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95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作用,其主要实现压缩功能的结构如图1所示,将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转子01通过皮带轮02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动力机构带动皮带轮02转动,皮带轮02再带动转子01转动,从而转子在压缩机内部的结构就可以进行压缩作业,由此可见,转子01和皮带轮02之间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空调压缩机能否正常工作。
3.现有技术通常通过人工压装的方式将皮带轮02压装在转子01上,生产效率较低,且每次压装时对皮带轮02施加的压力较难把控,容易施力过大导致过压、或者施力过小导致压装不到位,最终影响压装的质量。
4.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设计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提高皮带轮的压装生产效率和压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压装的生产效率较低,且压力较难把控影响压装质量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7.机架,独立固定设置,用于承载零件;
8.第一运输机构,穿过所述机架内部,用于运输运料盘;
9.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顶升机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托盘,用于托举运料盘;
10.压装机构,设置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装机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压座;所述压座下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压头;所述压头与所述压座之间设置弹簧,且所述弹簧一端抵住所述压头顶面;
11.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运机构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械爪结构,用于夹取皮带轮;
12.第二运输机构,独立设置,用于运输皮带轮。
13.进一步地,还包括防退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防退机构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抵接块,压装作业时,所述抵接块运动至所述托盘下方并抵住所述托盘底面,用于限制所述托盘下降;所述托盘运动时,所述抵接块运动至与所述托盘在竖直方向产生错位的位置。
14.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上设置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卡柱,所述托盘托举运料盘时,所述卡柱伸入运料盘中。
15.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抵接臂,定位时,所述抵接臂至少顶端上升至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上方。
16.进一步地,所述压座下端还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结构;所述压头和所述弹簧均设置在所述通孔结构中,且所述压头下端延伸至所述导向座外侧。
17.进一步地,所述机械爪结构包括滑动块、缓冲座、缓冲弹簧和夹爪;所述滑动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缓冲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块上;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块和所述缓冲座之间,且所述缓冲弹簧一端抵住所述缓冲座顶端;所述夹爪设置在所述缓冲座低端作开合运动,用于夹取皮带轮。
18.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上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呈“v”字型,所述夹爪通过所述卡槽夹取皮带轮。
19.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柔性垫。
2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1.设计的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通过各个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自动化压装生产,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通过将压头与压座之间设置弹簧,使压头在压装作业时与皮带轮并非刚性抵接,使压力可以保持在定值,从而提升压装质量。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的正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的侧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的a处在运输状态时的放大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的a处在压装状态时的放大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装机构的正视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机构的侧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爪的仰视图;
