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

专利查询2022-5-18  1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通过微波和射频等消融技术治疗的病例约10余万例/年,其中主要应用于肝、肺、肾等实质脏器中。在消融技术治疗中,通过消融保护囊置于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如肝与腹膜之间的间隙),对脏器。组织进行保护;但是现有消融技术的消融保护囊一般采用长柱状球囊,使用效果差,对靶病变与脏器之间的位置保护面积小,在消融技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靶病变位置附近的脏器、组织损伤,并在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加重术中、术后病人疼痛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且避免靶病变位置附近的脏器、组织损伤的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5.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包括:
6.手持连接件,其用于与加压泵体相连通;
7.近端导管体,其与所述手持连接件相套接相连通;
8.远端导管体,其与所述近端导管体相套接相连通;所述远端导管体的外壁上具有导丝出口;
9.导丝管,其一端嵌入所述远端导管体内与所述导丝出口相连通;另一端延伸穿出所述远端导管体的首端;
10.球囊体,其穿套在所述导丝管上且所述球囊体的末端与所述远端导管体的首端相密封连通;所述球囊体的首端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周壁密封连接;所述球囊体呈扁平圆形状。
11.进一步地,所述球囊体包括上球囊圆形面、下球囊圆形面和密封连接在所述上球囊圆形面、下球囊圆形面之间的连接侧面;所述连接侧面包括上倾斜侧面和下倾斜侧面;
12.所述上球囊平面和下球囊圆形面相互平面;所述上球囊平面的外周边缘的周向上分布有向下倾斜的所述上球囊圆形面;所述下球囊平面的外周边缘的周向上分布有向上倾斜的所述下球囊圆形面;所述上倾斜侧面的下端边缘与所述下倾斜侧面的上端相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侧面穿套在所述导丝管上;且所述连接侧面的末端与所述远端导管体的首端相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侧面的首端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周壁密封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上球囊圆形面和下球囊圆形面的直径相同;所述上球囊圆形面的直径为30-100mm;
14.所述上球囊圆形面和下球囊圆形面之间的距离为5-10mm。
15.进一步地,所述远端导管体内设有沿所述导丝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支撑在所述远端导管体的内壁和所述导丝管的外壁之间的过渡支撑金属丝。
16.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管上套设有两个位于球囊体内且分布在球囊体两端的显影环。
17.进一步地,所述手持连接件包括接头本体和与所述接头本体相连通的管卡接部;所述接头本体呈圆台状;所述接头本体的末端至其首端的外周直径由大渐小。
18.进一步地,所述接头本体的末端面与接头本体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呈倒圆角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远端导管体包括第一窄口导管段、宽口导管段和第二窄口导管段;所述第一窄口导管段、宽口导管段和第二窄口导管段依次相连通;所述宽口导管段、第二窄口导管段和第一窄口导管段的口径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窄口导管段与所述近端导管体相连通;所述导丝出口设于所述宽口导管段上;所述导丝管的一端嵌入所述宽口导管段内与所述导丝出口相连通;另一端延伸穿出所述宽口导管段并且穿过所述第二窄口导管段。
20.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管的另一端具有延伸穿出所述球囊体的首端的管伸出段;所述管伸出段上具有与所述导丝出口相连通的导丝入口;所述管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球囊体的首端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周壁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套部;所述密封套部通过胶水相配合套固在管伸出段上。
2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部的末端至所述密封套部的首端的宽度逐渐减小。
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以导丝到达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如肝与腹膜之间的间隙)后,再利用导丝管沿导丝到达靶病变与脏器间隙靠近,进而使球囊体到达预定的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内,然后通过加压泵体以适当的压力向球囊体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过手持连接件、近端导管体、远端导管体进入球囊体内,并使球囊体扩张形成扁平圆形状结构,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支撑接触,使注入生理盐水扩张的球囊体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有助于消融技术的顺利完成,避免靶病变位置附近的脏器、组织损伤,防止后期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24.2、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囊体注入生理盐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包括:
30.手持连接件1、接头本体11、倒圆角111、管卡接部12、近端导管体2、远端导管体3、第一窄口导管段31、宽口导管段32、导丝出口321、第二窄口导管段33、导丝管4、管伸出段41、导丝入口411、球囊体5、上球囊圆形面51、下球囊圆形面52、连接侧面53、上倾斜侧面531、下倾斜侧面532、过渡支撑金属丝6、显影环7、密封套部8。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包括手持连接件1、近端导管体2、远端导管体3、导丝管4和球囊体5。其中,手持连接件1用于与加压泵体相连通;近端导管体2与所述手持连接件1相套接相连通;远端导管体3与所述近端导管体2相套接相连通;所述远端导管体3的外壁上具有导丝出口321;导丝管4的一端嵌入所述远端导管体3内与所述导丝出口321相连通;另一端延伸穿出所述远端导管体3的首端;球囊体5穿套在所述导丝管4上且所述球囊体5的末端与所述远端导管体3的首端相密封连通;所述球囊体5的首端与所述导丝管4的外周壁密封连接;所述球囊体5呈扁平圆形状。
