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
背景技术:
2.橡胶隔振器是用橡胶制成的隔振器,既可使用在压缩状态,又可使用在剪切状态,它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足够的内阻尼,适用于静态位移小而动态位移虽短暂但很大的情况,并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以适应空间的要求,缺点是会老化,产生蠕变,主要用于隔离高频振动,适用于各类电子仪器、动力设备和管路的减振隔振,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化工等恶劣环境。
3.目前市面上的金属橡胶隔振器种类较多,例如:一种封闭式弹簧金属橡胶复合隔振器(申请号:cn201520891102.7),该装置虽然能够提高隔振器的承载能力,大大延长了隔振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却无法实现不同角度受力的缓冲,仅仅可以缓冲垂直方向的受力,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顶帽,所述顶帽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的下端开设有凹槽,且缓冲气囊的内部顶端与凹槽的顶端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安装有与凹槽适配的阻尼球,所述顶帽的下端安装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插筒,所述插筒的下端安装有环形限位板,所述插筒的外部位于环形限位板与底座的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
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底部安装有牵引套筒,所述牵引套筒的外侧开设有与环形限位板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套筒的上端等间距安装有滑块,所述插筒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位于底座的外缘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顶帽为一种半球型结构的构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筒的上端与顶帽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为一种环形结构的构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缓冲气囊、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以实现设备的多角度受力缓冲,通过凹槽与阻尼球之间的球面连接,方便压力的传递,从而提高设备多角度受力的缓冲效果,进一步可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图2中a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安装板;2、底座;3、顶帽;4、缓冲气囊;5、凹槽;6、阻尼球;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牵引套筒;10、插筒;11、第一滑槽;12、环形限位板;13、滑块;14、第二滑槽;1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底座2,底座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顶帽3,顶帽3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缓冲气囊4,缓冲气囊4的下端开设有凹槽5,且缓冲气囊4的内部顶端与凹槽5的顶端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弹簧8,底座2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上端安装有与凹槽5适配的阻尼球6,顶帽3的下端安装有与底座2滑动连接的插筒10,插筒10的下端安装有环形限位板12,插筒10的外部位于环形限位板12与底座2的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15,在使用时,通过顶帽3的半球形结构的设置,有利于设备多角度受力,在缓冲气囊4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顶帽3受力的缓冲,通过第二弹簧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实现设备的多角度受力缓冲,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阻尼球6的活动,当第二弹簧8的下端对凹槽5的顶端施力时,通过凹槽5与阻尼球6之间的球面连接,方便不同角度的压力的传递,从而提高设备多角度受力的缓冲效果,进一步可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在第三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可以提高设备垂直方向的受力缓冲,从而提高设备的隔振效果。
17.在图3中,底座2内底部安装有牵引套筒9,牵引套筒9的外侧开设有与环形限位板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1,在环形限位板12与第一滑槽11之间的滑动连接下,牵引顶帽3的活动,从而提高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
18.在图3中,牵引套筒9的上端等间距安装有滑块13,插筒10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与滑块13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14,在滑块13与第二滑槽14之间的滑动连接下,牵引顶帽3的活动,从而提高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
19.在图1和图2中,安装板1的表面位于底座2的外缘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便于设备的安装,且安装板1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垫,有利于设备安装后的防滑,提高设备安装后的稳定性,顶帽3为一种半球型结构的构件,通过顶帽3的半球形结构的设置,有利于设备多角度受力。
20.在图2和图3中,插筒10的上端与顶帽3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为
一种环形结构的构件,主要起到限位作用。
21.在图3中,滑块13与第二滑槽14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主要起到密封作用。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使用时,通过顶帽3的半球形结构的设置,有利于设备多角度受力,在缓冲气囊4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顶帽3受力的缓冲,通过第二弹簧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实现设备的多角度受力缓冲,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阻尼球6的活动,当第二弹簧8的下端对凹槽5的顶端施力时,通过凹槽5与阻尼球6之间的球面连接,方便不同角度的压力的传递,从而提高设备多角度受力的缓冲效果,进一步可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另外,在滑块13与第二滑槽14以及环形限位板12与第一滑槽11之间的滑动连接下,牵引顶帽3的活动,在第三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可以提高设备垂直方向的受力缓冲,从而提高设备的隔振效果。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顶帽(3),所述顶帽(3)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缓冲气囊(4),所述缓冲气囊(4)的下端开设有凹槽(5),且缓冲气囊(4)的内部顶端与凹槽(5)的顶端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弹簧(8),所述底座(2)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上端安装有与凹槽(5)适配的阻尼球(6),所述顶帽(3)的下端安装有与底座(2)滑动连接的插筒(10),所述插筒(10)的下端安装有环形限位板(12),所述插筒(10)的外部位于环形限位板(12)与底座(2)的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底部安装有牵引套筒(9),所述牵引套筒(9)的外侧开设有与环形限位板(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套筒(9)的上端等间距安装有滑块(13),所述插筒(10)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与滑块(13)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位于底座(2)的外缘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板(1)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顶帽(3)为一种半球型结构的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10)的上端与顶帽(3)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为一种环形结构的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与第二滑槽(14)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共振区内阻尼的金属橡胶隔振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顶帽,所述顶帽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的下端开设有凹槽,且缓冲气囊的内部顶端与凹槽的顶端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安装有与凹槽适配的阻尼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缓冲气囊、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以实现设备的多角度受力缓冲,通过凹槽与阻尼球之间的球面连接,方便压力的传递,从而提高设备多角度受力的缓冲效果,进一步可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巨龙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8