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盒装粉末定量给出的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定量推出粉末的盒子。
背景技术:
2.九一丹是数千年来沿用至今的外科良药,是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疔疮和窦道瘘管等的常用中成药,临床用于治疗不同疾病所致的脓腐疮面、炎症性疮面,尤其是对于难愈性疮面或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疮面疗效显著。是治疗乳房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常规外用制剂,2012年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九一丹外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研究”表明,九一丹外用一个疗程的安全剂量为小于2克。而临床使用时,装药粉的盒子常为市面常见的小盒子,如果太小,在使用时易有药粉洒出;如果太大,易造成大量损耗。以及使用时棉球蘸取药粉,都会形成大量损耗,不利于临床及临床课题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定量推出粉末的盒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定量推出粉末的盒子,包括盒体和定量组件,所述盒体与定量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盒盖、侧壁和底板组成,所述盒盖、侧壁和底板围设成容置腔室,所述盒体内部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定量组件包括定量组盒、控制杆、齿轮组和弹性部件,所述定量组盒与盒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设于定量组盒内部,且控制杆的上端延伸至定量组盒顶部的上方,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于控制杆上,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设于第二齿轮组的上方。
5.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组由挡板和第一齿轮组成,所述挡板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由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组成,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6.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外周的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且挡板与第一齿轮处于同一平面。
7.优选的,所述隔层设于盒体的下端,所述隔层中心具有轴芯,所述轴芯上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轴芯上,并延伸至盒体的盒盖上,且与盒盖的下表面相贴,所述挡板设于隔层与隔板两者之间。
8.优选的,所述隔层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挡板具有第二开口部,所述挡板用于打开或盖合第一开口部。
9.优选的,所述隔板将盒体从挡板至盒盖的腔室部分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纳粉末,所述第二腔室内挂设有刷子。
10.优选的,所述隔层、侧壁与底板围设成第三腔室,所述底板通过支撑轴与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与底板一体成型,所述支撑轴具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设于定量组盒内。
11.优选的,所述延伸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定量组盒内的控制杆设有第三齿轮,所述
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垂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定量推出粉末的盒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实用新型通过按压与旋转控制杆实现第一齿轮组的啮合转动,将隔层上的第一开口部打开或盖合,来控制第一腔室内的粉末滑落至第三腔室,再次按压与旋转控制杆实现第二齿轮组的啮合转动,使处于第三腔室内的粉末沿底板滑落至底部外面供日常使用,以此实现粉末的定量给出,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同时,盒子便于携带;
14.2、第一腔室一侧的侧壁为透明材质,且侧壁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与对应数值,便于观察和控制粉末的给出;
