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2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


背景技术:

2.是指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上建设房屋等建筑物,包括住宅楼、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写字楼以及其他专用房屋,房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雾霾进行浇坡,现有的浇坡屋面结构多会因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浇坡后的混凝土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包括房屋主体,还包括浇坡机构和支撑机构;
5.所述房屋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屋顶,且屋顶的上端两侧面均设置有浇坡面,所述浇坡机构包括安装与浇坡面处的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的上表面两边缘处对称安装有第一防护侧板,所述防护底板的上表面另外两个边缘处安装有第二防护侧板,所述防护底板、第一防护侧板以及第二防护侧板共同围合成浇坡槽,且浇坡槽的底端添加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薄膜,所述浇坡槽的内侧位于薄膜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固定于薄膜上方的纵向钢筋,且纵向钢筋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横向钢筋。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连接处设置有铁丝,所述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外径相同。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侧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拼接插块,所述第一防护侧板的一侧面位于与拼接插块相对应处开设有拼接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拼接插块和拼接槽均为y形,所述拼接插块和拼接槽相适配,所述拼接插块与第一防护侧板为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侧板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防护侧板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第二防护侧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根据所需,将混凝土浇入浇坡槽内,形成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的表面铺设薄膜,然后将支撑机构固定于薄膜的上方,待混凝土层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可以通过薄膜避免混凝土层内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层处开裂。
14.2、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机构抵抗混凝土层收缩或者是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开裂,削弱混凝土层自身的拉应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中支撑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中浇坡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房屋主体;2、屋顶;3、浇坡面;4、浇坡机构;41、防护底板;42、第一防护侧板;43、拼接插块;44、第二防护侧板;45、拼接槽;5、支撑机构;51、横向钢筋;52、纵向钢筋;53、铁丝;6、薄膜;7、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技术方案: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包括房屋主体1,还包括浇坡机构4和支撑机构5;
22.房屋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屋顶2,且屋顶2的上端两侧面均设置有浇坡面3,浇坡机构4包括安装与浇坡面3处的防护底板41,防护底板41的上表面两边缘处对称安装有第一防护侧板42,防护底板41的上表面另外两个边缘处安装有第二防护侧板44,防护底板41、第一防护侧板42以及第二防护侧板44共同围合成浇坡槽,且浇坡槽的底端添加有混凝土层7,混凝土层7的上方铺设有薄膜6,浇坡槽的内侧位于薄膜6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机构5。
23.支撑机构5包括多个固定于薄膜6上方的纵向钢筋52,且纵向钢筋52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横向钢筋51,横向钢筋51和纵向钢筋52的连接处设置有铁丝53,纵向钢筋52和横向钢筋51的外径相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机构5抵抗混凝土层7收缩或者是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开裂,削弱混凝土层7自身的拉应力。
24.第一防护侧板42的两端均固定有拼接插块43,第一防护侧板42的一侧面位于与拼接插块43相对应处开设有拼接槽45,拼接插块43和拼接槽45均为y形,拼接插块43和拼接槽45相适配,拼接插块43与第一防护侧板42为滑动连接,第一防护侧板42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层7的厚度,第一防护侧板42的长度与两个第二防护侧板44之间的距离相同,在使用时,将第一防护侧板42通过拼接插块43滑动插入拼接槽45处,进而快速的将第一防护侧板42与第二防护侧板44进行拼接,拼接完成后,将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4通过钉子固定于防护底板41处,此时,将混凝土浇入浇坡槽内,形成混凝土层7,在混凝土层7的表面铺设薄膜6,然后将支撑机构5固定于薄膜6的上方,待混凝土层7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可以通过薄膜6避免混凝土层7内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层7处开裂。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第一防护侧板42通过拼接插块43滑动插入拼接槽45处,进而快速的将第一防护侧板42与第二防护侧板44进行拼接,拼接完成后,将第一防护侧板42和第二防护侧板44通过钉子固定于防护底板41处,此时,将混凝土浇入浇坡槽内,形成混凝土层7,在混凝土层7的表面铺设薄膜6,然后将支撑机构5固定于薄膜6的上方,待混凝土层7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可以通过薄膜6避免混凝土层7内的水分蒸发过快,导
致混凝土层7处开裂,同时,通过支撑机构5抵抗混凝土层7收缩或者是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开裂,削弱混凝土层7自身的拉应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包括房屋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坡机构(4)和支撑机构(5);所述房屋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屋顶(2),且屋顶(2)的上端两侧面均设置有浇坡面(3),所述浇坡机构(4)包括安装与浇坡面(3)处的防护底板(41),所述防护底板(41)的上表面两边缘处对称安装有第一防护侧板(42),所述防护底板(41)的上表面另外两个边缘处安装有第二防护侧板(44),所述防护底板(41)、第一防护侧板(42)以及第二防护侧板(44)共同围合成浇坡槽,且浇坡槽的底端添加有混凝土层(7),所述混凝土层(7)的上方铺设有薄膜(6),浇坡槽的内侧位于薄膜(6)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多个固定于薄膜(6)上方的纵向钢筋(52),且纵向钢筋(52)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横向钢筋(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51)和纵向钢筋(52)的连接处设置有铁丝(53),所述纵向钢筋(52)和横向钢筋(51)的外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侧板(42)的两端均固定有拼接插块(43),所述第一防护侧板(42)的一侧面位于与拼接插块(43)相对应处开设有拼接槽(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插块(43)和拼接槽(45)均为y形,所述拼接插块(43)和拼接槽(45)相适配,所述拼接插块(43)与第一防护侧板(42)为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侧板(42)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层(7)的厚度,所述第一防护侧板(42)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第二防护侧板(44)之间的距离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坡屋面防开裂结构,涉及房屋建设技术领域,包括房屋主体,还包括浇坡机构和支撑机构;房屋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屋顶,且屋顶的上端两侧面均设置有浇坡面,浇坡机构包括安装与浇坡面处的防护底板,防护底板的上表面两边缘处对称安装有第一防护侧板,防护底板的上表面另外两个边缘处安装有第二防护侧板,防护底板、第一防护侧板以及第二防护侧板共同围合成浇坡槽,且浇坡槽的底端添加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薄膜。将混凝土浇入浇坡槽内,形成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的表面铺设薄膜,然后将支撑机构固定于薄膜的上方,待混凝土层凝固,通过薄膜避免混凝土层内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层处开裂。导致混凝土层处开裂。导致混凝土层处开裂。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国 孙福鹏 魏园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