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涂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涂层面料加工用涂层设备。
背景技术:
2.涂层面料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处理的面料;它能使在面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覆盖胶料,从而达到防水,防风等功能;涂层面料利用溶剂或水将所需要的涂层胶粒(有pu胶,a/c胶,pvc,pe胶)等溶解成流涎状,再以一种某种方式(圆网,刮刀或者滚筒)均匀的涂在布料上(有棉,涤纶,锦纶等基材),然后再经过烘箱内温度的固着,使在面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覆盖胶料。
3.目前在涂层面料表面涂抹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面料在涂抹过程中表面涂料涂料涂抹容易不均匀,影响面料表面的涂抹效果,同时降低面料的整体实用性,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涂层面料加工用涂层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涂层面料加工用涂层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在涂层面料表面涂抹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面料在涂抹过程中表面涂料涂料涂抹容易不均匀,影响面料表面的涂抹效果,同时降低面料的整体实用性,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影响使用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涂层面料加工用涂层设备,包括主壳体、固定座、支撑腿、涂料箱、涂抹机构以及涂抹机构;其中所述主壳体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主壳体相对的两侧开设有进出口,所述主壳体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涂料箱,所述涂料箱侧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6.所述涂抹机构包括连通管、涂料壳、内腔、通孔以及固定架,所述连通管固定连通在涂料箱底侧,所述连通管底端固定连通有涂料壳,所述涂料壳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底侧与开设在涂料壳底侧的通孔连通,所述涂料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位于固定座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
8.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数目为若干个,相邻所述连通管之间等距分布,所述连通管侧表面安装有阀门。
9.进一步地,所述涂料壳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涂料壳底侧的通孔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在涂料壳底侧表面均匀分布。
10.进一步地,所述涂抹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轴、涂抹筒、滑槽、电动推杆、连接轴以及支撑筒,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座顶侧表面,所述支撑板顶侧与固定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放置有固定连接在固定座顶侧的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板顶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表面调节有涂抹筒,所述涂
抹筒底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套接有支撑筒,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与连接轴表面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涂料壳底侧表面与涂抹筒顶侧表面贴合,且涂抹筒与支撑筒平行放置。
12.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涂抹机构,解决了一些面料在涂抹过程中表面涂料涂料涂抹容易不均匀,影响面料表面的涂抹效果的问题,通过涂抹筒对面料顶侧表面进行涂抹,同时通过涂抹筒的涂抹提高面料表面的涂抹均匀,保障面料表面的涂层均匀。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板侧表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主壳体,101、进出口,2、固定座,3、支撑腿,4、涂料箱,5、搅拌电机,6、搅拌轴,7、搅拌叶,8、连通管,9、涂料壳,901、内腔,902、通孔,10、固定架,11、支撑板,1101、滑槽,12、电动推杆,13、固定轴,14、涂抹筒,15、连接轴,16、支撑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1.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本实施例中的涂层设备可以适用于各种涂层面料,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本实施例中的涂层设备可以用来进行涂层如下涂层面料。
25.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包括:涂层面料本体,所述涂层面料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格网;
26.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耐脏层、防水层、抗菌层以及防辐射层,所述耐脏层设置在格网的内侧,所述耐脏层远离格网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防水层、抗菌层以及防辐射层;
27.内衬层,所述内衬层设置在防护层远离格网的一侧,所述内衬层包括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亲水层以及亲肤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的一侧与防辐射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防辐射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基质层、亲水层以及亲肤层。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脏层采用纳米材质制成,所述耐脏层、防水层、抗菌层以及防辐射层采用编织缝合线进行固定。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采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所述防水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玻璃纤维。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层采用抗菌纤维制成。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辐射层采用树脂材质制成,所述防辐射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层银丝网。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基质层与第二基质层通过编制缝合线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基质层和第二基质层均采用棉纤维材质制成。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亲水层为纯棉层,所述亲肤层远离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亲肤棉。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层面料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防护层、内衬层贯穿的透气孔。
35.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涂抹其他结构的涂层面料。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涂层设备进行介绍。
36.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涂层面料加工用涂层设备,包括主壳体1、固定座2、支撑腿3、涂料箱4、涂抹机构以及涂抹机构;其中所述主壳体1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主壳体1相对的两侧开设有进出口101,所述主壳体1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涂料箱4,所述涂料箱4侧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7;
37.所述涂抹机构包括连通管8、涂料壳9、内腔901、通孔902以及固定架10,所述连通管8固定连通在涂料箱4底侧,所述连通管8底端固定连通有涂料壳9,所述涂料壳9内开设有内腔901,所述内腔901底侧与开设在涂料壳9底侧的通孔902连通,所述涂料壳9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
38.所述支撑腿3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3位于固定座2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便于固定座2的稳定放置;所述连通管8数目为若干个,相邻所述连通管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连通管8侧表面安装有阀门,便于连通管8的使用;所述涂料壳9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涂料壳9底侧的通孔902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902在涂料壳9底侧表面均匀分布,便于使用;所述涂抹机构包括支撑板11、固定轴13、涂抹筒14、滑槽1101、电动推杆12、连接轴15以及支撑筒16,所述支撑板11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顶侧表面,所述支撑板11顶侧与固定架1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底端侧表面开设有滑槽1101,所述滑槽1101内腔901放置有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顶侧的电动推杆12,所述支撑板11顶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表面调节有涂抹筒14,所述涂抹筒14底侧设置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表面套接有支撑筒16,所述电动推杆12输出端与连接轴15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涂料壳9底侧表面与涂抹筒14顶侧表面贴合,且涂抹筒14与支撑筒16平行放置,通过涂抹筒14对面料顶侧表面进行涂抹,同时通过涂抹筒14的涂抹提高面料表面的涂抹均匀,保障面料表面的涂层均匀。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面料在涂层时,经过支撑筒16与涂抹筒14之间,启动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推动支撑筒16进行位置调节,保障支撑筒16、面料以及涂抹筒14之间紧密贴合,然后通过连通管8将涂料箱4中的的涂料通过连通管8注入涂料壳9中内腔901,通过内腔901底侧的通孔902流到涂抹筒14表面,通过涂抹筒14进而对面料顶侧表面进行涂抹,同时通过涂抹筒14的涂抹提高面料表面的涂抹均匀,保障面料表面的涂层均匀,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通过电动推杆12的调节下,便于将支撑筒16为位置进行调节,方便面料的涂抹,便于操作。
4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41.1.该种涂层面料加工用涂层设备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对支撑筒16的位置进行调节,保障支撑筒16、面料以及涂抹筒14之间紧密贴合,提高面料在涂层过程中的涂层稳定,满足工作者的使用需求。
42.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涂抹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涂抹筒14对面料顶侧表面进行涂抹,同时通过涂抹筒14的涂抹提高面料表面的涂抹均匀,保障面料表面的涂层均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合推广使用。
43.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