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毒机器人。


背景技术:

2.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消毒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消毒机器人可以将自身携带的消毒液喷向消毒区域,从而无需人员进入消毒区域。现有技术中,消毒机器人一般是机器人为载体,在机器人内部装置消毒系统产生消毒气体,利用机器人的气动系统将消毒气体快速的在室内空间扩散,从而起到给消毒区域消毒的技术效果。但是,该消毒机器人的消毒功能比较单一,应用场景单一,消毒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兼备灯光消毒、消毒液消毒和空气净化功能的消毒机器人。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及固定在移动底盘上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储存消毒液的储液组件、用于向外界环境喷消毒液的雾化喷雾组件、用于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的灯光组件以及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组件;
5.所述储液组件固定在机器人本体内;
6.所述雾化喷雾组件固定在机器人本体顶端并与储液组件相连;
7.所述灯光组件包括多个消毒灯具及能够驱动各消毒灯具旋转的旋转驱动件,所述消毒灯具均布在机器人本体四周,所述旋转驱动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内;
8.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固定在机器人本体内并与外界连通。
9.为了提高喷雾效果,所述雾化喷雾组件包括雾化室、雾化室顶盖、头部底盖、头部顶盖、超声波雾化器、进风通道、出雾风扇及出风通道,所述雾化室、雾化室顶盖、头部底盖、头部顶盖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雾化室内,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雾化室顶盖内,进风通道底端与雾化室相连通,所述出雾风扇固定在进风通道顶端,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雾化室顶盖内,出风通道底端与进风通道相连通,出风通道顶端开设有出雾口。
10.为了便于进水、排水,并能够回收溢流的水,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安装于雾化室底部中心,雾化室内开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溢流口。
11.为了便于均匀喷雾,并能够回收部分凝结的水珠,所述出风通道为弧形结构,所述出雾口凸出于头部顶盖上表面,出雾口顶端开设有回流口,出雾口外壁与出风通道内壁之间形成集液槽,集液槽通过回流口与雾化室相连通;所述头部顶盖顶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凝雾槽,凝雾槽底端与集液槽相连通。
12.作为优选,所述消毒灯具包括消毒灯管、灯底壳、反光罩及转轴,所述消毒灯管、反光罩安装于灯底壳,所述转轴固定在灯底壳顶端。
13.为了便于实现各消毒灯具转向,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动力驱动、同步带、同步轮及张紧轮,所述同步轮与转轴相固定,所述动力驱动通过同步带、同步轮及张紧轮驱动各消毒灯具转动。
14.为了控制消毒灯具的转向角度,所述转轴上固定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一侧对应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15.为了保证净化效果,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空气净化风道、风扇组、进气格栅、出气格栅及滤芯组,所述风扇组、滤芯组安装于空气净化风道内,所述进气格栅、出气格栅对应设置在空气净化风道两侧并与机器人本体外壁相固定。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消毒机器人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兼备灯光消毒、消毒液消毒和空气净化功能,消毒功能多元化,消毒能力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光组件及储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机器人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喷雾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所示的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1及固定在移动底盘1上的机器人本体2,所述机器人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储存消毒液的储液组件、用于向外界环境喷消毒液的雾化喷雾组件3、用于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的灯光组件5以及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组件7;所述灯光组件5、所述储液组件以及雾化喷雾组件3均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上,雾化喷雾组件3从储液组件中抽取消毒液,并转化成雾化颗粒后喷向外界环境,所述灯光组件5可以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且该消毒光包括但不限于紫外光等。所述移动底盘1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2底端,所述储液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安装空间的下层,所述灯光组件5安装在安装空间的中层,所述雾化喷雾组件3安装在安装空间的上层,另外,所述消毒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的控制屏6,所述控制屏6可以控制消毒机器人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移动和消毒工作等,且所述控制屏6还具有显示和触摸的功能,从而方便操作员对该消毒机器人进行操作。
26.如图2、图3所示,所述储液组件4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安装空间的下层;所述灯光组件5包括框架50、多个同步轮58、同步带51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50上的多个消毒
灯具54。每个所述消毒灯具54上均设有转轴541,所述框架50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转轴541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同步轮58。所述同步带51连接所述同步轮58,驱动件(优选电机,安装于框架50底面)通过同步带51驱动所述同步轮58和所述消毒灯具54转动。所述灯光组件5还包括用于给所述同步带51提供张紧力的张紧轮59,所述同步带51缠绕在所述张紧轮59以及所述同步轮58上。所述消毒灯具54上设有所述限位挡片一52和限位挡片二56,所述框架50上设有光电传感器一53和光电传感器二57;消毒灯打开状态时,限位挡片二56触发光电传感器二57,当所述同步带51带动所述转轴转动180度后,所述限位挡片一52触发光电传感器一53,从而保证了所述消毒灯具54的打开和关闭状态。所述消毒灯具54包括消毒灯管543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消毒灯管543的灯底壳544,所述灯底壳544上设有反光罩542。当该消毒机器人进行消毒作业时,所述消毒灯具54面向机器人外侧,所述消毒灯管543发出的另一部分消毒光经过所述反光罩542的反光面反射后射向外界环境;进而提高了该消毒灯管543发出的消毒光的能量利用率。当所述消毒灯管543不进行消毒作业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消毒灯具54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消毒灯具54面向机器人内部,所述消毒灯管543无法从外部可见,从而起到保护灯管的作用。灯组件罩壳55与机器人外壳形成消毒灯具54转动空间,防止消毒灯具在转动时机器人内部暴露,影响机器人美观。
27.如图4-6所示,所述雾化喷雾组件包括机器人顶盖31、机器人顶部底盖32,进风口321、出雾风扇33、雾化室顶盖34、橡胶密封垫35、雾化室36、超声波雾化器37,所述雾化室36置于机器人骨架上,所述雾化室顶盖34与所述雾化室36用螺钉链接,所述密封垫35置于所述雾化室36与雾化室顶盖34之间,可有效阻止雾化消毒液从缝隙之间溢出。所述机器人顶部底盖32置于雾化室顶盖34之上,并与雾化室顶盖34连接,所述机器人顶盖31置于所述机器人头部底盖32之上。所述出雾风扇33置于所述雾化室顶盖34之上。超声波雾化器37置于雾化室36之中。工作时,加液装置每隔一定时间将消毒液从进水口362加入雾化室36中,当液位超过溢流隔板363高度时流入溢流空间364并从溢流空间底部的管道流回机器人储液装置中,使雾化室内液位不超过最大工作液位,结构上控制最大液位,避免使用传感器增加系统复杂度,超声波雾化器37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液位下降,重新加液。消毒液雾化后,出雾风扇33从进风口321将空气抽入雾化室36,带动雾化室内雾化消毒液流经多个出雾风道341,再从出雾口342喷向外界环境。当机器长时间不用或者需要更换消毒液时可以将消毒液从排水口361排出。
28.如图7所示,所述空气净化组件7包括空气净化风道71、风扇组72、进气格栅73、滤芯组74及出气格栅。所述空气净化风道71上设有多个风扇组72,用于从一侧进气格栅73将污染空气抽入空气净化风道71,经所述滤芯组74的过滤后,被所述风扇组72从另一侧出气格栅送出,进而达到过滤粉尘、异味、有毒气体和杀灭部分细菌的作用。
2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