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羽绒打散设备。
背景技术:
2.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3.目前,羽绒在生产使用时都会结团,影响使用的效果,所以在生产时都需要人工使用打散机,来对羽绒进行打散,保证使用的效果
4.现有的羽绒打散设备,大大提高了羽绒打散的效率,使得被打散的羽绒会在桶体内部旋转起来,扩大了羽绒打散的效果,避免了羽绒堆集发生堵塞的情况,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羽绒打散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羽绒打散设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打散设备,包括桶体、打散单元和收料单元;
7.桶体:其上端面设置的进料口处设有导料斗,导料斗上表面设置的开口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盖;
8.打散单元:包括转动杆、打散板、延伸柱和分散针,所述转动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于桶体内腔顶壁面设置的转孔内,转动杆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打散板,打散板的外侧面均设有延伸柱,延伸柱的外弧面上均设有均匀发布的分散针;
9.收料单元:设置于桶体的外弧面,大大提高了羽绒打散的效率,使得被打散的羽绒会在桶体内部旋转起来,扩大了羽绒打散的效果,避免了羽绒堆集发生堵塞的情况,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10.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外弧面上端设有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11.进一步的,所述打散单元还包括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安装座设置于桶体的上端面中部,电机一的输出轴下端穿过桶体的上端面并与转动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大大提高了羽绒打散的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收料单元包括喇叭型料斗、硬质传输管和网格板,所述喇叭型料斗设置于桶体外弧面设置的出料口内,喇叭型料斗的出料口处设有硬质传输管,硬质传输管的出料口处内部设有网格板,避免了羽绒堆集发生堵塞的情况。
13.进一步的,所述收料单元还包括出料筒、螺杆和电机二,所述出料筒竖向设置于硬质传输管的下端水平筒体内,出料筒的上端面设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出料
筒的内腔顶壁面并在端头出设有螺杆,电机二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14.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气口处设有软管,桶体外弧面设置的开口内设有分流管,分流管的前表面设有竖向均匀分布的气口,分流管的进气口与软管的出气口相连,引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扩大了羽绒打散的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外弧面底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右表面前端设有抽风机,抽风机的进气口与硬质传输管的出气口相连,抽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达到了高效出料的目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羽绒打散设备,具有以下好处:
17.1、首先工作人员逆时针打开密封盖,然后将待打散的羽绒通过导料斗投入到桶体内部,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电机一和引风机运作,电机一输出轴旋转带动转动杆、打散板、延伸柱和分散针同时同幅度旋转,进而将进入桶体内部的羽绒打散,大大提高了羽绒打散的效率。
18.2、引风机运作将空气通过软管传输给分流管,最后通过气口吹入桶体内部,由于气口的设置,使得被打散的羽绒会在桶体内部旋转起来,扩大了羽绒打散的效果。
19.3、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抽风机和电机二运作,抽风机运作将桶体内部旋转的羽绒通过硬质传输管抽出,由于网格板的设置,被抽风机抽出的羽绒会堆积在网格板处,此时电机二旋转带动螺杆旋转,螺杆转动将堆积的羽绒排出,从而避免了羽绒堆集发生堵塞的情况,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桶体、2导料斗、3密封盖、4打散单元、41转动杆、42打散板、43延伸柱、44分散针、45电机一、5收料单元、51喇叭型料斗、52硬质传输管、53网格板、54出料筒、55螺杆、56电机二、6引风机、7软管、8分流管、9气口、10安装板、11抽风机、12控制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打散设备,包括桶体1、打散单元4和收料单元5;
26.桶体1:桶体1对其附属机构单元提供安装支撑场所,其上端面设置的进料口处设有导料斗2,导料斗2上表面设置的开口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盖3,首先工作人员逆时针打开密封盖3,然后将待打散的羽绒通过导料斗2投入到桶体1内部;
27.打散单元4:包括转动杆41、打散板42、延伸柱43和分散针44,转动杆41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于桶体1内腔顶壁面设置的转孔内,转动杆41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打散板42,打散板42的外侧面均设有延伸柱43,延伸柱43的外弧面上均设有均匀发布的分散针44,打散单元4还包括电机一45,电机一45通过安装座设置于桶体1的上端面中部,电机一45的输出轴下端穿过桶体1的上端面并与转动杆4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工作人员调控电机一45和引风机6运作,电机一45输出轴旋转带动转动杆41、打散板42、延伸柱43和分散针44同时同幅度旋转,进而将进入桶体1内部的羽绒打散,大大提高了羽绒打散的效率;
28.收料单元5:设置于桶体1的外弧面,收料单元5包括喇叭型料斗51、硬质传输管52和网格板53,喇叭型料斗51设置于桶体1外弧面设置的出料口内,喇叭型料斗51的出料口处设有硬质传输管52,硬质传输管52的出料口处内部设有网格板53,收料单元5还包括出料筒54、螺杆55和电机二56,出料筒54竖向设置于硬质传输管52的下端水平筒体内,出料筒54的上端面设有电机二56,电机二56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出料筒54的内腔顶壁面并在端头出设有螺杆55,电机二56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2的输出端,工作人员调控抽风机11和电机二56运作,抽风机11运作将桶体1内部旋转的羽绒通过硬质传输管52抽出,由于网格板53的设置,被抽风机11抽出的羽绒会堆积在网格板53处,此时电机二56旋转带动螺杆55旋转,螺杆55转动将堆积的羽绒排出,从而避免了羽绒堆集发生堵塞的情况,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29.其中:桶体1的外弧面上端设有控制开关组12,控制开关组1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30.其中:桶体1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引风机6,引风机6的出气口处设有软管7,桶体1外弧面设置的开口内设有分流管8,分流管8的前表面设有竖向均匀分布的气口9,分流管8的进气口与软管7的出气口相连,引风机6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2的输出端,与此同时引风机6运作将空气通过软管7传输给分流管8,最后通过气口9吹入桶体1内部,由于气口9的设置,使得被打散的羽绒会在桶体1内部旋转起来,扩大了羽绒打散的效果。
31.其中:桶体1的外弧面底端设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右表面前端设有抽风机11,抽风机11的进气口与硬质传输管52的出气口相连,抽风机1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2的输出端,抽风机11运作将桶体1内部旋转的羽绒抽出,达到了高效出料的目的。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羽绒打散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工作人员逆时针打开密封盖3,然后将待打散的羽绒通过导料斗2投入到桶体1内部,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12调控电机一45和引风机6运作,电机一45输出轴旋转带动转动杆41、打散板42、延伸柱43和分散针44同时同幅度旋转,进而将进入桶体1内部的羽绒打散,大大提高了羽绒打散的效率,与此同时引风机6运作将空气通过软管7传输给分流管8,最后通过气口9吹入桶体1内部,由于气口9的设置,使得被打散的羽绒会在桶体1内部旋转起来,扩大了羽绒打散的效果,在此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12调控抽风机11和电机二56运作,抽风机11运作将桶体1内部旋转的羽绒通过硬质传输管52抽出,由于网格板53的设置,被抽风机11抽出的羽绒会堆积在网格板53处,此时电机二56旋转带动螺杆55旋转,螺杆55转动将堆积的羽绒排出,从而避免了羽绒堆集发生堵塞的情况,降低工作人员劳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机一45、电机二56、引风机6和抽风机11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电机一45可选用型号为180m-21520c5-e的电机,电机二
56可选用型号为130m-09520c5-e的电机,引风机6可选用型号为yn5-47的引风机,抽风机11可选用型号为jl125的抽风机,控制开关组12上设有与电机一45、电机二56、引风机6和抽风机11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工作的开关按钮。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