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传动箱维修用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2.后传动箱是车辆驱动后轮的主要部件,承当驱动力的传递以及驱动力分配的作用。大型车辆由于其载重较大,其后传动箱体积较大,重量也较重。对其后传动箱进行维修的时候通常需要进入车底,将后传动箱拆离车身,但是由于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导致拆离十分困难。
3.公告号为cn205572358u,名为传动箱维修用支架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以及两个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包括向传动箱维修用支架的内部伸出的凸台,用于支撑传动箱的箱体与固定脚。该传动箱维修用支架便于在传动箱的维修过程中支撑和固定传动箱,保护维修人员安全。该技术方案是适用于对已经从车身中分离下的传动箱的维修,无法运用到拆离车身上的后传动箱。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后传动箱维修用移动平台,可以运用到从车身中拆离后传动箱,在拆离的过程中可以对后传动箱进行承托,拆下后,又方便将其从车底运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后传动箱维修用移动平台,包括:
7.平板,上表面设有贯穿孔和通过孔;
8.两个定向轮,并列的设置在平板的下表面;
9.两个万向轮,并列的设置在平板的下表面,与两个定向轮连成矩形;
10.气动马达,安装在平板的下表面,轴杆与两个定向轮的转轴同轴固接;
11.接油机构,安装在贯穿孔内;
12.垂直升降机构,安装在通过孔内。
13.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为向下缩颈的阶梯孔;
14.所述接油机构包括:
15.封板,设置在阶梯孔内,下表面与阶梯孔的阶梯面接触;所述封板的侧面设有向内凹的凹槽;所述阶梯孔内壁正对凹槽区域设有与平板上表面贯穿的缺口;
16.容置袋,设置在阶梯孔内,位于封板的正下方。
17.进一步地,所述接油机构还包括容置壳,设置在平板的下表面,与平板的下表面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与阶梯孔连通,所述容置袋可位于容置腔体内。
18.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壳的下表面倾斜向下;所述容置腔体的横截面的面积随着距离阶梯孔越远而越大。
19.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与环形压板;所
述容置袋的开口边缘被环形槽和环形压板挤压成u形。
20.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
21.容置架,设置在平板的下表面,位于通过孔的正下方;
22.垂直伸缩架,设置在容置架内,位于通过孔的正下方;
23.气缸,设置在垂直伸缩架内,通过其长度伸缩变化控制垂直伸缩架的上下伸缩。
24.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孔的内壁设有凸沿,所述垂直伸缩架的上板搭设在凸沿上;所述垂直伸缩架的上板搭设在凸沿上时,垂直伸缩架的上板的板面与平板的上板面齐平。
25.进一步地,所述垂直伸缩架上设有垫板;所述垂直伸缩架上设有四个插孔;四个所述插孔内插设折叠围挡;所述垫板设置在围挡内。
26.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上表面设有四条凸起,四条所述凸起围成矩形。
27.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气体分配阀,进气口设有快接插头,出气孔分别与气动马达和垂直升降机构连通;气体分配阀的控制端不超出平板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孔内壁铰接将安装孔遮蔽的盖板。
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29.平板可以方便维修人员平躺或者趴着进行维修处理;气动马达可以连接气泵驱动平板进行移动,方便将维修人员、维修工具等运输到车底,在拆离后传动箱后,也可以将运出,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30.接油机构可以将后传动箱内的润滑油收集集中,避免直接流淌到地面污染环境;垂直升降机构可以在拆离后传动箱时对后传动箱进行承托,从而事儿维修人员无需手动或者采用其他工具拖住较重较大的后传动箱,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后传动箱滑落而造成损坏。
3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32.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33.图1实施例中后传动箱维修用移动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中a-a剖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2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图1中e-e剖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平板;11.贯穿孔;111.环形槽;112.缺口;12.通过孔;121.凸沿;13. 安装孔;2.定向轮;3.万向轮;4.气动马达;51.封板;511.凹槽;53.容置壳;54. 容置腔体;55.环形压板;61.容置架;62.垂直伸缩架;621.插孔;63.气缸;64.垫板;65.折叠围挡;7.凸起;8.气体分配阀;81.快接插头;82.控制端;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1.实施例:
