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教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用的血管球囊扩张术训练器。
背景技术:
2.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3.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通过动静脉内瘘来进行血液透析来完成体内尿素的排出。但是在做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由于透析液浓度以及温度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动静脉内瘘出现栓节的现象,影响到血液透析的进行,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当动静脉内瘘以及相关血管出现栓节的时候,一般的医护人员会通过血管球囊扩张术来消除栓节。
4.而血管球囊的使用是需要进行长时间大量训练的,而目前很多新手医护人员缺少练习的机会,尤其对于血液透析科室的医护人员来讲,可以与动静脉内瘘结合起来的训练器更是没有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用的血管球囊扩张术训练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静脉内瘘用的血管球囊扩张术训练器,包括硅胶手臂,还包括:支撑填充物,填充在硅胶手臂中,给硅胶手臂增加硬度,代替人体的骨头;模拟血管,设置在支撑填充物和硅胶手臂之间;狭窄制造结构,设置在模拟血管的外表面上,与硅胶手臂固定连接;内瘘管,两端分别与模拟血管连通;模拟血液循环装置,设置在硅胶手臂的端部,与模拟血管连通,用于给模拟血管提供填充液体以及促进模拟液体循环;控制台,与模拟血液循环装置电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的狭窄制造结构为弧形弹性片,所述狭窄制造结构覆盖在模拟血管上,两端与硅胶手臂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拟血管留有球囊进入口;所述球囊进入口穿过硅胶手臂与模拟血管连通。
9.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拟血液循环装置包括:静脉箱,与模拟血管的静脉血管连通;动脉箱,与模拟血管的动脉血管连通;补充箱,与静脉箱以及动脉箱连通;压力泵,安装在动脉箱中,用于给予模拟液体循环动力,与控制台电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的静脉箱中设置有粘稠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粘稠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静脉箱中模拟液体的粘稠度,与控制台电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的补充箱开设有加料口以及搅拌器,用于调整从模拟液体的粘稠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按压任意狭窄制造结构,使得狭窄制造结构下弯,对模拟血管造成压迫,使得模拟血管变狭窄,由于模拟液体具有粘稠度,便形成了栓节,可以人为的给学员创造使用环境,给予学员练习机会。当栓节被清除以及,学员通过血管球囊扩张装置将狭窄处的模拟血管撑起后,会使得狭窄制造结构恢复到上弧状态,有利于导师下次制造人为障碍。由于训练器整体大小有限,所以再在训练器上留有球囊进入口,避免频繁的在训练器上开口,影响到训练器的训练效果,且增加了训练器的使用时间。由于栓节的形成需要考虑到模拟液体的粘稠度,而在形成栓节以及透析过程中,可能会使得模拟液体的粘稠度发生改变,所以在模拟血液循环装置中设置了补充箱以及粘稠度度检测传感器,尽可能的保证了模拟液体的粘稠度,使得该训练器使用时更加符合真实情况。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
16.1-硅胶手臂,2-模拟血管,21-球囊进入口,3-支撑填充物,4-狭窄制造结构,5-控制台,61-动脉箱,62-静脉箱,63-补充箱,631-加料口,64-搅拌器, 7-内瘘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一种动静脉内瘘用的血管球囊扩张术训练器,包括硅胶手臂1,还包括:支撑填充物3、模拟血管2、内瘘管7、控制台5、狭窄制造结构4和模拟血压循环装置。支撑填充物3填充在硅胶手臂1中,给硅胶手臂1增加硬度,代替人体的骨头。模拟血管2设置在支撑填充物3和硅胶手臂1之间。模拟血管2 留有球囊进入口21。球囊进入口21穿过硅胶手臂1与模拟血管2连通。内瘘管7两端分别与模拟血管2连通。狭窄制造结构4设置在模拟血管2的外表面上,与硅胶手臂1固定连接。狭窄制造结构4为弧形弹性片,狭窄制造结构4 覆盖在模拟血管2上,两端与硅胶手臂1固定连接。控制台5,与模拟血液循环装置电连接
19.模拟血液循环装置,设置在硅胶手臂1的端部,与模拟血管2连通,用于给模拟血管2提供填充液体以及促进模拟液体循环。模拟血液循环装置包括:静脉箱62、动脉血、补充箱63和压力泵。静脉箱62与模拟血管2的静脉血管连通。静脉箱62中设置有粘稠度检测传感器,粘稠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静脉箱62中模拟液体的粘稠度,与控制台5电连接。
20.动脉箱61与模拟血管2的动脉血管连通。压力泵安装在动脉箱61中,用于给予模拟液体循环动力,与控制台5电连接。补充箱63与静脉箱62以及动脉箱61连通补充箱63开设有加料口631以及搅拌器64,用于调整从模拟液体的粘稠度。
21.在使用时,教师将球囊入口封闭,然后在补充箱63中灌入模拟液体,启动控制板,
使得压力泵启动,将模拟液体泵送到模拟血管2中,并回到静脉箱 62中,完成循环。然后由学员进行透析液配置,对于透析液配置是否符合标准,教师可以通过粘稠度传感器来得知透析液的浓度是否合适。再需要训练学员对血管球囊扩张器使用时,教师可以按压任意狭窄制造结构4,使得狭窄制造结构4下弯,对模拟血管2造成压迫,使得模拟血管2变狭窄,由于模拟液体具有粘稠度,便形成了栓节,可以人为的给学员创造使用环境,给予学员练习机会。当栓节被清除以及,学员通过血管球囊扩张装置将狭窄处的模拟血管 2撑起后,会使得狭窄制造结构4恢复到上弧状态,有利于导师下次制造人为障碍。由于训练器整体大小有限,所以再在训练器上留有球囊进入口21,避免频繁的在训练器上开口,影响到训练器的训练效果,且增加了训练器的使用时间。由于栓节的形成需要考虑到模拟液体的粘稠度,而在形成栓节以及透析过程中,可能会使得模拟液体的粘稠度发生改变,所以在模拟血液循环装置中设置了补充箱63以及粘稠度度检测传感器,尽可能的保证了模拟液体的粘稠度,使得该训练器使用时更加符合真实情况。
2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