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重症患者用引流设备

专利查询2022-5-19  175


一种icu重症患者用引流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icu重症患者用引流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时需要使用引流装置对重症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引流,从而出现了相应的引流袋,用于引流使用。
3.然而现有的引流袋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积液含量较多时,容易使引流袋产生向下的坠感,当坠感较大时,容易使引流袋与引流管之间断裂,造成部分积液泄露,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且现有的引流袋支架一般无法对引流袋的四个角进行支撑,从而使支架对引流袋的支撑效果较差,同时降低了引流袋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cu重症患者用引流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引流袋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积液含量较多时,容易使引流袋产生向下的坠感,当坠感较大时,容易使引流袋与引流管之间断裂,造成部分积液泄露,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且现有的引流袋支架一般无法对引流袋的四个角进行支撑,从而使支架对引流袋的支撑效果较差,同时降低了引流袋使用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icu重症患者用引流设备,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相邻的一端卡合连接有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顶端的引流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销轴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从而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叠合,并对引流袋的四角处进行压合,从而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对引流袋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引流袋内部积液含量较多时引流袋受到的坠感程度,从而避免了引流袋与引流管之间断裂,避免了部分积液泄露,更好的保护了周边的环境,便于后期对引流袋的转移,提高了使用率。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架,所述第一压架的一端远离支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磁块,所述第一压架的一端靠近支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第一橡胶软垫。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以销轴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时,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上的磁块和铁块先与引流袋的两个角接触,并使磁块与铁块之间产生磁吸力,同时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二橡胶软垫受力变形,并产生相应的弹性势能,从而使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二橡胶软垫对引流袋上剩余的两个角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对引流袋之间的挤压支撑更为稳定,同时提高了引流袋使用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第二压架,所述第二压架靠近
第一压架一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与磁块相匹配的铁块,所述铁块靠近支架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橡胶软垫,所述第二压架靠近支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对接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接板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之间的叠合更为紧密。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皆通过对接板和销轴的相互配合与支架转动连接,且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以销轴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
°‑°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接板和销轴的相互配合,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与支架转动连接,从而降低了转动位置处产生的摩擦力,使其的转动更为省力。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架通过磁块和铁块的相互配合与第二压架磁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块和铁块的相互配合,使第一压架与第二压架磁吸连接,从而使其对引流袋的支撑更为紧密,且便于快速拆卸。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通过固定块与框架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块使支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与框架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架与框架之间的固定更为牢固。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皆呈“u”型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u”型结构的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使其更好的对引流袋的四角处进行支撑,保证了引流袋使用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呈“工”字型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工”字型结构的支架,使其更好的对框架、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之间进行对接。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销轴、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以销轴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从而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叠合,并对引流袋的四角处进行压合,从而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对引流袋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引流袋内部积液含量较多时引流袋受到的坠感程度,从而避免了引流袋与引流管之间断裂,避免了部分积液泄露,更好的保护了周边的环境,便于后期对引流袋的转移,提高了使用率;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压架、磁块、第一橡胶软垫、第二压架、铁块、第二橡胶软垫和对接板,当以销轴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时,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上的磁块和铁块先与引流袋的两个角接触,并使磁块与铁块之间产生磁吸力,同时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二橡胶软垫受力变形,并产生相应的弹性势能,从而使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二橡胶软垫对引流袋上剩余的两个角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压架和第二压架对引流袋之间的挤压支撑更为稳定,同时提高了引流袋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结构主体;2、框架;3、支架;4、销轴;5、第一压合组件;501、第一压架;502、磁块;503、第一橡胶软垫;6、第二压合组件;601、第二压架;602、铁块;603、第二橡胶软垫;604、对接板;7、固定块;8、引流袋;9、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31.一种icu重症患者用引流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框架2,框架2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压合组件5,第一压合组件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压合组件6,当以销轴4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时,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上的磁块502和铁块602先与引流袋8的两个角接触,并使磁块502与铁块602之间产生磁吸力,同时第一橡胶软垫503和第二橡胶软垫603受力变形,并产生相应的弹性势能,从而使第一橡胶软垫503和第二橡胶软垫603对引流袋8上剩余的两个角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对引流袋8之间的挤压支撑更为稳定,同时提高了引流袋8使用的稳定性,第一压合组件5和第二压合组件6相邻的一端卡合连接有引流袋8,引流袋8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顶端的引流管9。
32.请参阅图1、2和3,第一压合组件5包括第一压架501,第一压架501的一端远离支架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磁块502,第一压架501的一端靠近支架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第一橡胶软垫503,当以销轴4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时,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上的磁块502和铁块602先与引流袋8的两个角接触,并使磁块502与铁块602之间产生磁吸力,同时第一橡胶软垫503和第二橡胶软垫603受力变形,并产生相应的弹性势能,从而使第一橡胶软垫503和第二橡胶软垫603对引流袋8上剩余的两个角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对引流袋8之间的挤压支撑更为稳定,同时提高了引流袋8使用的稳定性。
33.请参阅图1、2和4,第二压合组件6包括第二压架601,第二压架601靠近第一压架501一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与磁块502相匹配的铁块602,铁块602靠近支架3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橡胶软垫603,第二压架601靠近支架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对接板604,利用对接板604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之间的叠合更为紧密。
34.请参阅图1、2、3和4,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皆通过对接板604和销轴4的相互配合与支架3转动连接,且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以销轴4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
°‑
90
°
,利用对接板604和销轴4的相互配合,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与支架3转动连接,从而降低了转动位置处产生的摩擦力,使其的转动更为省力。
35.请参阅图1、2、3和4,第一压架501通过磁块502和铁块602的相互配合与第二压架601磁吸连接,利用磁块502和铁块602的相互配合,使第一压架501与第二压架601磁吸连接,从而使其对引流袋8的支撑更为紧密,且便于快速拆卸。
36.请参阅图1、2和3,支架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固定块7,支架3一侧的顶部和
底部皆通过固定块7与框架2固定连接,利用固定块7使支架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与框架2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架3与框架2之间的固定更为牢固。
37.请参阅图1、2、3和4,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皆呈“u”型结构,利用“u”型结构的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使其更好的对引流袋8的四角处进行支撑,保证了引流袋8使用的稳定性。
38.请参阅图1、2和3,支架3呈“工”字型结构,利用“工”字型结构的支架3,使其更好的对框架2、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之间进行对接。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以销轴4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从而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叠合,并对引流袋8的四角处进行压合,从而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对引流袋8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引流袋8内部积液含量较多时引流袋8受到的坠感程度,从而避免了引流袋8与引流管9之间断裂,避免了部分积液泄露,更好的保护了周边的环境,便于后期对引流袋8的转移,提高了使用率,且当以销轴4为基点转动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时,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上的磁块502和铁块602先与引流袋8的两个角接触,并使磁块502与铁块602之间产生磁吸力,同时第一橡胶软垫503和第二橡胶软垫603受力变形,并产生相应的弹性势能,从而使第一橡胶软垫503和第二橡胶软垫603对引流袋8上剩余的两个角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压架501和第二压架601对引流袋8之间的挤压支撑更为稳定,同时提高了引流袋8使用的稳定性。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