在超载限制器上,所述固定板远离超载限制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上固装有转板,所述转板呈“l”形,且转板的短臂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超载限制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钢索滑动连接,所述钢索上活动连接有铁块,所述固定块远离转柱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卡槽,所述转板靠近卡槽的一侧固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贯穿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限位盘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卡槽内壁卡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且连接板的长臂端贯穿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靠近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插块,所述插块插设在转柱内。
7.优选的,所述插杆上固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与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8.优选的,所述超载限制器的顶端设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固装在超载限制器上,所述连接柱上滑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与超载限制器之间固装有两个第二弹簧。
9.优选的,所述矩形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铁板,所述铁板呈“l”形,且铁板的长臂端插设在连接柱内。
10.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靠近连接柱的一侧与铁板磁
吸。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先拉动插杆,使得插块借助插杆的拉力从转柱内滑出,然后转动转板,然后将固定板安放到钢索处,接着转动转板,使得转板回到原位,此时松开插杆,使得第一弹簧因为弹力的恢复推动圆盘,此时插块会借助圆盘的推力滑进行转柱内,此时推动固定块,使得推板借助固定块的推力与钢索相接触,从而使转板借助推板的压力固定住,接着推动限位杆,使得限位杆与卡槽卡接,从而使推板一直挤压钢索,使得超载限制器被固定住,起到了将超载限制器固定在钢索上的作用,当需要将超载限制器从钢索上取下来时,拉动限位杆,使得限位杆从卡槽内滑出,同时限位盘会与连接块相接触,然后拉动固定块,使得推板不再与钢索相接触,接着拉动插杆,使得插块借助插杆的拉力从转柱内滑出,然后转动转板,使得转板从钢索处移开,然后将超载限制器从钢索上取下来,起到了将超载限制器从钢索上拆卸下来的作用,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能够将超载限制器安装在起重机的钢索上,避免了传统的超载限制器一般都是使用螺母安装在钢索上,螺母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滑丝的情况,进而导致超载限制器不方便再次安装到钢索上对起重机进行检测,提高了超载限制器的使用效率,使得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更具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中,先将导线缠绕在两个连接柱上,然后拉动铁板,使得铁块从连接柱内滑出,此时铁块会在滑槽内滑动,同时铁块会与磁铁相接触,并且磁吸,此时第二弹簧会因为弹力的恢复拉动矩形块,从而使矩形块借助第二弹簧的推力压住导线,从而使导线固定在连接柱上,起到了对导线进行收纳的作用,当需要使用导线时,拉动矩形块,使得矩形块回到原位,接着推动铁板,使得铁板插进连接柱内,然后将连接柱上的导线解下来进行使用,通过设置收纳装置,能够将导线收纳起来,避免了导线会比较长,在超载限制器不使用的时候,导线无法收纳,进而影响了超载限制器的便携效果,使得该收纳装置的设置更加重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中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中图3的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中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中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1、铁块;2、钢索;3、超载限制器;4、固定装置;401、转柱; 402、固定块;403、卡槽;404、限位盘;405、连接块;406、限位杆;407、转板;408、连接板;409、插杆;410、固定板;411、第一弹簧;412、插块; 413、推板;414、圆盘;5、收纳装置;51、连接柱;52、矩形块;53、第二弹簧;54、磁铁;55、滑槽;56、铁板;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起重机重量检验用承载机构,包括超载限制器3、钢索2和固定装置4,超载限制器3上电性连接有导线6。
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固定装置4和收纳装置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5.如图3和图4所示,超载限制器3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板410,固定板410固装在超载限制器3上,固定板410远离超载限制器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柱401,转柱401上固装有转板407,转板407呈“l”形,且转板407 的短臂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块402,固定块402靠近超载限制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413,推板413远离固定块402的一侧与钢索2滑动连接,钢索2上活动连接有铁块1,固定块402远离转柱401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卡槽403,转板407靠近卡槽403 的一侧固装有连接块405,连接块405内贯穿插设有限位杆406,限位杆406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盘404,限位盘404远离固定块402的一侧与限位盘404活动连接,限位杆406与卡槽403内壁卡接。
26.固定板410的顶端固装有连接板408,连接板408呈“l”形,且连接板408的长臂端贯穿插设有插杆409,插杆409靠近转柱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插块412,插块412插设在转柱401内。
27.插杆409上固装有圆盘414,圆盘414与连接板40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411。
28.其整个固定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先拉动插杆409,使得插块412借助插杆409 的拉力从转柱401内滑出,然后转动转板407,然后将固定板410安放到钢索2处,接着转动转板407,使得转板407回到原位,此时松开插杆409,使得第一弹簧411 因为弹力的恢复推动圆盘414,此时插块412会借助圆盘414的推力滑进行转柱 401内,此时推动固定块402,使得推板413借助固定块402的推力与钢索2相接触,从而使转板407借助推板413的压力固定住,接着推动限位杆406,使得限位杆406 与卡槽403卡接,从而使推板413一直挤压钢索2,使得超载限制器3被固定住,起到了将超载限制器3固定在钢索2上的作用,当需要将超载限制器3从钢索2上取下来时,拉动限位杆406,使得限位杆406从卡槽403内滑出,同时限位盘404 会与连接块405相接触,然后拉动固定块402,使得推板413不再与钢索2相接触,接着拉动插杆409,使得插块412借助插杆409的拉力从转柱401内滑出,然后转动转板407,使得转板407从钢索2处移开,然后将超载限制器3从钢索2上取下来,起到了将超载限制器3从钢索2上拆卸下来的作用,通过设置固定装置4,能够将超载限制器3安装在起重机的钢索2上,避免了传统的超载限制器3一般都是使用螺母安装在钢索2上,螺母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滑丝的情况,进而导致超载限制器3不方便再次安装到钢索2上,对起重机进行检测,提高了超载限制器3的使用效率,使得该固定装置4的设置更具实用性。
29.如图2和图6所示,超载限制器3的顶端设有收纳装置5,收纳装置5包括两个连接柱51,两个连接柱51固装在超载限制器3上,连接柱51上滑动连接有矩形块 52,矩形块52与超
载限制器3之间固装有两个第二弹簧53。
30.矩形块52远离第二弹簧53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55,两个滑槽5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铁板56,铁板56呈“l”形,且铁板56的长臂端插设在连接柱51内。
31.滑槽5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铁54,磁铁54靠近连接柱51的一侧与铁板56磁吸。
32.其整个的收纳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先将导线6缠绕在两个连接柱51上,然后拉动铁板56,使得铁板56从连接柱51内滑出,此时铁板56会在滑槽55内滑动,同时铁板56会与磁铁54相接触,并且磁吸,此时第二弹簧53会因为弹力的恢复拉动矩形块52,从而使矩形块52借助第二弹簧53的推力压住导线6,从而使导线 6固定在连接柱51上,起到了对导线6进行收纳的作用,当需要使用导线6时,拉动矩形块52,使得矩形块52回到原位,接着推动铁板56,使得铁板56插进连接柱51内,然后将连接柱51上的导线6解下来进行使用,通过设置收纳装置5,能够将导线6收纳起来,避免了导线6会比较长,在超载限制器3不使用的时候,导线6无法收纳,进而影响了超载限制器3的便携效果,使得该收纳装置5的设置更加重要。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