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室地面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超室地面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2.医院属于公众场合,每天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因此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3.其中b超室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做b超,每天结束之后都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洁,因为b超室面积比较小,无法用专业设备来清洁,而人工清洁的话,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超室地面清洁系统,提高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b超室地面清洁系统,所述b超室的地面为塑胶地板,包括喷淋装置和地面清洁器;该喷淋装置包括两个进水管和等间距设置在进水管上的多个喷头,进水管对称设置在两侧侧壁上,进水管平行于地面设置,两个进水管上的喷头是交错设置的;还包括地面清洁器,该地面清洁器包括手柄和底盘,手柄和底盘铰接,手柄为长杆结构,底盘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形状海绵,其余部分填充有尼龙毛刷,两者等高,底盘内为空腔结构,设置有圆盘状海绵,圆盘状海绵和扇形状海绵为一个海绵整体,底盘的顶部为敞口结构,该敞口处设有环状挡圈,底盘内在圆盘状海绵和环状挡圈之间设有压板,底盘的中心位置设有铰接柱,手柄和铰接柱铰接,压板和圆盘状海绵的中心有圆柱孔,圆盘状海绵和压板依次套在铰接柱上,压板和底盘底部之间等间距设有弹簧组,手柄上对应压板设有下压结构。
6.有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对应喷头的位置设有铰接座,喷头相对于铰接座铰接,进水管对应喷头的位置还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和喷头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7.有选的,同侧的喷头连接同一根连杆,连杆与进水管平行,连杆上设有控制手柄,控制手柄上设有挂钩,墙壁上对应挂钩设置有卡槽,当喷头竖起时,挂钩卡在卡槽内,当喷头放下与地面平行时,喷头与地面的距离为5-10cm。
8.有选的,所述底盘的底部对应扇形状海绵设有扇形状槽口,所述海绵整体相对于扇形状槽口的剖面为凹形结构。
9.有选的,所述下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柄外侧壁的伸缩套筒,伸缩套筒内置有弹簧,伸缩套筒的顶部的两侧竖直向下对称设有下压杆,所述压板对应下压杆设置有圆柱槽。
10.有选的,还包括沥水底座,该沥水底座为对应底盘设置有两个圆盘状腔体,其中一个圆盘状腔体设置有沥水盘,沥水盘对应扇形状海绵为凸起结构,沥水盘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圆孔;另一个圆盘状腔体内盛有消毒剂。
1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地面清洁系统通过喷头对地面喷洒消毒剂,然后通过地面清洁器的毛刷对地面进行刷洗,然后再通过海绵对污水进行吸附,最后配合下压装置和沥水盘将污水从排水管排出,在下压沥水的过程中,快速对清洁器本体进行清
洗,方便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地面清洁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地面清洁器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沥水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
‑‑
喷淋装置、2
‑‑
地面清洁器、3
‑‑
进水管、4
‑‑‑
喷头、5
‑‑
手柄、6
‑‑
底盘、7
‑‑
扇形状海绵、8
‑‑
毛刷、9
‑‑
圆盘状海绵、10
‑‑
环状挡圈、11
‑‑
压板、12
‑‑
铰接柱、14
‑‑
弹簧组、15
‑‑
铰接座、16
‑‑
出水口、17
‑‑
连杆、18
‑‑
控制手柄、19
‑‑
软管、20
‑‑
挂钩、21
‑‑
卡槽、22
‑‑
伸缩套筒、23
‑‑
弹簧、24
‑‑
下压杆、25
‑‑
圆柱槽、26
‑‑
沥水底座、27
‑‑
凸起结构、28
‑‑
圆盘状腔体、29
‑‑
沥水盘、30
‑‑
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20.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b超室地面清洁系统,所述b超室的地面为塑胶地板,包括喷淋装置1和地面清洁器2;该喷淋装置1包括两个进水管3和等间距设置在进水管3上的多个喷头4,进水管3对称设置在两侧侧壁上,进水管3平行于地面设置,两个进水管3上的喷头4是交错设置的;通过喷头对地面喷洒消毒剂,通过阀门控制,需要消毒的时候,打开阀门,喷洒一定量之后,关闭阀门。还包括地面清洁器2,该地面清洁器2包括手柄5和底盘6,手柄5和底盘6铰接,手柄5为长杆结构,底盘6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形状海绵7,其余部分填充有尼龙毛刷8,两者等高,通过毛刷对地面的污垢进行洗刷,然后海绵把污水吸附走,底盘6内为空腔结构,设置有圆盘状海绵9,圆盘状海绵9和扇形状海绵7为一个海绵整体,设置为较大体积的海绵体,保证污水的吸附量。底盘6的顶部为敞口结构,该敞口处设有环状挡圈10,底盘6内在圆盘状海绵9和环状挡圈10之间设有压板11,底盘6的中心位置设有铰接柱12,手柄5和铰接柱12铰接,压板11和圆盘状海绵9的中心有圆柱孔,圆盘状海绵9和压板11依次套在铰接柱12上,压板11和底盘6底部之间等间距设有弹簧组14,手柄5上对应压板11设有下压结构,通过下压结构,下压压板,压板挤压海绵体,将海绵体吸附的污水排出。
21.进水管3上对应喷头4的位置设有铰接座15,喷头4相对于铰接座15铰接,进水管3对应喷头4的位置还设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和喷头4之间通过软管19连接。同侧的喷头4连接同一根连杆17,连杆17与进水管3平行,连杆17上设有控制手柄18,控制手柄18上设有挂钩20,墙壁上对应挂钩20设置有卡槽21,一般情况下,将控制手柄向上翻转,使得喷头4竖起时,挂钩20卡在卡槽21内,当需要清洁地面时,将手柄放下,使得喷头4与地面保持平行,喷头4与地面的距离为5-10cm。
22.底盘6的底部对应扇形状海绵7设有扇形状槽口,所述海绵整体相对于扇形状槽口的剖面为凹形结构。下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柄5外侧壁的伸缩套筒22,伸缩套筒22内置有弹
簧23,伸缩套筒22的顶部的两侧竖直向下对称设有下压杆24,所述压板11对应下压杆24设置有圆柱槽25。对套筒施加向下的压力,通过下压杆来对压板施加压力,之后套筒复位,下压杆还原。还包括沥水底座26,该沥水底座26为对应底盘6设置有两个圆盘状腔体28,其中一个圆盘状腔体28设置有沥水盘29,沥水盘29对应扇形状海绵7为凸起结构27,沥水盘29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圆孔30;另一个圆盘状腔体28内盛有消毒剂。在下压过程中,配合沥水盘的凸起结构对扇形状海绵体施加压力,污水通过沥水盘上的圆孔,进入到圆柱状腔体内;然后将地面清洁器放置到另一个圆柱状腔体内,通过消毒剂对海绵体进行消毒,然后对地面再次进行清洁。
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