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2.平衡电枢受话器是一种声电转换器,通常作为发生发声器件使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主要用于耳机、助听器、可发声的穿戴设备和可发声电子产品的发声单元。
3.现有的受话器铁盒4为四周封闭式结构(如图1所示),一方面,在组装工艺中,受到铁盒4的限制,需要先将马达组件、簧片在壳体外先组装好,再一起封装入壳体内,这样无法控制组装精度或需要复杂的定位结构辅助,效率低、稳定性差,不利于生产;另一方面,铁盒4也限制了线圈和簧片的大小,影响受话器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话器,提高组装精准度,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受话器,包括:配置有空腔的壳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马达组件以及与所述马达组件相连的簧片,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簧片穿设的槽口。
6.作为优选,所述簧片包括弯折部,所述槽口开设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侧壁上。
7.作为优选,所述簧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弯折部一端的振动部,所述振动部活动配接在所述马达组件内,所述槽口与所述振动部对应设置。
8.作为优选,所述槽口的最低面与所述振动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
9.所述槽口最低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振动部所在的水平面。
10.作为优选,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磁路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磁路组件与槽口之间线圈,所述振动部活动配接在所述线圈和磁路组件内。
11.作为优选,所述磁路组件包括形成有导磁回路的导磁件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导磁件内的磁体,所述振动部活动配接在所述磁体之间。
12.作为优选,所述簧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弯折部另一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磁路组件外侧。
1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供所述马达组件的引线穿过的引线孔,所述引线孔设置于所述槽口同侧。
14.作为优选,所述引线孔与所述槽口间隔设置或连通设置。
1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槽口开设在所述第一侧壁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的受话器,在壳体上开设供簧片穿过或安装的槽口,一方面引入新的
簧片组装工艺,可以先把马达组件安装至壳体内,再将簧片单独通过槽口组装进马达组件内,壳体的外形规则,很容易进行精准定位,既可以提升组装效率,又可以提高组装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更长规格的簧片和线圈,不受壳体的限制,充分利用槽口的空间,通过更长规格的线圈和簧片提升受话器在低频的输出,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18.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19.图1是现有技术中铁盒、簧片以及马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簧片以及马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簧片以及马达组件的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簧片以及马达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25.图中所示:
26.1、壳体;11、空腔;12、槽口;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第三侧壁;16、第四侧壁;17、引线孔;2、马达组件;21、线圈;22、导磁件;23、磁体;24、引线;3、簧片;31、弯折部;32、固定部;33、振动部;4、铁盒;5、盖体;61、固定框;62、震动板;63、膜;7、驱动件;81、前腔;82、后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如图2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受话器,包括配置有空腔11的
壳体1、设置于空腔11内的马达组件2以及与马达组件2相连的簧片3,壳体1上开设有供簧片3穿设的槽口12,方便引入新的簧片组装工艺,或者可以设置更长的簧片和线圈以提高受话器的声学性能。
31.如图3所示,簧片3包括弯折部31、以及连接在弯折部31两端的固定部32和振动部33,固定部32通过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马达组件2外,振动部33活动配接在马达组件2内。马达组件2包括磁路组件和设置在磁路组件与槽口12之间线圈21,振动部33活动配接在线圈21和磁路组件内。进一步的,磁路组件包括形成有导磁回路的导磁件22以及相对设置在导磁件22内的磁体23,振动部33活动配接在磁体23间形成的磁间隙内。振动部33与磁间隙为对中设置,此处的对中设置可以理解为,振动部33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磁体23的中间,由振动部33把磁间隙对称分割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磁件22采用的是常规的锷铁,导磁回路由锷铁的“口”型设计围绕形成。当然,导磁件还可以采用其他设计,只要能实现形成导磁回路即可。比如,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壳体,在壳体1上下设置两个板状导磁件,通过两个导磁板以及壳体共同围绕形成导磁回路。
32.如图4所示,槽口12开设在壳体1靠近弯折部31的一端侧壁上,以供簧片3穿设,这里的穿设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直接穿过槽口,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直接安装在槽口内。优选的,壳体1包括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以及第四侧壁16,第一侧壁13与第三侧壁15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4与第四侧壁16相对设置,槽口12开设在第一侧壁13上。为了不阻碍簧片的穿过或安装,槽口12应与安装后的振动部33对应设置。这里的对应设置可以理解为,槽口12的最低面与振动部3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槽口12最低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振动部33所在的水平面,这样的槽口12设置可以供簧片3毫无阻碍的穿设。在壳体1上设置槽口12后,一方面可以引入新的簧片组装工艺,如图5所示,可以先把马达组件2安装至壳体1内,再将簧片3单独穿过槽口12组装进马达组件2内,相比于现有的先组装簧片和马达组件的工艺,在壳体外组装无法控制组装精度或需要复杂的定位结构辅助,不利于生产,而壳体1的外形规则,很容易进行精准定位,既可以提升组装效率,又可以提高组装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更长规格的簧片和线圈,不受壳体1的限制,充分利用槽口12的空间,通过更长规格的线圈和簧片提升受话器在低频的输出,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
33.壳体1上还开设有供马达组件2的线圈21的引线穿过的引线孔17,引线孔17设置于槽口12同侧。引线孔17可以与槽口12间隔设置,使簧片3安装与引线24安装相互隔离;引线孔17也可以与槽口12连通设置,更方便引线24的直接穿设安装。
34.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结构外,本实施例中的受话器还包括可以与壳体1盖合的盖体5、安装盖体内的振膜组件以及连接在振膜组件和簧片3的振动部33之间的驱动件7等,这些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只要能实现受话器发声的结构均可合理应用至本实施例中,以下只做简单赘述。
35.如图6所示,壳体1与盖体5盖合形成容置腔,振膜组件将容置腔分割成前腔81和后腔82,马达组件2设置于后腔82内,盖体5侧壁上开设有与前腔81连通的出声口,以供声音输出。
36.振膜组件包括固定框61、震动板62以及膜63。其中,固定框61的边沿固定在盖体5内,通过粘结剂进行密封,震动板62设置于固定框61的镂空部分并与固定框61一端铰接,膜
63覆盖整个固定框61和震动板62。膜63覆盖整个固定框61和震动板62的同时,在固定框61和震动板62之间的间隙处成型出拱形结构,称之为跑道,实现振摆幅度。震动板62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驱动件7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粘结剂与震动板62相连,从而实现由马达组件驱动振膜组件振动。具体的,振动部33远离折弯部31的一端至少部分露于磁路组件外,特别是露于磁体23外,用于固定驱动件7,振动部33与第一通孔之间存在有重叠区域,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振动部33上,另一端固定在震动板62上。
37.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