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


背景技术:

2.矿用自卸车具有承载力大,运距短,运输效率高的特点。其经常运行在矿区或者工程建设的工地路况较差,且超载严重。
3.目前,在我国矿区运行的矿用自卸车大多采用6
×
4的车桥布置方案,即由单转向桥+双驱动桥的布置方案。具体地:车桥通过油气悬缸+导向机构或板簧结构与车架相连接,前桥为转向桥,采用机械或液压转向;第一驱动桥通过中传动轴与变速箱相连接;第二驱动桥通过后传动轴与第一驱动桥相连接。而单转向桥承载能力有限,导致整车无法满足矿区重载要求。
4.并且,由于前桥悬挂大部分采用板簧结构,受板簧结构承载能力的限制,矿用自卸车普遍吨位较低,在50吨左右。而板簧结构的重量较重,导致矿用自卸车舒适性差,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能够提升其承载能力,满足矿区的重载要求。
6.一种矿用自卸车,包括车架、第一转向桥总成、第二转向桥总成、第一悬挂油缸组件、第二悬挂油缸组件、第一推力杆组件和第二推力杆组件,第一转向桥总成与第二转向桥总成相互间隔地横跨车架设置,第一悬挂油缸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一转向桥总成,第二悬挂油缸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二转向桥总成,第一推力杆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一转向桥总成,第二推力杆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二转向桥总成。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悬挂油缸组件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桥总成,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桥总成;
8.所述第二悬挂油缸组件包括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所述第三油缸和所述第四油缸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第三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桥总成,所述第四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第四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桥总成。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推力杆组件包括第一推力杆、第二推力杆、第三推力杆和第四推力杆,所述第一推力杆、所述第二推力杆、所述第三推力杆、所述第四推力杆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推力杆、所述第二推力杆、所述第三推力杆、所述第四推力杆均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一转向桥总成之间;
10.所述第二推力杆组件包括第五推力杆、第六推力杆、第七推力杆和第八推力杆,所
述第五推力杆、所述第六推力杆、所述第七推力杆和所述第八推力杆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五推力杆、所述第六推力杆、所述第七推力杆、所述第八推力杆均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二转向桥总成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推力杆、所述第二推力杆、所述第三推力杆、所述第四推力杆均为直杆,所述第一推力杆与所述第二推力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推力杆与所述第二推力杆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推力杆与所述第四推力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推力杆与所述第四推力杆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车架上设有第一推力杆支座和第二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一转向桥总成上设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推力杆支座与所述第二推力杆支座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推力杆、所述第二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一推力杆、所述第二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三推力杆、所述第四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三推力杆、所述第四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五推力杆和第七推力杆均为直杆,所述第六推力杆和所述第八推力杆均为弯折杆,所述第五推力杆与所述第六推力杆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七推力杆与所述第八推力杆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车架上设有第三推力杆支座和第四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二转向桥总成上设有第三连接座、第四连接座、第五连接座和第六连接座,所述第三推力杆支座与所述第四推力杆支座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五推力杆、所述第六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五推力杆、所述第六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座、所述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七推力杆、所述第八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七推力杆、所述第八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座、所述第六连接座。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连接座与所述第六连接座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三推力杆支座与所述第四推力杆支座之间的间距。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车架上设有龙门梁,所述矿用自卸车还包括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龙门梁,所述横拉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桥总成。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向桥总成包括第一转向桥、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第一平衡杆和第一上节臂;所述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二万向节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桥的两端,所述第一平衡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万向节与第二万向节之间,所述第一上节臂与所述第二万向节固定连接;
18.所述第二转向桥总成包括第二转向桥、第三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第二平衡杆和第二上节臂,所述第三万向节、所述第四万向节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桥的两端,所述第二平衡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万向节与第四万向节之间,所述第二上节臂与所述第四万向节固定连接;