31.附图标记:转子01、皮带轮02、机架1、第一运输机构2、顶升机构3、托盘31、卡柱32、压装机构4、压座41、压头42、弹簧43、导向座44、转运机构5、滑板51、滑动块52、缓冲座53、缓冲弹簧54、夹爪55、卡槽56、柔性垫57、第二运输机构6、防退机构7、抵接块71、定位机构8、抵接臂81、运料盘9。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压装设备,如图2~8所示,包括:
35.机架1,独立固定设置,用于承载零件;
36.第一运输机构2,穿过机架1内部,用于运输运料盘9,运料盘9上放置有在上一个工序加工好的汽车空调压缩机部件;
37.顶升机构3,设置在第一运输机构2下方的机架1上;顶升机构3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托盘31,用于托举运料盘9;
38.压装机构4,设置在第一运输机构2上方的机架1上;压装机构4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压座41;压座41下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压头42;压头42与压座41之间设置弹簧43,且弹簧43一端抵住压头42顶面;
39.转运机构5,设置在机架1上;转运机构5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51;滑板51上设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械爪结构,用于夹取皮带轮02;
40.第二运输机构6,独立设置,用于运输皮带轮02。
41.本设备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42.第一步,转运机构5的滑板51先将机械爪结构移动至第二运输机构6上方,并下降夹取皮带轮02;之后机械爪结构上升,同时滑板51再将机械爪结构移动至顶升机构3上方;
43.第二步,运输机构2先将运输运料盘9运输到顶升机构3上方,之后顶升机构3的托盘31上升,将运料盘9托举至离开运输机构2;此步可以和第一步同时进行;
44.第三步,机械爪结构下降并将皮带轮02预装在转子01上,之后机械爪结构上升,并且滑板51再将机械爪结构移动至第二运输机构6上方,夹取第二运输机构6新运输来的皮带轮02;
45.第四步,压装机构4的压座41下降,使压头42下压皮带轮02并保持一定时间,之后压座41再上升使压头42与皮带轮02脱离;
46.第五步,顶升机构3的托盘31下降,将运料盘9重新放回运输机构2上,运输机构2将完成压装的部件送入下一工位,并且运送新的待压装部件到顶升机构3上方;
47.之后,重复第一步到第五步的对应压装步骤,即可实现自动化压装生产,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48.通过将压头42与压座41之间设置弹簧43,使压头42在压装作业时与皮带轮02并非刚性抵接;若为刚性抵接,则压头42微小的位移差距都会引起下压的压力产生巨大的变化,而采用弹簧43实现非刚性抵接,则压头42产生的压力取决于弹簧43的形变量,压头42微小的位移差距不会对弹簧43的形变量产生过大的影响,从而使压装时的压力可以近乎保持在定值,提升压装质量。
49.压装机构4在压装作业时,作用力会传递至运料盘9和托盘31上,为了防止托盘31回退影响压装质量,如图2~8所示,还包括防退机构7,设置在机架1上;防退机构7设置有沿
水平方向运动的抵接块71;压装作业时,在托盘31向上托举起运料盘9后,抵接块71运动至托盘31下方并抵住托盘31底面,用于限制托盘31下降;压装作业结束,需要托盘31下降时,抵接块71运动至与托盘31在竖直方向产生错位的位置,解除对托盘31的下降限制。
50.为了保证运料盘9和托盘31之间的相对固定,防止在托举过程中运料盘9滑动影响压装质量,如图4~5所示,托盘31上设置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卡柱32,托盘31托举运料盘9时,卡柱32伸入运料盘9中实现对运料盘9的固定。
51.为了保证运料盘9准确地停在托盘31上方,如图4~5所示,还包括定位机构8,设置在第一运输机构2下方的机架1上;定位机构8设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抵接臂81,定位时,抵接臂81至少顶端上升至第一运输机构2上方,用来抵住运料盘9的侧壁;解除定位时,抵接臂81的顶端移动至第一运输机构2下方,从而不会影响运料盘9的正常运输。
52.为了保证压头42在压装作业中不会产生歪斜,如图6所示,压座41下端还设置有导向座44,导向座44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结构;压头42和弹簧43均设置在通孔结构中,且压头42下端延伸至导向座44外侧。导向座44在对压头42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还能避免外界物体碰撞压头42和弹簧43导致歪斜,从而进一步保证压装质量。
53.作为机械爪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机械爪结构包括滑动块52、缓冲座53、缓冲弹簧54和夹爪55;滑动块5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板51上;缓冲座5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块上;缓冲弹簧54设置在滑动块52和缓冲座53之间,且缓冲弹簧54一端抵住缓冲座53顶端;夹爪55设置在缓冲座53底端作开合运动,用于夹取皮带轮02。此结构可以避免在将皮带轮02放到转子01上时下压的力过大导致过压。
54.为了保证夹爪55对皮带轮02的抓取效果,如图8所示,夹爪55上设置卡槽56,卡槽56呈“v”字型,夹爪55通过卡槽56夹取皮带轮02,能更好地加紧圆形的皮带轮02。优选地,卡槽56的侧壁上设置有柔性垫57,柔性垫57为海绵、橡胶等柔性材料结构,在增加摩擦力的同时还能避免夹爪55损伤皮带轮02。
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