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电路故障工作时温度和温度分布和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和温度分布有差异,电路中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会影响电路的总体性能和电路寿命等,因此通过实际观测电路中的元器件温度显得尤为重要。
3.但现有的电子板卡的故障检测装置的识别范围较小,难以全方面的检测被检测电子卡板的各类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板卡的故障检测装置的识别范围较小,难以全方面的检测被检测电子卡板的各类信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所述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悬臂、移动组件、安装体、主控器、识别组件和上位机,所述支架与所述工作台拆卸连接,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悬臂,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体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所述安装体靠近所述悬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安装体远离所述悬臂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识别组件;
6.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丝杆和丝杆套,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放置板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所述主控器和所述上位机,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上位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7.利用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通过所述丝杆转动带动所述丝杆套平移,进而使得所述安装体在所述悬臂上滑动,从而扩大所述识别组件的识别范围,可以更加全面的识别待检测电路板的具体信息。
8.其中,所述安装体包括滑动座、支撑柱、转动组件、转动盘和安装件,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转动组件,所述凹槽的端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盘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嵌合,所述转动盘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安装件,所述转动盘位于所述凹槽内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部,所述转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相对应。
9.启动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所述从动齿部带动所述转动盘在所述轴承上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安装件转动,从而进一步扩大所述识别组件的识别范围。
10.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
所述支撑柱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从动齿部啮合。
11.利用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动,通过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输出齿轮转动,因为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从动齿部啮合,进而使得所述从动齿部转动。
12.其中,所述从动齿部的齿数大于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布线孔。
13.因为所述从动齿部的齿数大于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从而起到一个减缓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的作用,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所述布线孔,从而便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布线。
14.其中,所述支撑柱上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凹槽相对应,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盖板。
15.通过所述安装槽将所述转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好所述转动组件后,盖上所述盖板。
16.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框、翻转组件和安装座,所述连接框与所述转动盘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框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还设置有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座相对应。
17.启动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安装座在所述连接框上翻转,进而使得所述识别装置的输入端翻转,从而扩大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范围。
18.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转动轴、连接块和安装板,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识别组件。
19.通过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安装座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识别组件翻转,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安装板均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20.其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轴和卡块,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与所述转动盘拆卸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21.启动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卡块转动,因为所述卡块卡入至所述卡槽内,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进而调节所述识别组件的翻转角度。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体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体靠近所述悬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放置板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利用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通过所述丝杆转动带动所述丝杆套平移,进而使得所述安装体在所述悬臂上滑动,从而扩大所述识别组件的识别范围,可以更加全面的识别待检测电路板的具体信息。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的正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体的正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的a-a线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体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5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0.1-工作台、2-支架、21-放置板、3-悬臂、31-滑槽、4-移动组件、41-第一伺服电机、42-丝杆、43-丝杆套、5-安装体、51-连接板、52-滑动座、53-支撑柱、531-凹槽、532-轴承、533-布线孔、534-安装槽、535-盖板、54-转动组件、541-第二伺服电机、542-输出轴、543-输出齿轮、55-转动盘、551-从动齿部、56-安装件、561-连接框、562-翻转组件、563-安装座、564-转动轴、565-连接块、566-安装板、567-第三伺服电机、568-传动轴、569-卡块、6-主控器、7-识别组件、8-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所述双目成像的电子板卡故障识别装置包括工作台1、支架2、悬臂3、移动组件4、安装体5、主控器6、识别组件7和上位机8,所述支架2与所述工作台1拆卸连接,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悬臂3,所述悬臂3上设置有滑槽31,所述安装体5与所述滑槽31滑动连接,所述支架2上还设置有放置板21,所述放置板21上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4,所述安装体5靠近所述悬臂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51,所述安装体5远离所述悬臂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识别组件7;