19.所述矿用自卸车还包括直拉杆,所述第一上节臂与所述第二上节臂相对设置,所述直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节臂固定连接,所述直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节臂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采用双前桥的车桥布置方案。即:第一转向桥总成与第二转向桥总成相互间隔地横跨车架设置,第一悬挂油缸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一转向桥总成,第二悬挂油缸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二转向桥总成,第一推力杆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一转向桥总成,第二推力杆组件活动连接于车架与第二转向桥总成。能够提升整车承载能力,满足矿区重载要求。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矿用自卸车包括车架11、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转向桥总成13、第一悬挂油缸组件14、第二悬挂油缸组件15、第一推力杆组件16和第二推力杆组件17,第一转向桥总成12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相互间隔地横跨车架11设置,第一悬挂油缸组件14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悬挂油缸组件15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第一推力杆组件16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推力杆组件17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转向桥总成13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自卸车的前进或者后退方向为前后方向,自卸车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25.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采用双前桥的车桥布置方案。即:第一转向桥总成12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相互间隔地横跨车架11设置,第一悬挂油缸组件14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悬挂油缸组件15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第一推力杆组件16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推力杆组件17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能够提升整车承载能力,满足矿区重载要求。
26.进一步地,第一悬挂油缸组件14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车架11,第一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向桥总成12,第二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车架11,第二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向桥总成12。在本实施例中,车架11固定有第一油气悬缸安装座141和第二油气悬缸安装座,第一油气悬缸安装座141和第二油气悬缸安装座分别焊接在车架11左、右两侧的纵梁下方。当然,第一油气悬缸安装座141和第二油气悬缸安装座也可以是与车架11进行铆接。
27.其中,第一油缸对应第一油气悬缸安装座141,第二油缸对应第二油气悬缸安装座。通过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来分担矿用自卸车前车部分的重量,各受力点应力相对较低,结构更可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气悬缸安装座141和第二油气悬缸安装座各设有一组安装孔;第一转向桥121的左右两端也设有第三油气悬缸安装座和第四油气悬缸安装座,第一油缸还与第三油气悬缸安装座对应,第二油缸还与第四油气悬缸安装座对应,第三油气悬缸安装座和第四油气悬缸安装座各设有一组安装孔;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用销
轴安装在各安装孔上。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两端也可以绕销轴轴线旋转,允许第一转向桥总成12相对于车架11主体上下跳动。
28.进一步地,第二悬挂油缸组件15包括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三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车架11,第三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转向桥总成13,第四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车架11,第四油缸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转向桥总成13。在本实施例中,车架11固定有第五油气悬缸安装座151和第六油气悬缸安装座,第五油气悬缸安装座151和第六油气悬缸安装座分别焊接在车架11左、右两侧的纵梁下方。当然,第五油气悬缸安装座151和第六油气悬缸安装座也可以是与车架11进行铆接。
29.其中,第三油缸对应第五油气悬缸安装座151,第四油缸对应第六油气悬缸安装座。通过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来分担矿用自卸车中部的重量,各受力点应力相对较低,结构更可靠。在本实施例中,第五油气悬缸安装座151和第六油气悬缸安装座各设有一组安装孔;第二转向桥131的左右两端也设有第七油气悬缸安装座和第八油气悬缸安装座,第三油缸还与第七油气悬缸安装座对应,第四油缸还与第八油气悬缸安装座对应,第七油气悬缸安装座和第八油气悬缸安装座各设有一组安装孔;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的两端分别用销轴安装在各安装孔上。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的两端也可以绕销轴轴线旋转,允许第二转向桥总成13相对于车架11主体上下跳动。
30.进一步地,第一推力杆组件16包括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和第四推力杆,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沿车架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均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一转向桥总成12之间。其中,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和第四推力杆能够相对车架11或者第一转向桥总成12在上下方向转动,以允许第一转向桥总成12相对于车架11上下跳动。并且,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和第四推力杆能够限制第一转向桥121沿着车架11的前后方向的位移。同时,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和第四推力杆能够承受矿用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阻力和矿用自卸车制动产生的对轮胎的纵向力(前后方向上的受力)。
31.进一步地,第二推力杆组件17包括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第七推力杆173和第八推力杆174,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第七推力杆173和第八推力杆174沿车架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第七推力杆173、第八推力杆174均活动连接于车架11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之间。其中。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第七推力杆173和第八推力杆174能够相对车架11或者第二转向桥总成13在上下方向转动,以允许第一转向桥总成12相对于车架11上下跳动。并且,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第七推力杆173和第八推力杆174能够限制第二转向桥131沿着车架11的前后方向的位移。同时,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第七推力杆173和第八推力杆174能够承受矿用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阻力和矿用自卸车制动产生的对轮胎的纵向力(前后方向上的受力)。