33.该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以导丝到达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如肝与腹膜之间的间隙)后,再利用导丝管4沿导丝到达靶病变与脏器间隙靠近,利用手拿住手持连接件1进行移动操作,进而使球囊体5到达预定的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内,然后通过加压泵体以适当的压力向球囊体5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过手持连接件1、近端导管体2、远端导管体3进入球囊体5内,并使球囊体5扩张形成扁平圆形状结构,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支撑接触,使注入生理盐水扩张的球囊体5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有助于消融技术的顺利完成,避免靶病变位置附近的脏器、组织损伤,防止后期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同时,该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4.所述球囊体5包括上球囊圆形面51、下球囊圆形面52和密封连接在所述上球囊圆形面51、下球囊圆形面52之间的连接侧面53;所述连接侧面53包括上倾斜侧面531和下倾斜侧面532;所述上球囊平面和下球囊圆形面52相互平面;所述上球囊平面的外周边缘的周向上分布有向下倾斜的所述上球囊圆形面51;所述下球囊平面的外周边缘的周向上分布有向上倾斜的所述下球囊圆形面52;所述上倾斜侧面531的下端边缘与所述下倾斜侧面532的上端相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侧面53穿套在所述导丝管4上;且所述连接侧面53的末端与所述远端导管体3的首端相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侧面53的首端与所述导丝管4的外周壁密封连接。上球囊圆形面51与上倾斜侧面531之间形成夹角、下球囊圆形面52与下倾斜侧面532之间形成夹角均位于90
°‑
150
°
之间。通过上球囊圆形面51、下球囊圆形面52、上倾斜侧面531、下倾斜侧面532连接结合成球囊体5,并且设计上球囊圆形面51与上倾斜侧面531之间形成夹角、下球囊圆形面52与下倾斜侧面532之间形成夹角,有助于球囊体5注入生理盐水后,扩张形成扁平圆形状结构,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支撑接触,增大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有助于消融技术的顺利完成,避免靶病变位置附近的脏器、组织损伤,防止后期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35.具体的,所述上球囊圆形面51和下球囊圆形面52的直径相同;所述上球囊圆形面51的直径为30-100mm,优选为30mm、50mm、80mm、100mm;所述上球囊圆形面51和下球囊圆形面52之间的距离为5-10mm,优选为5mm、8mm、10mm。通过设置限定上球囊圆形面51和下球囊圆形面52的规格、距离,能够更好地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进行支撑接触,有助于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
36.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持连接件1包括接头本体11和与所述接头本体11相连通的管卡接部12;所述接头本体11呈圆台状;所述接头本体11的末端至其首端的外周直
径由大渐小。所述管卡接部12与压力泵体的管道相卡紧连接,便于压力泵体与该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之间的稳定相连通。所述接头本体11的首端与近端导管体2的末端相连通。通过设置接头本体11呈圆台状,有助于人手拿住手持连接件1进行移动操作,便于移动调节球囊体5的位置。
37.为了防止锐角划伤人的手且接头本体11的视觉效果美观,所述接头本体11的末端面与接头本体11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呈倒圆角111设置。
38.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导管体3包括第一窄口导管段31、宽口导管段32和第二窄口导管段33;所述第一窄口导管段31、宽口导管段32和第二窄口导管段33依次相连通;所述宽口导管段32、第二窄口导管段33和第一窄口导管段31的口径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窄口导管段31与所述近端导管体2相连通;所述导丝出口321设于所述宽口导管段32上;所述导丝管4的一端嵌入所述宽口导管段32内与所述导丝出口321相连通;另一端延伸穿出所述宽口导管段32并且穿过所述第二窄口导管段33。通过设置口径由大到小的宽口导管段32、第二窄口导管段33和第一窄口导管段31,有助于在宽口导管段32、第二窄口导管段33更好地安装设置导丝管4,使该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消融手术的进行。
39.为了保持远端导管体3的通畅性,所述远端导管体3内设有沿所述导丝管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支撑在所述远端导管体3的内壁和所述导丝管4的外壁之间的过渡支撑金属丝6。通过设置过渡支撑金属丝6,对远端导管体3的内壁和导丝管4的外壁之间进行支撑,避免导丝管4影响远端导管体3的通畅性,有助于注入生理盐水,使球囊体5扩张,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
40.为了方便消融手术快速进行,所述导丝管4上套设有两个位于球囊体5内且分布在球囊体5两端的显影环7。通过设置显影环7进行显影标记,有利于消融手术的快速进行。
41.所述导丝管4的另一端具有延伸穿出所述球囊体5的首端的管伸出段41;所述管伸出段41上具有与所述导丝出口321相连通的导丝入口411;所述管伸出段41上套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球囊体5的首端与所述导丝管4的外周壁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套部8;所述密封套部8通过胶水相配合套固在管伸出段41上。为了加强球囊体5与导丝管4之间的密封连接,使球囊体5更容易进入靶病变与脏器之间的位置,所述密封套部8的末端至所述密封套部8的首端的宽度逐渐减小,使管伸出段41更容易进入靶病变与脏器之间的位置,同时,管伸出段41的末端至其首端的宽度逐渐减小,在进入靶病变与脏器之间的位置时,管伸出段41和密封套部8先进入,在密封套部8的作用下,与靶病变与脏器之间接触面积逐渐增加,便于球囊体5进入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的位置,进而便于球囊体5进入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的位置。
42.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其中,该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以导丝到达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如肝与腹膜之间的间隙)后,再利用导丝管4沿导丝到达靶病变与脏器间隙靠近,利用手拿住手持连接件1进行移动操作,进而使球囊体5到达预定的靶病变与脏器间隙内,然后通过加压泵体以适当的压力向球囊体5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过手持连接件1、近端导管体2、远端导管体3进入球囊体5内,并使球囊体5扩张形成扁平圆形状结构,在靶病变与脏器之间支撑接触,使注入生理盐水扩张的球囊体5在靶病变与脏器间形成有效地面积保护,有助于消融技术的顺利完成,避免靶病变位置附近的脏器、组织损伤,防止后期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同时,该实质脏器消融保护囊整体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
4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