4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后传动箱维修用移动平台,包括:
43.平板1,上表面设有贯穿孔11和通过孔12;
44.两个定向轮2,并列的设置在平板1的下表面;
45.两个万向轮3,并列的设置在平板1的下表面,与两个定向轮2连成矩形;
46.气动马达4,安装在平板1的下表面,轴杆与两个定向轮2的转轴同轴固接;
47.接油机构,安装在贯穿孔11内;
48.垂直升降机构,安装在通过孔12内。
49.平板1可以方便维修人员平躺或者趴着进行维修处理;气动马达4可以连接气泵驱动平板1进行移动,方便将维修人员、维修工具等运输到车底,在拆离后传动箱后,也可以将运出,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50.接油机构可以将后传动箱内的润滑油收集集中,避免直接流淌到地面污染环境;垂直升降机构可以在拆离后传动箱时对后传动箱进行承托,从而事儿维修人员无需手动或者采用其他工具拖住较重较大的后传动箱,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后传动箱滑落而造成损坏。
51.本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11为向下缩颈的阶梯孔;
52.所述接油机构包括:
53.封板51,设置在阶梯孔内,下表面与阶梯孔的阶梯面接触;所述封板51的侧面设有向内凹的凹槽511;所述阶梯孔内壁正对凹槽511区域设有与平板1上表面贯穿的缺口112;
54.容置袋(图中未示出),设置在阶梯孔内,位于封板51的正下方。
55.通过容置袋可以承接润滑后,并通过封板51将其遮蔽,同时封板51可以作为承重面。
56.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油机构还包括容置壳53,设置在平板1的下表面,与平板 1的下表面形成容置腔体54;所述容置腔体54与阶梯孔连通,所述容置袋可位于容置腔体54内。
57.容置壳53形成的容置腔可以容置更多的润滑油。
58.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壳53的下表面倾斜向下;所述容置腔体54的横截面的面积随着距离阶梯孔越远而越大。
59.将容置壳53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润滑油重心更低,同时远离阶梯孔,使得平台移动的时候,润滑油不易从阶梯孔中外溢。
60.本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上设有环形槽111,所述环形槽111内设有与环形压板55;所述容置袋的开口边缘被环形槽111和环形压板55挤压成u形。
61.通过环形压板55可以将容置袋的开口给固定,使得润滑油可以顺利的进入容置袋中,同时在平台移动的过程中,容置袋也不会出现脱落,使得润滑油沾满容置壳53。
62.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
63.容置架61,设置在平板1的下表面,位于通过孔12的正下方;
64.垂直伸缩架62,设置在容置架61内,位于通过孔12的正下方;垂直伸缩架 62采用苏州市金鄂物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型双叉结构升降平台,其中的液压缸,替换为本方
案中的气缸63。
65.气缸63,设置在垂直伸缩架62内,通过其长度伸缩变化控制垂直伸缩架62的上下伸缩。
66.通过气缸63可以控制垂直伸缩架62的升降,从而对后传动箱承托。
67.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孔12的内壁设有凸沿121,所述垂直伸缩架62的上板搭设在凸沿121上;所述垂直伸缩架62的上板搭设在凸沿121上时,垂直伸缩架 62的上板的板面与平板1的上板面齐平。
68.凸沿121可以对垂直伸缩架62的上板限位,在不使用时,垂直伸缩架62的上板可以与平板1齐平方便维修人员使用。
69.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伸缩架62上设有垫板64;所述垂直伸缩架62上设有四个插孔621;四个所述插孔621内插设折叠围挡65;所述垫板64设置在围挡内。
70.垫板64材质采用具有一定承托力的且可以一定变形的材料,如发泡泡沫,可以与后传动箱表面一定的贴合,可以一定程度防止后传动箱倾覆。在拆离和安装时,平台需要进入或远离车底,再此过程中为了防止后传动箱从平台滚落受损,设置折叠的围挡。
71.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1上表面设有四条凸起7,四条所述凸起7围成矩形。
72.凸起7围成的矩形限位可以放置工具箱等。
73.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1上还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内设置气体分配阀8,进气口设有快接插头81,出气孔分别与气动马达4和垂直升降机构连通;气体分配阀8的控制端82不超出平板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孔13内壁铰接将安装孔 13遮蔽的盖板9。
74.气体分配阀8采用乐清市俊杰气动有限公司生产的4v130-m506型号的三位五通控制换向阀,对四个出气管路进行独立控制(启动马达两个、气缸63两个)。遮蔽板可以有效防止误触气体分配阀8的控制端82。
75.本实施例后传动箱维修用移动平台是这样工作的,将工具箱放置到四条凸起7 围成矩形限位范围内。
76.通过气体分配阀8控制平板1移动,手动控制万向轮3转动,从而控制平台的运动方向,当平台运动到车身后传动箱下部后,维修人员打开封板51,再拧动后传动箱放油螺丝,使得润滑油流入容置袋中,放油完成后,将封板51复位。
77.控制垂直伸缩架62升高,使得垫板64对后传动箱承托,再使用工具将后传动箱与车身分离,分离后,控制垂直伸缩架62降低复位,再使用折叠围挡65将后传动箱围住。
78.最后通过气体分配阀8控制平板1移动,驶离车底,如果需要安装后传动箱,反向上述操作即可。
7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