32.进一步地,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均为直杆,第一推力杆161与第二推力杆162相互平行,第一推力杆161与第二推力杆162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推力杆163与第四推力杆相互平行,第三推力杆163与第四推力杆沿
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33.进一步地,车架11上设有第一推力杆支座18和第二推力杆支座19,第一转向桥总成12上设有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第一推力杆支座18与第二推力杆支座19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推力杆支座18,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座21,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推力杆支座19,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座22。
34.进一步地,第一推力杆支座18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一连接座21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的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于对应的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活动连接。第二推力杆支座19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二连接座22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于对应的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活动连接。
35.进一步地,第五推力杆171和第七推力杆173均为直杆,第六推力杆172和第八推力杆174均为弯折杆,第五推力杆171与第六推力杆172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七推力杆173与第八推力杆174沿车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36.进一步地,车架11上设有第三推力杆支座23和第四推力杆支座24,第二转向桥总成13上设有第三连接座25、第四连接座26、第五连接座27和第六连接座28,第三推力杆支座23与第四推力杆支座24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的一端连接于第三推力杆支座23,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三连接座25、第四连接座26,第七推力杆173、第八推力杆174的一端连接于第四推力杆支座24,第七推力杆173、第八推力杆17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五连接座27、第六连接座28。
37.进一步地,第三推力杆支座23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三连接座25设有两组安装孔,第四连接座26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五推力杆171、第六推力杆172的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于对应的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活动连接。第四推力杆支座24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五连接座27设有两组安装孔,第六连接座28设有两组安装孔,第七推力杆173、第八推力杆174的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于对应的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活动连接。
38.进一步地,第四连接座26与第六连接座28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推力杆支座23与第四推力杆支座24之间的间距。由于第四连接座26与第六连接座28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推力杆支座23与第四推力杆支座24之间的间距,因此,当第六推力杆172的一端连接于第三推力杆支座23,第六推力杆17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连接座26;第八推力杆174的一端连接于第四推力杆支座24,第八推力杆17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六连接座28后,第六推力杆172与第八推力杆174成v型,能够保证设计空间。
39.进一步地,车架11上设有龙门梁(图未示),矿用自卸车还包括横拉杆(图未示),横拉杆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龙门梁,横拉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向桥总成12。龙门梁设有与横拉杆配合的容纳槽,横拉杆的一端与龙门梁的左侧活动连接。具体地,龙门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车架11的左、右两侧的纵梁下方,且位于第一转向桥总成12的上方。同时,龙门梁的左下方设有一组横拉杆安装孔,在第一转向桥总成12的右侧也设有一组横拉杆安装孔,横拉杆的两端分别用销轴安装在横推杆安装孔上。横拉杆可以绕销轴轴线旋转,允许第一转向桥总成12相对于车架11上下跳动,横拉杆用于限制第一转向桥总成12左右方向的位移。
40.进一步地,当矿用自卸车在空载状态时,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和横拉杆朝向第一转向桥总成12的一侧向下倾斜;当自卸车在满载状态时,第一推力杆161、第二推力杆162、第三推力杆163、第四推力杆和横拉杆朝处于水平状态,横拉杆容纳于车架11龙门梁的容纳槽内。这样可以提高整车驾驶舒适性。且车架11相对于地面的横摆量的减少,也会降低悬架关节轴承的摆动角,从而对提高整个悬架系统的寿命,尤其是悬架系统的关节轴承寿命。
41.进一步地,第一转向桥总成12包括第一转向桥121、第一万向节122、第二万向节123、第一平衡杆124和第一上节臂125;第一万向节122、第二万向节123均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向桥121的两端,第一平衡杆124活动连接于第一万向节122与第二万向节123之间,第一上节臂125与第二万向节123固定连接。
42.进一步地,第二转向桥总成13包括第二转向桥131、第三万向节132、第四万向节133、第二平衡杆134和第二上节臂135,第三万向节132、第四万向节133均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向桥131的两端,第二平衡杆134活动连接于第三万向节132与第四万向节133之间,第二上节臂135与第四万向节133固定连接。
4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矿用自卸车还包括直拉杆29,第一上节臂125与第二上节臂135相对设置,直拉杆29的一端与第一上节臂125固定连接,直拉杆29的另一端与第二上节臂135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第一转向桥总成12与第二转向桥总成13的同步转向。
44.进一步地,矿用自卸车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桥。在本实施例中,矿用自卸车包括两个驱动桥,各驱动桥分别与车架11通过板簧或者悬挂油缸连接。
45.关于矿用自卸车的其他结构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4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7.其次,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8.最后,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