34.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丝杆42和丝杆套4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与所述放置板21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42,所述丝杆42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43,所述丝杆套43与所述连接板51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所
述主控器6和所述上位机8,所述识别组件7与所述上位机8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与所述主控器6电性连接。
35.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主控器6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转动,通过所述丝杆42转动带动所述丝杆套43平移,进而使得所述安装体5在所述悬臂3上滑动,从而扩大所述识别组件7的识别范围,可以更加全面的识别待检测电路板的具体信息。
36.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组件7包括电源模块、可见光摄像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和主芯片,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见光摄像模块、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和所述主芯片供电,所述红外线摄像模块用于拍摄可见光图片,所述红外摄像模块用于拍摄热成像图片,所述主芯片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上传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融合处理可见光图片和热成像图片,所述上传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8。
3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芯片是arm cortexa7架构、主频1.2ghz、内置64mbdram的64位高性能处理器全志v3s,所述红外摄像模块是基于mlx90640的红外传感器模块,所述的可见光摄像模块,是基于gc0308的摄像头模块,在linux环境下的qt软件中写好mlx90640驱动和gc0308驱动,通过调用内核里的驱动来得到热成像图片和可见光图片,将热成像图片和可见光图片存储在qimage类的变量采用rgb888格式存储中,通过直接将两图片平移后叠加,然后做图像锐化处理,补偿热成像图像的轮廓,增强热成像图像的边缘及跳变的部分,使热成像图像变得清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单的获得热成像后温度分布和元器件轮廓的图片,将得到的融合后的图片上传至所述上位机8内与所述上位机8内的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检测电路板的故障情况。
3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5包括滑动座52、支撑柱53、转动组件54、转动盘55和安装件56,所述滑动座52与所述滑槽3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53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座5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3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531,所述凹槽53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转动组件54,所述凹槽531的端部设置有轴承532,所述转动盘55的一端与所述轴承532嵌合,所述转动盘55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安装件56,所述转动盘55位于所述凹槽531内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部551,所述转动组件54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551相对应。
39.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转动组件54,通过所述从动齿部551带动所述转动盘55在所述轴承532上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安装件56转动,从而进一步扩大所述识别组件7的识别范围。
4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54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41、输出轴542和输出齿轮54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41与所述支撑柱53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531的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41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输出轴542,所述输出轴542远离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4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输出齿轮543,所述输出齿轮543与所述从动齿部551啮合,所述从动齿部551的齿数大于所述输出齿轮543的齿数,所述凹槽53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布线孔533。
41.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主控器6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41转动,通过所述输出轴542带动所述输出齿轮543转动,因为所述输出齿轮543与所述从动齿部551啮合,进而使得所述从动齿部551转动,因为所述从动齿部551的齿数大于所述输出齿轮543的齿数,从而起到一个减缓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41的输出转速的作用,在所述凹槽531的侧壁上设置所述布线孔533,从而便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1的布线。
4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53上还设置有安装槽534,所述安装槽534与所述凹槽531相
对应,所述安装槽534上设置有盖板535。
4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安装槽534将所述转动组件54安装在所述凹槽531的内部,安装好所述转动组件54后,盖上所述盖板535。
4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56包括连接框561、翻转组件562和安装座563,所述连接框561与所述转动盘55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563与所述连接框561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盘55上还设置有所述翻转组件562,所述翻转组件562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座563相对应。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翻转组件562,带动所述安装座563在所述连接框561上翻转,进而使得所述识别装置的输入端翻转,从而扩大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范围。
4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563包括转动轴564、连接块565和安装板566,所述转动轴564与所述连接框56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56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56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65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56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566上设置有所述识别组件7,所述翻转组件562包括第三伺服电机567、传动轴568和卡块569,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67与所述转动盘55拆卸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67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传动轴568,所述传动轴568远离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67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块569,所述转动轴564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569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4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转动轴564带动所述安装座563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识别组件7翻转,所述转动轴564和所述安装板566均与所述连接块565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启动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67,通过所述传动轴568带动所述卡块569转动,因为所述卡块569卡入至所述卡槽内,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564转动,进而调节所述识别组件7的翻转角度。
4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