15.3、第二腔室内挂设的刷子,用于蘸取粉末便于使用,刷子的抓粉力弱,不会过多地吸收粉末,减少损耗,且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量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盒体,1-1、盒盖,1-2、侧壁,1-3、底板,1-31、支撑轴,1-4、隔层,1-41、轴芯,1-42、第一开口部,2、定量组件,2-1、定量组盒,2-2、控制杆,2-3、弹性部件,3、第一齿轮组,3-1、挡板,3-11、第二开口部,3-2、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组,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5、隔板,5-1、第一腔室,5-2、第二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定量推出粉末的盒子,包括盒体1和定量组件2,所述盒体1与定量组件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由盒盖1-1、侧壁1-2和底板1-3组成,所述盒盖1-1、侧壁1-2和底板1-3围设成容置腔室,所述盒体1内部设有隔层1-4,所述隔层1-4与侧壁1-2一体成型,所述侧壁1-2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定量组件2包括定量组盒2-1、控制杆2-2、齿轮组和弹性部件2-3,所述定量组盒2-1与盒体1侧壁1-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2-2设于定量组盒2-1内部,且控制杆2-2的上端延伸至定量组盒2-1顶部的上方,所述弹性部件2-3套设于控制杆2-2上,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3和第二齿轮组4,所述第一齿轮组3设于第二齿轮组4的上方。
26.定量组件2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结构设于定量组盒2-1的内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一次按压控制杆2-2至第一限位部时,用于实现第一齿轮组3
转动,二次按压控制杆2-2至第二限位部时,用于实现第二齿轮组4转动,三次按压控制杆2-2在弹性部件2-3的作用下,控制杆2-2回位。
27.其中,盒盖1-1与侧壁1-2通过翻转实现盒体1的盖合与打开。
28.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组3由挡板3-1和第一齿轮3-2组成,所述挡板3-1与第一齿轮3-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4由第二齿轮4-1和第三齿轮4-2组成,所述第二齿轮4-1与第三齿轮4-2相啮合。
29.优选的,所述挡板3-1通过外周的齿条与第一齿轮3-2啮合连接,且挡板3-1与第一齿轮3-2处于同一平面。
30.优选的,所述隔层1-4设于盒体1的下端,所述隔层1-4中心具有轴芯1-41,所述轴芯1-41上套设有挡板3-1,所述挡板3-1上方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固定连接在轴芯1-41上,并延伸至盒体1的盒盖1-1上,且与盒盖1-1的下表面相贴,所述挡板3-1设于隔层1-4与隔板5两者之间。
31.优选的,所述隔层1-4具有第一开口部1-42,所述挡板3-1具有第二开口部3-11,所述挡板3-1用于打开或盖合第一开口部1-42。
32.优选的,所述隔板5将盒体1从挡板3-1至盒盖1-1的腔室部分分隔成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所述第一腔室5-1用于容纳粉末,所述第二腔室5-2内挂设有刷子。
33.处于第一腔室5-1的侧壁1-2为透明材质,通过透明材质可直观看到盒体1内部粉末容量的变化,第一腔室5-1的最大容量为8g,每一刻度为2g,对应刻度可设有对应的数值;刷子用于在粉末给出后进行蘸取,方便使用,刷子为类似化妆刷的材质,抓粉力弱,不会过多地吸收粉末,减少损耗,且方便清洗。
34.优选的,所述隔层1-4、侧壁1-2与底板1-3围设成第三腔室,所述底板1-3通过支撑轴1-31与侧壁1-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31与底板1-3一体成型,所述支撑轴1-31具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设于定量组盒2-1内。
35.当挡板3-1上的第二开口部3-11与隔层1-4上的第一开口部1-42完全对准时,第一开口部1-42为打开状态,粉末从第一腔室5-1下落至第三腔室;当挡板3-1上的第二开口部3-11与隔层1-4上的第一开口部1-42完全错开时,第一开口部1-42为盖合状态,粉末无法从第一腔室5-1下落至第三腔室。
36.其中,第三腔室的最大容量为2g,当第三腔室达到最大容量值时,使第一开口部1-42处于盖合状态。
37.优选的,所述延伸端设有第二齿轮4-1,所述定量组盒2-1内的控制杆2-2设有第三齿轮4-2,所述第三齿轮4-2与第二齿轮4-1互相垂直。
38.当第二齿轮组4转动时,带动处于支撑轴1-31延伸端的第二齿轮4-1转动,从而使底板1-3由水平状态变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状态,此时置于第三腔室内的粉末沿底板1-3滑落至盒体1外侧,供日常使用。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40.翻转盒盖1-1,使盒体1的上端开口打开,将粉末装入第一腔室5-1内,将盒盖1-1盖合,以免粉末洒出,其中,盒盖1-1与侧壁1-2之间的盖合处可通过磁性部件或卡合构件进行锁合。
41.按压一次控制杆2-2,控制杆2-2下推至第一限位部,此时,第一齿轮3-2与挡板3-1
外表面的齿条相啮合,这时旋转控制杆2-2,使挡板3-1上的第二开口部3-11与隔层1-4上的第一开口部1-42完全对准,第一开口部1-42打开,通过透明材质的侧壁1-2可以观察到粉末从第二开口部3-11和第一开口部1-42下落至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的最大容量为2g,当第三腔室装满粉末后,再次旋转控制杆2-2,使挡板3-1上的第二开口部3-11与隔层1-4上的第一开口部1-42完全错开,直至将隔层1-4上的第一开口部1-42盖合;再次按压控制杆2-2,控制杆2-2下推至第二限位部,此时,支撑轴1-31延伸端上的第二齿轮4-1与控制杆2-2下端的第三齿轮4-2相啮合,这时旋转控制杆2-2,使底板1-3以支撑轴1-31为中心进行翻转,翻转后,底板1-3相对于水平方向发生倾斜,置于第三腔室内的粉末将沿底板1-3滑落至盒体1底部外侧,以供日常使用,第三次按压控制杆2-2时,在弹性部件2-3的作用下,控制杆2-2回位。
4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